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三排汽型汽轮机组的双工质冷却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1642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三排汽型汽轮机组的双工质冷却供热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国内大量在运的三排汽型汽轮机组特点,开发了一种适用于该型机组的双工质冷却的高效、灵活供热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供热期采用双工质冷却运行,一种冷却工质为循环冷却水,另一种冷却工质为热网循环水,电厂可根据自身热网循环水量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排汽口高背压及低背压的运行方式,由此既可解决大部分电厂热网循环水量不足导致无法高背压供热运行的难题,又可在中低压连通管抽汽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机组供热能力、供热经济性,同时该供热系统还具有一定的运行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三排汽型汽轮机组的双工质冷却供热系统
本技术属于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高效热电联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三排汽型汽轮机组的双工质冷却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型火电机组采暖供热一般采用传统的中低压连通管抽汽供热,目前部分机组实施了高背压供热技术改造,采用汽轮机低压缸乏汽供热。传统中低压连通管抽汽供热方式是在机组中低压连通管开孔,抽汽供至热网首站换热,并靠抽汽蝶阀调整供热抽汽量,机组运行背压一般为4kPa~7kPa。此时机组冷却工质为循环冷却水,低压缸排汽完全靠循环冷却水冷却,冷源损失大。典型高背压供热是将机组运行背压提高至40kPa~50kPa,将低压缸排汽用于供热,机组冷却工质为热网循环水,原循环冷却水系统停运。此时机组冷却工质为热网循环水,低压缸排汽乏热完全得到有效利用,冷源损失降低至零。在高背压供热方式下,机组供热能力及供热经济性较传统中低压连通管抽汽供热显著提高。但该供热方式下所需热网循环水量极大,我国北方地区绝大部分采暖供热机组都不具备高背压供热运行的条件,且该供热方式要求完全以热定电运行,供热期运行灵活性差,因此较大程度上限制了该项供热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三排汽型汽轮机组的双工质冷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高背压排汽运行方式和低背压排汽运行方式的三排汽机组(1),高背压排汽连接高背压凝汽器(2),低背压排汽连接低背压凝汽器(3),低背压凝汽器(3)接入循环冷却水管路,高背压凝汽器(2)连接热网循环水管路,高背压凝汽器(2)接入热网回水入口,高背压凝汽器(2)的回水出口接入热网加热器(4),热网加热器(4)通过采暖抽汽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三排汽型汽轮机组的双工质冷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高背压排汽运行方式和低背压排汽运行方式的三排汽机组(1),高背压排汽连接高背压凝汽器(2),低背压排汽连接低背压凝汽器(3),低背压凝汽器(3)接入循环冷却水管路,高背压凝汽器(2)连接热网循环水管路,高背压凝汽器(2)接入热网回水入口,高背压凝汽器(2)的回水出口接入热网加热器(4),热网加热器(4)通过采暖抽汽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三排汽型汽轮机组的双工质冷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三排汽机组(1)采用一个高背压排汽运行方式和两个低背压排汽运行方式,两个低背压排汽分别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兵蒋建平安珂宫玉柱贾万铜张如周张永海谷伟伟宁哲居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曲阜热电有限公司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