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实木构件的穿枋与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79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古实木构件的穿枋与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包括屋檐以及靠近屋檐的混凝土外墙,所述屋檐远离所述混凝土外墙的位置吊装有吊瓜,所述吊瓜与所述混凝土外墙之间横向连接有穿枋;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墙上还安装有用于连接所述穿枋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中部的连接件;所述穿枋朝向所述混凝土外墙的一端端面具有供所述连接件插入的连接孔;所述底板紧贴地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外墙上,且所述连接件完全插入所述穿枋的连接孔,所述穿枋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吊瓜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连接稳定性好,隐蔽性较好,有利于提高仿古建筑的观感效果等优点。

A connecting structure between concrete facing and concrete wall with antique solid wood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rchaize solid wood member connecting structure with concrete wall surface, which comprises a roof eave and a concrete outer wall close to the roof. The roof is hoisted away from the concrete outer wall by a cantilever, and the cantilever is transvers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crete outer wall; the cantilever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antilever is transvers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crete outer wall. The concrete outer wall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seat for connecting the piercer,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a connecting piece vertically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piercer faces one end face of the concrete outer wall and has a connecting hole for inserting the connecting piece; the bottom plate is firmly fixed outside the concrete. On the wall,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completely inserted into the connecting hole of the piercing lob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iercing lobe is fixed on the hanging mel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good connection stability, good concealment, and advantageous to improving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antique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古实木构件的穿枋与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的涉及一种仿古实木构件的穿枋与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仿古建筑是指专门用于模仿、还原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为尽量逼真地还原历史风貌,仿古建筑往往对外观的施工要求较高。目前,将仿古构件的穿枋与混凝土墙面进行固定时,主要是采用镀锌角钢以及膨胀螺栓进行固定,这样的固定结构使得镀锌角钢和膨胀螺栓露在仿古构件的外面,影响仿古建筑的观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连接稳定性好,隐蔽性较好,有利于提高仿古建筑的观感效果的仿古实木构件的穿枋与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仿古实木构件的穿枋与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包括屋檐以及靠近屋檐的混凝土外墙,所述屋檐远离所述混凝土外墙的位置吊装有吊瓜,所述吊瓜与所述混凝土外墙之间横向连接有穿枋;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墙上还安装有用于连接所述穿枋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中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的投影形状的尺寸小于所述穿枋的端部形状的尺寸;所述穿枋朝向所述混凝土外墙的一端端面具有供所述连接件插入的连接孔;所述底板紧贴地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外墙上,且所述连接件完全插入所述穿枋的连接孔,所述穿枋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吊瓜上。上述结构中,安装座的底板固定在混凝土外墙上,使得连接件垂直于混凝土外墙设置,利用穿枋端面设置的连接孔,并将连接件插入连接孔中,由于穿枋的另一端固定在吊瓜上,使得穿枋在轴向上被吊瓜定位,从而可以保证穿枋与混凝土外墙之间的连接。由于连接件从穿枋的端部插入穿枋,从而可以保证穿枋的观感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连接稳定性好,隐蔽性较好,有利于提高仿古建筑的观感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穿枋的端部形状的尺寸,所述与所述底板的外形尺寸相一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底板的厚度。采用上述结构,使得穿枋安装后,底板能够完全埋入穿枋端部的凹槽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仿古建筑的观感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垂直焊接在所述底板上的扁铁,所述穿枋端部的连接孔为与所述连接件的端面形状一致的矩形。这样,由于连接件采用扁铁制成,使得连接件插入矩形的连接孔后,穿枋就无法绕连接件转动,有利于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外墙上时,所述连接件的宽度方向沿水平设置,所述连接件上具有至少一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的螺孔;所述穿枋的顶面具有与所述螺栓孔相对应设置的螺栓孔,所述穿枋通过穿过该螺栓孔的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件的螺孔上。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穿枋与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由于螺栓孔设置在穿枋的顶面,使得穿枋上的固定螺钉由顶面向下穿过并连接在安装座上,从下面无法直接观察到该螺钉,隐蔽性较好,有利于提高仿古建筑的观感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底板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的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外墙上;所述穿枋朝向所述混凝土外墙的一端端面具有与所述安装孔对应设置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深度大于待安装的膨胀螺栓的外露长度。采用膨胀螺钉固定底板,可以保证底板与混凝土外墙之间更可靠地连接,同时,在穿枋端面设置容纳孔,使得连接用的膨胀螺钉能够被隐藏在该容纳孔内,提高穿枋与混凝土墙面的连接美观性。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为长条孔。由于膨胀螺钉安装时,需要先在混凝土外墙上钻孔,一旦钻孔位置有偏差,利用长条孔对偏差进行修正,从而降低施工难度。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和连接件均采用镀锌扁铁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连接稳定性好,隐蔽性较好,有利于提高仿古建筑的观感效果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仿古实木构件的穿枋与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所述屋檐远离所述混凝土外墙的位置吊装有吊瓜1,所述吊瓜1与所述混凝土外墙之间横向连接有穿枋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墙上还安装有用于连接所述穿枋2的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包括底板31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31中部的连接件32;所述连接件32在垂直于所述底板31的方向上的投影形状的尺寸小于所述穿枋2的端部形状的尺寸;所述穿枋2朝向所述混凝土外墙的一端端面具有供所述连接件32插入的连接孔;所述底板31紧贴地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外墙上,且所述连接件32完全插入所述穿枋2的连接孔,所述穿枋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吊瓜1上。上述结构中,安装座的底板固定在混凝土外墙上,使得连接件垂直于混凝土外墙设置,利用穿枋端面设置的连接孔,并将连接件插入连接孔中,由于穿枋的另一端固定在吊瓜上,使得穿枋在轴向上被吊瓜定位,从而可以保证穿枋与混凝土外墙之间的连接。由于连接件从穿枋的端部插入穿枋,从而可以保证穿枋的观感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连接稳定性好,隐蔽性较好,有利于提高仿古建筑的观感效果。实施时,所述底板31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穿枋2的端部形状的尺寸,所述与所述底板31的外形尺寸相一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底板31的厚度。采用上述结构,使得穿枋安装后,底板能够完全埋入穿枋端部的凹槽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仿古建筑的观感效果。实施时,所述连接件32为垂直焊接在所述底板1上的扁铁,所述穿枋2端部的连接孔为与所述连接件32的端面形状一致的矩形。这样,由于连接件采用扁铁制成,使得连接件插入矩形的连接孔后,穿枋就无法绕连接件转动,有利于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实施时,所述底板31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外墙上时,所述连接件32的宽度方向沿水平设置,所述连接件32上具有至少一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的螺孔;所述穿枋2的顶面具有与所述螺栓孔相对应设置的螺栓孔,所述穿枋2通过穿过该螺栓孔的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件的螺孔上。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穿枋与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由于螺栓孔设置在穿枋的顶面,使得穿枋上的固定螺钉由顶面向下穿过并连接在安装座上,从下面无法直接观察到该螺钉,隐蔽性较好,有利于提高仿古建筑的观感效果。实施时,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底板1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的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外墙上;所述穿枋2朝向所述混凝土外墙的一端端面具有与所述安装孔对应设置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深度大于待安装的膨胀螺栓的外露长度。采用膨胀螺钉固定底板,可以保证底板与混凝土外墙之间更可靠地连接,同时,在穿枋端面设置容纳孔,使得连接用的膨胀螺钉能够被隐藏在该容纳孔内,提高穿枋与混凝土墙面的连接美观性。实施时,所述安装孔为长条孔。由于膨胀螺钉安装时,需要先在混凝土外墙上钻孔,一旦钻孔位置有偏差,利用长条孔对偏差进行修正,从而降低施工难度。实施时,所述底板31和连接件32均采用镀锌扁铁制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古实木构件的穿枋与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包括屋檐以及靠近屋檐的混凝土外墙,所述屋檐远离所述混凝土外墙的位置吊装有吊瓜(1),所述吊瓜(1)与所述混凝土外墙之间横向连接有穿枋(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墙上还安装有用于连接所述穿枋(2)的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包括底板(31)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31)中部的连接件(32);所述连接件(32)在垂直于所述底板(31)的方向上的投影形状的尺寸小于所述穿枋(2)的端部形状的尺寸;所述穿枋(2)朝向所述混凝土外墙的一端端面具有供所述连接件(32)插入的连接孔;所述底板(31)紧贴地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外墙上,且所述连接件(32)完全插入所述穿枋(2)的连接孔,所述穿枋(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吊瓜(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古实木构件的穿枋与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包括屋檐以及靠近屋檐的混凝土外墙,所述屋檐远离所述混凝土外墙的位置吊装有吊瓜(1),所述吊瓜(1)与所述混凝土外墙之间横向连接有穿枋(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墙上还安装有用于连接所述穿枋(2)的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包括底板(31)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31)中部的连接件(32);所述连接件(32)在垂直于所述底板(31)的方向上的投影形状的尺寸小于所述穿枋(2)的端部形状的尺寸;所述穿枋(2)朝向所述混凝土外墙的一端端面具有供所述连接件(32)插入的连接孔;所述底板(31)紧贴地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外墙上,且所述连接件(32)完全插入所述穿枋(2)的连接孔,所述穿枋(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吊瓜(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实木构件的穿枋与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穿枋(2)的端部形状的尺寸,所述与所述底板(31)的外形尺寸相一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底板(31)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实木构件的穿枋与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伟牟平杨林川张垒郭正波徐磊蒙蒙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