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航天器串联状态检测电路及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1429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航天器串联状态检测电路及实现方法,当航天器1与航天器2触点未相连时,电阻R1、R2并联后与电阻R3串联,当航天器1与航天器2触点相连时,电阻R1断开,电阻R2与电阻R3串联,电阻R3接地。通过检测电阻R3处的状态输出电压P,判断航天器1和航天器2的串联状态。所述多航天器串联状态检测电路实现原理拓扑简单易懂,工程实现容易,对多航天器串联使用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航天器串联状态检测电路及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航天器串联
,具体涉及一种多航天器串联状态检测电路及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多航天供电形式为从属关系,即一个航天器H向其余N个航天器供电的形式。为了检测航天器H是否与其余N个航天器是否处于供电关系状态,只需在航天器H供电输出端口采用简单的电阻分压即可实现对应的状态量。检测这N个状态量是否为高电平,即可得知航天器A是否与其余N个航天器处于供电关系状态。如图1所示,航天器1与航天器2为从属关系,航天器1可以向航天器2单向供电。当航天器1向航天器2供电时,触点A与B接通,状态输出Y(1)=V1×R1/(R2+R1);当航天器1未向航天器2供电时,触点A与触点C接通,状态输出Y(2)=0。状态输出Y的集合为{Y(1),Y(2)},通过检测Y的输出值,即可得知航天器1与航天器2是否处于供电关系。但在多航天器均有独立母线电压,且可以互相供电的情况下,若仍采用图1的检测电路,则状态输出Y的值始终为max(V1,V2)×R1/(R2+R1),或min(V1,V2)×R1/(R2+R1)。特别地当航天器1与航天器2各自独立母线电压相等时,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航天器串联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当航天器1与航天器2触点未相连时,电阻R1、R2并联后与电阻R3串联,当航天器1与航天器2触点相连时,电阻R1断开,电阻R2与电阻R3串联,电阻R3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航天器串联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当航天器1与航天器2触点未相连时,电阻R1、R2并联后与电阻R3串联,当航天器1与航天器2触点相连时,电阻R1断开,电阻R2与电阻R3串联,电阻R3接地。2.一种多航天器串联状态检测电路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航天器串联状态检测电路,通过检测电阻R3处的状态输出电压P,判断航天器1和航天器2的串联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航天器串联状态检测电路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只有航天器1有母线电压V1、航天器2无母线电压即V2=0时,航天器2触点A与航天器1触点B未相连,则状态输出电压P为P0,P0=0V,表征航天器1和航天器2未串联;若触点A与触点B相连,电阻R1断开,航天器2接受航天器1供电,则状态输出电压P为P1,P1=V1×R3/(R2+R3),表征航天器1和航天器2实现串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航天器串联状态检测电路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航天器1有母线电压V1、航天器2有母线电压V2时,触点A与触点B未相连,则状态输出电压P为P2,P2=V2×(R1+R2)×R3/(R1×R2+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亭蔡晓东徐泽锋瞿诗霞夏宁宋楠丁一宁王玉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