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怀舟专利>正文

一种并联、串联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7717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9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具体为一种并联、串联转换电路,该电路结构简单,并联、串联电路的切换操作非常方便,只需要通过对双刀双掷开关进行简单的动作即可,另外,对于电阻在不同电路的不同分流、分压作用的演示效果显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具体为一种并联、串联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在电路教学过程中,经常涉及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实验,通常都需要搭建不同的电路来完成,比较麻烦而且电阻在不同电路的具有不同分流、分压作用的演示效果不够显著,如公开号为102486977A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并联、串联转换开关,用来实现并联、串联电路的转换,但是其转换的操作比较繁琐,需要通过两个不同的滑块进行操作,不够简便,另外对于电阻在不同电路的不同分流、分压作用的演示没有有效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联、串联转换操作方便,电阻在不同电路的不同分流、分压作用的演示效果显著的电路。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通过三条导线将所述两个灯泡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主线路,在主线路两头分别设置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在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之间将两者电连接的导线一处电连接到第三触点,第一触点电连接到第四触点,该电路还包括电源,电源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五触点和第六触点,第二触点与第六触点电连接,上述的六个触点安装在一个双刀双掷开关上,第五触点和第六触点分别电连接到开关的两把刀上,其余四个触点分别电连接到开关的四个接线柱上,第一触点电连接的接线柱、第五触点电连接的刀和第三触点电连接的接线柱作为同边形成一个单刀单掷开关,第二触点电连接的接线柱、第六触点电连接的刀和第四触点电连接的接线柱作为同边形成一个单刀单掷开关。上述技术方案,双刀双掷开关的刀打在第一触点的接线柱和第二触点的接线柱上时,电路为两个灯泡的并联电路,当双刀双掷开关的刀打在第三触点的接线柱和第四触点的接线柱上时,电路为两个灯泡的串联电路,操作起来相当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第一灯泡的电阻大于第二灯泡的电阻。该优选方式可以起到较好的演示效果,当电路为并联电路时,第一灯泡由于电阻比第二灯泡大,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则第一灯泡流过的电流反而小,由功率公式P=UI,所以第一灯泡的亮度比第二灯泡暗,因为并联电路上的电阻起到分流的作用,而当电路为串联电路时,则相反,电阻起到分压的作用,所以第一灯泡的亮度比第二灯泡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第一灯泡的电阻等于第二灯泡的电阻。该优选方式同样可以起到较好的演示效果,两个灯泡在同一种电路的亮度是相同的,但是并联时两个灯泡的亮度是高于串联时两个灯泡的亮度,因为两个电阻并联时整体电阻的阻值是小于串联时的阻值,所以并联时分流较大,亮度就更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路结构简单,并联、串联电路的切换操作非常方便,只需要通过对双刀双掷开关进行简单的动作即可,另外,对于电阻在不同电路的不同分流、分压作用的演示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电路示意图。图中:11、第一灯泡,22、第二灯泡,1、第一触点,2、第二触点,3、第三触点,4、第四触点,5、第五触点,6、第六触点,10、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并联、串联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灯泡11和第二灯泡22,通过三条导线将两个灯泡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主线路,在主线路两头分别设置有第一触点I和第二触点2,在第一灯泡11和第二灯泡22之间将两者电连接的导线一处通过导线电连接到第三触点3,第一触点I通过导线电连接到第四触点4,该电路还包括电源10,电源10的两端电连接有导线,分别电连接到第五触点5和第六触点6,第二触点2与第六触点6通过导线电连接,上述的六个触点安装在一个双刀双掷开关上,第五触点5和第六触点6分别电连接到开关的两把刀上,其余四个触点分别电连接到开关的四个接线柱上,第一触点I电连接的接线柱、第五触点5电连接的刀和第三触点3电连接的接线柱作为同边形成一个单刀单掷开关,第二触点2电连接的接线柱、第六触点6电连接的刀和第四触点4电连接的接线柱作为同边形成一个单刀单掷开关。第一灯泡11的电阻大于第二灯泡22的电阻。实施例2,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灯泡11的电阻等于第二灯泡22的电阻。权利要求1.一种并联、串联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灯泡(11)和第二灯泡(22),通过三条导线将所述两个灯泡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主线路,在所述主线路两头分别设置有第一触点(I)和第二触点(2),在所述第一灯泡(11)和第二灯泡(22)之间将两者电连接的导线一处电连接到第三触点(3),所述第一触点(I)电连接到第四触点(4),该电路还包括电源(10),所述电源(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五触点(5)和第六触点(6),所述第二触点(2)与所述第六触点(6)电连接,上述的六个触点安装在一个双刀双掷开关上,所述第五触点(5)和第六触点(6)分别电连接到开关的两把刀上,其余四个触点分别电连接到开关的四个接线柱上,所述第一触点(I)电连接的接线柱、所述第五触点(5)电连接的刀和第三触点(3)电连接的接线柱作为同边形成一个单刀单掷开关,所述第二触点(2)电连接的接线柱、所述第六触点(6)电连接的刀和第四触点(4)电连接的接线柱作为同边形成一个单刀单掷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串联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泡(11)的电阻大于所述第二灯泡(22)的电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串联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泡(11)的电阻等于所述第二灯泡(22)的电阻。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具体为一种并联、串联转换电路,该电路结构简单,并联、串联电路的切换操作非常方便,只需要通过对双刀双掷开关进行简单的动作即可,另外,对于电阻在不同电路的不同分流、分压作用的演示效果显著。文档编号G09B23/18GK203038537SQ201320015929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郑怀舟, 王晓峰, 李晓农 申请人:郑怀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联、串联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灯泡(11)和第二灯泡(22),通过三条导线将所述两个灯泡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主线路,在所述主线路两头分别设置有第一触点(1)和第二触点(2),在所述第一灯泡(11)和第二灯泡(22)之间将两者电连接的导线一处电连接到第三触点(3),所述第一触点(1)电连接到第四触点(4),该电路还包括电源(10),所述电源(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五触点(5)和第六触点(6),所述第二触点(2)与所述第六触点(6)电连接,上述的六个触点安装在一个双刀双掷开关上,所述第五触点(5)和第六触点(6)分别电连接到开关的两把刀上,其余四个触点分别电连接到开关的四个接线柱上,所述第一触点(1)电连接的接线柱、所述第五触点(5)电连接的刀和第三触点(3)电连接的接线柱作为同边形成一个单刀单掷开关,所述第二触点(2)电连接的接线柱、所述第六触点(6)电连接的刀和第四触点(4)电连接的接线柱作为同边形成一个单刀单掷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怀舟王晓峰李晓农
申请(专利权)人:郑怀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