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硝酸盐体系制备铜镓碲薄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1773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26
一种硝酸盐体系制备铜镓碲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光电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步骤得到,首先清洗玻璃基片,然后将TeO2、Cu(NO3)2和Ga(NO3)3先后放入溶剂中,配制澄清透明溶液,用旋涂法在玻璃片上得到前驱体薄膜,自然晾干,放入有水合联氨的可密闭容器,使前驱体薄膜样品不与联氨接触,将装有前驱体薄膜样品的密闭容器进行加热后取出样品进行干燥,可通过增加反应次数和热处理工艺改善薄膜质量,得到铜镓碲光电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高温高真空条件,对仪器设备要求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易于操作。所得铜镓碲光电薄膜有较好的连续性和均匀性,这种新工艺为制备高性能的铜镓碲光电薄膜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可实现工业化的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硝酸盐体系制备铜镓碲薄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用光电薄膜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硝酸盐体系制备铜镓碲薄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能源消耗量的激增。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能源紧缺及消费能源带来的污染已成为国内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对保护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筑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充分的利用太阳能这种清洁、安全和环保的可再生资源,近年来光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重视。铜镓碲基薄膜太阳电池目前可以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薄膜电池,这是因为其吸收层材料CuGaTe2具有较高的光电转化率等一系列优点。特别是以铜镓碲光电薄膜的制备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铜镓碲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剂热法、喷射热解法、离子烧结法、化学沉积法、反应溅射法、真空蒸发法等。由于原料成本低,因此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光电薄膜材料,但现有工艺路线复杂、制备成本高,因而需要探索低成本的制备工艺。如前面所述方法一样,其它方法也有不同的缺陷。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还有如下文献:[1]FahimAhmed,NaohitoTsujii,Taka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硝酸盐体系制备铜镓碲薄膜的方法,包括如下顺序的步骤:玻璃基片或硅基片的清洗;先将2.0~5.0份TeO2放入30~120份的溶剂中,待其完全反应后,将1.0~3.0份Cu(NO3)2、1.0~3.0份Ga(NO3)3放入,使溶液中的物质均匀混合;制作表面均匀涂布步骤b所述溶液的基片,自然晾干,得到前驱体薄膜样品;d.将步骤c所得前驱体薄膜样品置于支架上,放入有水合联氨的可密闭容器,使前驱体薄膜样品不与联氨接触;水合联氨放入量为30.0~45.0份;将上述装有前驱体薄膜样品的密闭容器放入烘箱中,加热至160~220℃之间,保温时间10~60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取出;e.取出自然干燥后,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硝酸盐体系制备铜镓碲薄膜的方法,包括如下顺序的步骤:玻璃基片或硅基片的清洗;先将2.0~5.0份TeO2放入30~120份的溶剂中,待其完全反应后,将1.0~3.0份Cu(NO3)2、1.0~3.0份Ga(NO3)3放入,使溶液中的物质均匀混合;制作表面均匀涂布步骤b所述溶液的基片,自然晾干,得到前驱体薄膜样品;d.将步骤c所得前驱体薄膜样品置于支架上,放入有水合联氨的可密闭容器,使前驱体薄膜样品不与联氨接触;水合联氨放入量为30.0~45.0份;将上述装有前驱体薄膜样品的密闭容器放入烘箱中,加热至160~220℃之间,保温时间10~60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取出;e.取出自然干燥后,重复b、c和d步骤2~6次,以增加所制备薄膜的厚度;f.将步骤e所得物,使其常温自然干燥后,增加热处理工艺,在管式加热炉中加热至200~400℃,保温5~15小时,即得到铜镓碲光电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刘科高许超赵忠新刘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