一种健美操柔韧训练辅助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537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健美操柔韧训练辅助杆,包括辅助杆主体以及气动升降装置,所述辅助杆主体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杆,横杆的两端焊接固定有竖直朝下设置的立柱,本实用训练人员在压腿锻炼时通过下压托架可以实现对空气的一定压缩,随后在泄力后活塞在压力作用下继续提升复位,此时活塞与缸筒便形成了空气弹簧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进行柔韧性压腿训练,同时往复回弹作用也对训练者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过快过大幅度的下压造成机械拉伤,整体的缓冲结构保护了训练者,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弹簧结构,整体可调节高度,同时避免弹簧的老化以及弹簧的摩擦噪音,整体使用寿命更长。

A flexible training auxiliary rod for Aerobic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exible training auxiliary rod for aerobics, which comprises an auxiliary rod main body and a pneumatic lifting device. The auxiliary rod main body comprises a horizontal setting transverse rod,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transverse rod are welded and fixed with vertical downward setting columns. The practical trainer can realize the pairing of the lower pressure brackets during leg pressing exercise. After the air is compressed, the piston will be lifted and reset under the action of pressure. At this time, the piston and cylinder will form an air spring, which not only can be used for flexible leg pressing training, but also has a good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trainer, avoiding too fast and too large a downward pressure. As a result of mechanical strain, the overall buffer structure protects the trainer, an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pring structure, the overall adjustable height, while avoiding the aging of the spring and the friction noise of the spring, the overall service life is lo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美操柔韧训练辅助杆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健美操柔韧训练辅助杆。
技术介绍
健美训练中压腿是柔韧性锻炼的基本方式,传统的压腿配合压腿横杆,整体呈单独杆状结构,因此使用者在训练时很难得到缓冲,因此容易出现过快幅度过大的拉伸,这样容易造成机械拉伸,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弹簧缓冲结构,但这种结构基于弹簧,缓冲高度无法调节,时间长了弹簧容易老化而失去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健美操柔韧训练辅助杆,包括辅助杆主体以及气动升降装置,所述辅助杆主体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杆,横杆的两端焊接固定有竖直朝下设置的立柱,且立柱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固定法兰,固定法兰上均匀的开设有上下贯通式的螺孔,利用固定法兰以及螺栓与地面实现固定安装,从而实现整个辅助杆主体的固定;所述气动升降装置主要由手压打气泵以及多个气动升降组件构成,气动升降组件左右等距间隔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手压打气泵的出气口对接有主送气管,主送气管的末端呈封闭结构,且主送气管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口,且主送气管的出气口均胶粘对接有分支送气管;所述气动升降组件主要包括圆筒状的缸筒,缸筒呈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缸筒固定嵌入在横杆的安装孔内,且缸筒的顶部呈开口式结构;所述缸筒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塞,且活塞与缸筒的内壁之间呈滑动密封结构,活塞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螺纹锁紧有竖直设置的顶杆,顶杆的顶部穿至缸筒的外侧,且顶杆的顶部螺纹锁紧在托架的底面中心位置,托架的上表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弧形槽,利用弧形槽实现人员脚部的搭放;所述缸筒的侧面底部焊接有与缸筒内腔相连通的进出气嘴,进出气嘴与分支送气管的末端出气口套设对接,通过手压打气泵向管道内送气,此时在缸筒内压升高的情况下使得活塞向上顶起顶杆,从而实现托架的高度调节,由于空气可被压缩,因此训练人员在压腿锻炼时通过下压托架可以实现对空气的一定压缩,随后在泄力后活塞在压力作用下继续提升复位,此时活塞与缸筒便形成了空气弹簧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进行柔韧性压腿训练,同时往复回弹作用也对训练者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过快过大幅度的下压造成机械拉伤,整体的缓冲结构保护了训练者,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弹簧结构,整体可调节高度,同时避免弹簧的老化以及弹簧的摩擦噪音,整体使用寿命更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槽的内表面贴合设置有海绵软垫。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送气管上串联接入有主管路气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支送气管上串联接入有分管路气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的最大竖直移动长度为1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手压打气泵向管道内送气,此时在缸筒内压升高的情况下使得活塞向上顶起顶杆,从而实现托架的高度调节,由于空气可被压缩,因此训练人员在压腿锻炼时通过下压托架可以实现对空气的一定压缩,随后在泄力后活塞在压力作用下继续提升复位,此时活塞与缸筒便形成了空气弹簧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进行柔韧性压腿训练,同时往复回弹作用也对训练者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过快过大幅度的下压造成机械拉伤,整体的缓冲结构保护了训练者,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弹簧结构,整体可调节高度,同时避免弹簧的老化以及弹簧的摩擦噪音,整体使用寿命更长。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2-横杆、3-固定法兰、4-主送气管、5-手压打气泵、6-主管路气阀、7-分支送气管、8-分管路气阀、9-气动升降组件、10-托架、11-弧形槽、12-缸筒、13-活塞、14-顶杆、15-进出气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健美操柔韧训练辅助杆,包括辅助杆主体以及气动升降装置,所述辅助杆主体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杆2,横杆2的两端焊接固定有竖直朝下设置的立柱1,且立柱1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固定法兰3,固定法兰3上均匀的开设有上下贯通式的螺孔,利用固定法兰3以及螺栓与地面实现固定安装,从而实现整个辅助杆主体的固定;所述气动升降装置主要由手压打气泵5以及多个气动升降组件9构成,气动升降组件9左右等距间隔安装在横杆2上;所述手压打气泵5的出气口对接有主送气管4,主送气管4的末端呈封闭结构,且主送气管4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口,且主送气管4的出气口均胶粘对接有分支送气管8;所述气动升降组件9主要包括圆筒状的缸筒12,缸筒12呈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缸筒12固定嵌入在横杆2的安装孔内,且缸筒12的顶部呈开口式结构;所述缸筒12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塞13,且活塞13与缸筒12的内壁之间呈滑动密封结构,活塞13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螺纹锁紧有竖直设置的顶杆14,顶杆14的顶部穿至缸筒12的外侧,且顶杆14的顶部螺纹锁紧在托架10的底面中心位置,托架10的上表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弧形槽11,利用弧形槽11实现人员脚部的搭放;所述缸筒12的侧面底部焊接有与缸筒内腔相连通的进出气嘴15,进出气嘴15与分支送气管7的末端出气口套设对接,通过手压打气泵5向管道内送气,此时在缸筒12内压升高的情况下使得活塞13向上顶起顶杆14,从而实现托架10的高度调节,由于空气可被压缩,因此训练人员在压腿锻炼时通过下压托架10可以实现对空气的一定压缩,随后在泄力后活塞13在压力作用下继续提升复位,此时活塞13与缸筒12便形成了空气弹簧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进行柔韧性压腿训练,同时往复回弹作用也对训练者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过快过大幅度的下压造成机械拉伤,整体的缓冲结构保护了训练者,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弹簧结构,整体可调节高度,同时避免弹簧的老化以及弹簧的摩擦噪音,整体使用寿命更长。所述弧形槽11的内表面贴合设置有海绵软垫。所述主送气管4上串联接入有主管路气阀6。所述分支送气管7上串联接入有分管路气阀8。所述活塞13的最大竖直移动长度为10c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手压打气泵5向管道内送气,此时在缸筒12内压升高的情况下使得活塞13向上顶起顶杆14,从而实现托架10的高度调节,由于空气可被压缩,因此训练人员在压腿锻炼时通过下压托架10可以实现对空气的一定压缩,随后在泄力后活塞13在压力作用下继续提升复位,此时活塞13与缸筒12便形成了空气弹簧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进行柔韧性压腿训练,同时往复回弹作用也对训练者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过快过大幅度的下压造成机械拉伤,整体的缓冲结构保护了训练者,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美操柔韧训练辅助杆,包括辅助杆主体以及气动升降装置,所述辅助杆主体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杆,横杆的两端焊接固定有竖直朝下设置的立柱,且立柱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固定法兰,固定法兰上均匀的开设有上下贯通式的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升降装置主要由手压打气泵以及多个气动升降组件构成,气动升降组件左右等距间隔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手压打气泵的出气口对接有主送气管,主送气管的末端呈封闭结构,且主送气管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口,且主送气管的出气口均胶粘对接有分支送气管;所述气动升降组件主要包括圆筒状的缸筒,缸筒呈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缸筒固定嵌入在横杆的安装孔内,且缸筒的顶部呈开口式结构;所述缸筒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塞,且活塞与缸筒的内壁之间呈滑动密封结构,活塞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螺纹锁紧有竖直设置的顶杆,顶杆的顶部穿至缸筒的外侧,且顶杆的顶部螺纹锁紧在托架的底面中心位置,托架的上表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弧形槽;所述缸筒的侧面底部焊接有与缸筒内腔相连通的进出气嘴,进出气嘴与分支送气管的末端出气口套设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美操柔韧训练辅助杆,包括辅助杆主体以及气动升降装置,所述辅助杆主体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杆,横杆的两端焊接固定有竖直朝下设置的立柱,且立柱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固定法兰,固定法兰上均匀的开设有上下贯通式的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升降装置主要由手压打气泵以及多个气动升降组件构成,气动升降组件左右等距间隔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手压打气泵的出气口对接有主送气管,主送气管的末端呈封闭结构,且主送气管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口,且主送气管的出气口均胶粘对接有分支送气管;所述气动升降组件主要包括圆筒状的缸筒,缸筒呈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缸筒固定嵌入在横杆的安装孔内,且缸筒的顶部呈开口式结构;所述缸筒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塞,且活塞与缸筒的内壁之间呈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春秀何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