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U型槽抗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29546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U型槽抗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板承载减震区、L型侧墙传力区以及L型侧墙的上部侧墙减震区;底板承载减震区包括设置在底板与围护桩之间的金属阻尼器以及填充在装配式u型槽与底板之间的高性能混凝土与纤维混合注浆层;L型侧墙传力区包括与围护桩连接的长钢板以及与L型侧墙连接的短钢板,在所述的长钢板与短钢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传力杆件,且在长钢板与短钢板之间填充有与短钢板平齐的刚性注浆层、以及与长钢板平齐的柔性注浆层;上部侧墙减震区采用丙烯酸酯橡胶浆液填充,通过填充层减少应力集中并实现消能减震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抗震,具体为一种装配式u型槽抗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u型槽作为衔接地上与地下空间的核心结构部件,在轨道交通、市政管网等工程领域承担着线路过渡、空间衔接及荷载传递等关键功能。传统u型槽施工多采用明挖法结合现浇工艺,虽能保证一定结构整体性,但存在施工周期冗长、现场湿作业量庞大、对周边环境扰动剧烈等显著弊端。随着绿色施工理念的普及和工业化建造技术的进步,装配式u型槽施工技术凭借其环保高效、构件质量可控、现场作业强度低等优势,日益成为地下工程建设的优先选择。

2、然而,u型槽作为敞开式结构,其l型侧墙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表现出显著的悬臂效应,水平地震力极易在l型侧墙底部形成应力集中,进而引发墙体开裂、结构倾覆等高危风险。

3、现有的技术中公开了一些u型槽减震以及抗震的一些结构,例如在专利cn116378112a中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铁u型槽与上盖立柱分离式的减震结构及施工方法,其核心设计仅针对常规运营振动,当地震发生时缺乏主动耗能机制和水平力传递路径,u型槽剪力墙与上盖立柱完全脱开使地震水平力无法通过有效构件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U型槽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承载减震区、L型侧墙传力区以及L型侧墙的上部侧墙减震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U型槽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阻尼器包括第一连接钢板和第二连接钢板,所述的第一连接钢板包括第一竖连接板和第一水平连接板,所述的第一水平连接板连接在第一竖连接板的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接钢板包括第二竖连接板和第二水平连接板,所述的第二水平连接板连接在第二竖连接板的上部;第一竖连接板与第二竖连接板左右相对设置,第一水平连接板与第二水平连接板上下相对设置;第一水平连接板与第二竖连接板之间、第二水平连接板与第一竖连接板之间均设置有交错空隙;在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u型槽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承载减震区、l型侧墙传力区以及l型侧墙的上部侧墙减震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u型槽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阻尼器包括第一连接钢板和第二连接钢板,所述的第一连接钢板包括第一竖连接板和第一水平连接板,所述的第一水平连接板连接在第一竖连接板的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接钢板包括第二竖连接板和第二水平连接板,所述的第二水平连接板连接在第二竖连接板的上部;第一竖连接板与第二竖连接板左右相对设置,第一水平连接板与第二水平连接板上下相对设置;第一水平连接板与第二竖连接板之间、第二水平连接板与第一竖连接板之间均设置有交错空隙;在第一水平连接板和第二水平连接板之间焊接有耗能钢板,在耗能钢板的左右两侧通过钢制侧翼板,钢制侧翼板的顶部和下部与第一水平连接板和第二水平连接板连接;在耗能钢板上设置有竖直加劲板和水平加劲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u型槽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竖连接板与围护桩连接,第二竖连接板与底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u型槽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竖连接板与连接围护桩的连接板一体;第二竖连接板与连接底板的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圣智王昊秦宝来邵鲁张存斌崔维孝高乐邵广彪刘国辉聂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