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背光模组的量子点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1492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27
量子点背光模组的量子点保护方法,其中量子点为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将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混入混合胶液中,从而形成涂布液,该涂布液由下列组分组成:混合胶水、红色量子点及绿色量子点、扩散粒子、溶剂:40‑50质量份;将上述涂布液涂布于反射膜的正面,并在反射膜的背面涂布粘接胶液,涂布在反射膜正面的涂布液上粘合不透水、不透氧气的导光板,涂布在反射膜背面的粘接胶液上粘合不透水、不透氧气的背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量子点混于胶水中,同时通过粘合的导光板、反射膜、背板对量子点进行保护,从而使量子点彻底与氧气、水分隔绝,解决了量子点薄膜的使用寿命问题,使得量子点背光模组具有稳定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量子点背光模组的量子点保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量子点背光模组中的量子点进行保护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液晶显示器(LCD)已经成为了当今最普遍的显示技术。因为LCD具有绿色环保,耗能低,低辐射,画面柔和等优点,所以LCD将会是未来几十年内主流的显示技术。LCD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须要借助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背光源性能的好坏除了会直接影响LCD显像质量外,背光源的成本占LCD模块的3-5%,所消耗的电力更占模块的75%,是LCD模块中相当重要的零组件。高精细、大尺寸的LCD,必须有高性能的背光技术与之配合,因此当LCD产业努力开拓新应用领域的同时,背光技术的高性能化亦扮演着幕后功臣的角色。背光源体系的主要构件包括:光源、导光板、各类光学膜片。目前光源主要有EL、CCFL以及LED三种类型,依照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可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两种。随着LCD模组不断向更亮、更轻、更薄方向发展,侧光式CCFL式背光源成为目前背光源发展的主流。应用在背光模组中的白光LED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LED自身发出的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两色混合成白光;另一种是LED单元通过三原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量子点背光模组的量子点保护方法,其中量子点为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其特征在于:将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混入混合胶液中,从而形成涂布液,该涂布液由下列组分组成:混合胶水:40‑60质量份;红色量子点及绿色量子点:0.2‑1质量份,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体积比为7‑10:1;扩散粒子:4‑6质量份;溶剂:40‑50质量份;将上述涂布液涂布于反射膜的正面,并在反射膜的背面涂布粘接胶液,涂布在反射膜正面的涂布液上粘合不透水、不透氧气的导光板,涂布在反射膜背面的粘接胶液上粘合不透水、不透氧气的背板。

【技术特征摘要】
1.量子点背光模组的量子点保护方法,其中量子点为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其特征在于:将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混入混合胶液中,从而形成涂布液,该涂布液由下列组分组成:混合胶水:40-60质量份;红色量子点及绿色量子点:0.2-1质量份,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体积比为7-10:1;扩散粒子:4-6质量份;溶剂:40-50质量份;将上述涂布液涂布于反射膜的正面,并在反射膜的背面涂布粘接胶液,涂布在反射膜正面的涂布液上粘合不透水、不透氧气的导光板,涂布在反射膜背面的粘接胶液上粘合不透水、不透氧气的背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的量子点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接胶液由下列组分组成:粘接胶水:40-60质量份;溶剂:40-50质量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培栋樊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