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安全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2101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安全检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柔性压力检测单元、检测电路、控制模块、以及报警模块;柔性压力检测单元为柔性一体结构,固定设置在汽车座椅坐垫内承担压力的部位,并通过导线连接至检测电路;柔性压力检测单元包括检测部分和传输部分,均具有两个导电层和设置在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且均设置为随着压力而形变;检测部分的两个导电层设置为在压力大于触发阈值时导通,而传输部分的两个导电层设置为保持绝缘;控制模块设置为在电阻值小于预设的阈值时,生成报警信号,并触发报警模块进行报警。该系统能够准确检测汽车座椅上是否有人就座,且稳定性高,避免了因压力传感器脱落、移位导致的误报、漏报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安全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安全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在汽车安全领域,能否准确判断人是否位于座位上,对于行驶的车内人员来说至关重要。现有的汽车座椅检测方案采用多个敏感片呈树状分布的传感器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人,从而进行安全提醒和保护。授权公告号为CN10199538B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敏感汽车座椅压力的传感器,其将电极受力变形最薄弱的中心位置去掉,形成上中心孔和下中心孔,来排除因材料塑性形变和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误导通。然而,现有的方案一般采用硬质的压力传感器置于汽车座椅座垫的内部,通过胶粘等方式与座垫固定连接,但长时间使用后传感器会出现松动、脱落、移位等情况,会造成误报和漏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至少在于,针对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安全检测系统,能够准确检测汽车座椅上是否有人就座,且稳定性高,避免了因压力传感器脱落、移位导致的误报、漏报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各方面。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安全检测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柔性压力检测单元、检测电路、控制模块、以及报警模块;其中,所述柔性压力检测单元为柔性一体结构,固定设置在汽车座椅坐垫内承担压力的部位,并通过导线连接至检测电路;柔性压力检测单元包括检测部分和传输部分,二者均具有两个导电层和设置在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且均设置为随着压力而形变;检测部分的两个导电层设置为在压力大于触发阈值时导通,而传输部分的两个导电层设置为保持绝缘;检测电路设置为检测与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连接导线之间电阻值,控制模块设置为在电阻值小于预设的阈值时,生成报警信号,并触发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优选的,所述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检测部分包括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以及设置二者之间的具有通孔的隔离片;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传输部分则包括在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以及二者之间设置绝缘层;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检测电路。优选的,所述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均为具有导电性能的导电织物或柔性金属薄膜,以与汽车坐垫更为紧密地贴合。优选的,所述绝缘层采用绝缘胶,以在隔离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同时,使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粘结为一整体。优选的,所述隔离片为绝缘材料制成的圆环状结构,其厚度与绝缘层相同。优选的,所述隔离片设置为多个相互嵌套的同心圆环结构,并通过由内至外依次去除或增加一个或多个相邻的圆环来增大或减小通孔面积。优选的,所述隔离片采用PET塑料薄膜,其厚度为0.09mm,隔离片通孔的面积x根据其与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压力触发阈值g的关系g=110.777407e-0.06832827×x+5622.793e-0.4404429×x来设置,其中e为自然常数。优选的,所述上导电层与下导电层的外表面还分别设置有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优选的,所述柔性压力检测单元中包括多个检测部分和传输部分,其中,多个检测部分通过在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中均匀设置多个隔离片来形成;其中,多个检测部分中的多个隔离片的通孔面积根据固定在坐垫内的不同部位而设置为大小不相同,并当其中任一个检测部分受到的压力达到压力触发阈值时,导通两个导电层,进而通过控制模块触发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优选的,所述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均采用导电纤维布,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均采用绝缘纤维布,并通过缝合固定设置在汽车座椅坐垫内。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柔性一体结构的柔性压力检测单元,能够更稳定地固定在汽车座椅坐垫内承担压力的部位,并且随着压力而形变,提高了与座椅坐垫形变的一致性,不易脱落和位移,从而避免误报、漏报。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安全检测系统。该实施例的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柔性压力检测单元、检测电路、控制模块、以及报警模块。其中,柔性压力检测单元为柔性一体结构,固定设置在汽车座椅坐垫内承担压力的部位,并通过导线连接至检测电路;柔性压力检测单元包括检测部分和传输部分,二者均具有两个导电层和设置在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且设置为均随着压力而形变,但检测部分的两个导电层设置为在压力大于触发阈值时导通,而传输部分的两个导电层设置为保持绝缘。检测电路和控制模块均设置在独立的电路板上或者设置在汽车的主控电路板上,检测电路设置为检测与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连接导线之间电阻值,控制模块设置为在电阻值小于预设的阈值(例如,50欧姆)时,生成报警信号,并触发报警模块播放报警信号中的语音提示(例如,请系好安全带)、在显示屏上显示报警信号内容等;而且,控制模块还可以将报警信号发送给汽车控制电路,以阻止汽车启动。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剖面图。其中,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检测部分包括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以及设置二者之间的具有通孔的隔离片;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传输部分则包括在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以及二者之间设置绝缘层;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检测电路。具体地,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均为具有导电性能的导电织物(例如导电布)或柔性金属薄膜,以与汽车坐垫更为紧密地贴合。绝缘层采用绝缘胶,以在隔离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同时,使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粘结为一整体。隔离片为绝缘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氨酯材料PU等)制成的圆环状结构,其厚度与绝缘层相同。通过设置隔离片的厚度以及通孔的面积,可以设置使两个导电层导通的压力触发阈值。当隔离片的厚度固定时,通孔面积越小,压力触发阈值越大;当通孔面积固定时,隔离片的厚度越大,压力触发阈值也越大。为了使柔性压力检测单元各部分的厚度保持一致以便更紧密地与座椅坐垫贴合并降低测量误差,隔离片的厚度可以固定设置为与绝缘层的厚度相同,当需要设置不同的压力触发阈值时,可选择对隔离片的通孔进行加工,以制成具有不同通孔面积的隔离片。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隔离片设置为多个相互嵌套的同心圆环结构,当需要增大通孔面积时,不必额外的加工过程,仅需在安装隔离片时由内至外依次去除一个或多个相邻的圆环即可。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导电层、下导电层采用导电布(例如,以纤维布为基材,经过前置处理后施以电镀金属镀层使其具有金属特性而成为导电纤维布),隔离片采用PET塑料薄膜,其厚度为0.09mm,当隔离片通孔的面积为x时,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压力触发阈值g与x的关系为:g=110.777407e-0.06832827×x+5622.793e-0.4404429×x,其中e为自然常数。根据本技术各种实施例的典型设置下表1所示。表1通孔面积(单位:平方毫米)压力触发阈值(单位:g)4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柔性压力检测单元、检测电路、控制模块、以及报警模块;其中,所述柔性压力检测单元为柔性一体结构,固定设置在汽车座椅坐垫内承担压力的部位,并通过导线连接至检测电路;柔性压力检测单元包括检测部分和传输部分,二者均具有两个导电层和设置在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且均设置为随着压力而形变;检测部分的两个导电层设置为在压力大于触发阈值时导通,而传输部分的两个导电层设置为保持绝缘;检测电路设置为检测与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连接导线之间电阻值,控制模块设置为在电阻值小于预设的阈值时,生成报警信号,并触发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柔性压力检测单元、检测电路、控制模块、以及报警模块;其中,所述柔性压力检测单元为柔性一体结构,固定设置在汽车座椅坐垫内承担压力的部位,并通过导线连接至检测电路;柔性压力检测单元包括检测部分和传输部分,二者均具有两个导电层和设置在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且均设置为随着压力而形变;检测部分的两个导电层设置为在压力大于触发阈值时导通,而传输部分的两个导电层设置为保持绝缘;检测电路设置为检测与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连接导线之间电阻值,控制模块设置为在电阻值小于预设的阈值时,生成报警信号,并触发报警模块进行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检测部分包括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以及设置二者之间的具有通孔的隔离片;柔性压力检测单元的传输部分则包括在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以及二者之间设置绝缘层;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检测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均为具有导电性能的导电织物或柔性金属薄膜,以与汽车坐垫更为紧密地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采用绝缘胶,以在隔离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同时,使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粘结为一整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宇郭仪黄亮杨柏超高莉刘奎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柔电云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