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缸盖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378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2:18
一种内燃机的汽缸盖罩,具备密度变更部,该密度变更部在所述汽缸盖罩的壁厚方向上设置,将所述汽缸盖罩划分为多个区块,并且与所述汽缸盖罩的其他部位密度不同。

Cylinder cover cover

A cylinder head cover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s provided with a density change section,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wall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cylinder head cover, divides the cylinder head cover into several blocks, and has different densities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cylinder head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缸盖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缸盖罩。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06-250054中公开了一种如下技术方案:为了抑制车外噪音而在从汽缸盖罩的表面离开的位置设置发动机罩(隔音罩),并用该发动机罩覆盖内燃机的上方。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日本特开2006-250054的技术方案并非抑制由内燃机产生的噪音本身,因此有可能无法充分地抑制车外噪音。本专利技术通过抑制由内燃机产生的噪音本身来抑制车外噪音。本专利技术的某技术方案的内燃机的汽缸盖罩具备密度变更部,该密度变更部在汽缸盖罩的壁厚方向上设置,将汽缸盖罩划分为多个区块,并且与汽缸盖罩的其他部位密度不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该技术方案,能够抑制由内燃机产生的噪音从而抑制车外噪音。附图说明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产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并且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汽缸盖罩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简略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汽缸盖罩的立体图。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汽缸盖罩的概略剖视图。图4是沿图1的IV-IV线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汽缸盖罩的概略剖视图。图5是示出图6A至图6C所示的各汽缸盖罩的固有值解析结果的图。图6A是简略地示出在汽缸盖罩的全长方向上以均等的间隔设置了三个密度变更部的汽缸盖罩的立体图。图6B是简略地示出仅在汽缸盖罩的全长方向中央部设置了一个密度变更部的汽缸盖罩的立体图。图6C是简略地示出不具备密度变更部的汽缸盖罩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从模式1到模式4的各振动模式的振动形式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标号。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汽缸盖罩1的概略立体图。汽缸盖罩1以封闭形成于内燃机的汽缸盖(未图示)的表面的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汽缸盖。汽缸盖罩1防止用于润滑收纳于汽缸盖的内部的气门传动机构的润滑油从汽缸盖的开口部向内燃机的外部飞散。在内燃机的运转期间,因燃烧室内的燃烧、活塞的往复运动等而产生的振动向汽缸盖罩1传递,从而汽缸盖罩1产生面振动。其结果,与汽缸盖罩1接触的空气振动从而产生噪音并向车外放出。因此可以说,为了抑制车外噪音,首先抑制因汽缸盖罩1面振动而产生的噪音本身的大小[dB]是有效的。另外,当内燃机在常用旋转速度区域产生的振动的振动频率(以下称为“内燃机振动频率”)与汽缸盖罩1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时,汽缸盖罩1会共振从而车外噪音增大。因此,为了抑制车外噪音,不仅需要抑制因汽缸盖罩1面振动而产生的噪音本身的大小,还需要设定汽缸盖罩1的固有振动频率,以使得内燃机振动频率与汽缸盖罩1的固有振动频率不一致。作为调整汽缸盖罩1的固有振动频率使其发生变化以使得内燃机振动频率与汽缸盖罩1的固有振动频率不一致的方法,例如有在汽缸盖罩1的内面设置用于加强的肋,或者加厚汽缸盖罩1的壁厚的方法。然而,在这样的方法中,存在会致使汽缸盖罩1的重量增加、内燃机的重量增加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汽缸盖罩1的内部的密度局部地不同,从而能够抑制因汽缸盖罩1面振动而产生的噪音本身的大小,并且能够将汽缸盖罩1的固有振动频率设定为任意的固有振动频率。以下,参照图2至图4,对该本实施方式的汽缸盖罩1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图2是简略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汽缸盖罩1、并且为了便于理解而用斜线示出了在汽缸盖罩1的内部使密度局部地不同的部分(以下称为“密度变更部2”)的立体图。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汽缸盖罩1的概略剖视图。图4是沿图1的IV-IV线的汽缸盖罩1的概略剖视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说明,根据需要而将汽缸盖罩1的密度变更部2以外的部分称为“主体部3”。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汽缸盖罩1具备多个第1密度变更部2a和多个第2密度变更部2b作为密度变更部2,所述第1密度变更部2a是遍及汽缸盖罩1的长度方向(以下称为“盖罩长度方向”)全长地形成的具有预定的宽度的直线状的部分,所述第2密度变更部2b是遍及汽缸盖罩1的短边方向(以下称为“盖罩短边方向”)全长地形成的具有预定的宽度的直线状的部分。如图3以及图4所示,该第1密度变更部2a以及第2密度变更部2b分别遍及汽缸盖罩1的壁厚方向整个区域地存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密度变更部2a以及第2密度变更部2b的密度均相同,比主体部3的密度高。另外,第1密度变更部2a以及第2密度变更部2b的材料均与主体部3的材料相同,仅使密度发生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3D打印一体地制造汽缸盖罩1,通过使成形密度变更部2时的材料的填充率比成形主体部3时的材料的填充率高,从而使第1密度变更部2a以及第2密度变更部2b的密度比主体部3的密度高。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铝合金作为汽缸盖罩1的材料即主体部3和密度变更部2的材料,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金属材料,还可以使用树脂材料。在此,为了抑制因汽缸盖罩1面振动而产生的噪音本身的大小,减小面振动的部分的面积是有效的。此时,在没有设置密度变更部2的汽缸盖罩的情况下,当振动向汽缸盖罩传递时,汽缸盖罩的主体部3整体较大地振动。其结果,与汽缸盖罩接触的空气振动大,从而发出大的噪音。与此相对,通过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汽缸盖罩1设置遍及盖罩长度方向全长的第1密度变更部2a和遍及盖罩短边方向全长的第2密度变更部2b,从而能够将汽缸盖罩1划分为多个区块。即,由密度变更部2细分面振动的主体部3,因此,能够减小面振动的每个主体部3的面积。因此,能够减小划分出的各主体部3处的振动,因此也能够减小噪音本身。并且,根据专利技术人的进一步认真研究的结果可知,在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汽缸盖罩1设置了密度变更部2的情况下,通过使密度变更部2的数量、宽度、形状、密度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容易调整汽缸盖罩1的固有振动频率使其发生变化。图5是示出图6A至图6C所示的各汽缸盖罩1的固有值解析结果的图,是对从模式1到模式4的各振动模式下的各汽缸盖罩1的固有振动频率进行比较并示出的图。此外,图6A是简略地示出在盖罩全长方向(盖罩长度方向)上以均等的间隔设置了三个密度变更部2的汽缸盖罩P的立体图。图6B是简略地示出仅在盖罩全长方向(盖罩长度方向)中央部设置了一个密度变更部2的汽缸盖罩Q的立体图。图6C是简略地示出不具备密度变更部2的汽缸盖罩R的立体图。另外,从模式1到模式4的各振动模式的振动形式如图7所示。如图5所示,可知无论在哪种振动模式下,图6C所示的汽缸盖罩R的固有振动频率都最高,并且按照图6B以及图6A所示的汽缸盖罩Q、P的顺序固有振动频率变低。即,可知越增加密度变更部2的数量从而使密度比主体部3高的部分的比例比主体部3的比例增加,则固有振动频率越向低振动频率侧移动。因此,在使密度变更部2的密度比主体部3的密度高的情况下,假设密度变更部2的数量相同,越扩大密度变更部2的宽度则越能够使汽缸盖罩1的固有振动频率向低振动频率侧移动。另外,通过使密度变更部2的形状从直线形状变化为其一部分的宽度扩大的形状,从而能够使汽缸盖罩1的固有振动频率向低振动频率侧移动。而且,即使密度变更部2的数量相同,越使密度变更部2的密度比主体部3的密度高,则也越能够使汽缸盖罩1的固有振动频率向低振动频率侧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的汽缸盖罩,其特征在于,具备:密度变更部,其在所述汽缸盖罩的壁厚方向上设置,将所述汽缸盖罩划分为多个区块,并且与所述汽缸盖罩的其他部位密度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11 JP 2017-0783491.一种内燃机的汽缸盖罩,其特征在于,具备:密度变更部,其在所述汽缸盖罩的壁厚方向上设置,将所述汽缸盖罩划分为多个区块,并且与所述汽缸盖罩的其他部位密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缸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变更部包括具有预定的宽度,并且遍及所述汽缸盖罩的长度方向全长地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天野贵士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