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架结构,尤其是伞杆居伞面偏心位置的异形伞或圆形偏心伞的伞架。近年来有人在异形伞、偏心伞的研究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使传统的圆形伞的造型有了变化,而且改变了伞杆的位置,增加了伞的有效防护面积。不足之处在于对具有不等长水流骨的异形伞或偏心伞中的较长水流骨的支撑强度不够,进而影响相应部位伞面的撑起及整个伞面的绷紧,导致雨水流动性差及外形不够美观。并且有些伞架结构与原有普通伞相比比较复杂,给制造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如中国专利申请88210831.x所述之异形伞,该伞在定子和折叠伞肋之间无支撑伞面的骨架,所以该部位伞面只能靠折叠伞肋提供的拉力张紧,而不能被有效地撑起。再如中国专利申请88214584.3所述之异形伞伞架,虽然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整个伞面提供有效支撑,但由于在该伞架上每一水流骨,无论其长短,均由上盘和活马鞍提供二点支撑,在较长水流骨上上盘和活马鞍之间的跨度较大,相比之下较长水流骨所获得的支撑强度要小,所以该较长水流骨所得到的支撑强度仍嫌不足,而且该技术采用的是可沿水流骨上下滑动的活马鞍,所以水流骨不能象普通伞的水流骨那样向外突起而使整个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水流骨、撑骨、钢丝拉杆、上盘、中盘、下盘、弹簧、伞杆组成的异形伞伞架,伞杆可居伞面的中心或偏心位置,其特征在于:它还有安装在伞架上的由杆系组成的辅助支撑装置,该辅助支撑装置中的杆系分为若干个支撑架,每一支撑架支撑着一根水流骨的末端。该支撑架由三根辅助撑骨(10)、(11)、(13)构成,辅助撑骨(10)、(11)、(13)各有一端连接在铰链(12)上,辅助撑骨(13)的另一端与水流骨(14)的末端用铰链连接,辅助撑骨(10)的另一端与上盘(6)用铰链连接,辅助撑骨(11)的另一端与下盘(2)用铰链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