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双喷射器增效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及制冷循环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1233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双喷射器增效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及制冷循环方法,该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Ⅰ入口依次相连,气液分离器Ⅰ产生的饱和气体依次经过蒸发冷凝器Ⅰ、蒸发冷凝器Ⅱ、节流机构进入蒸发器实现制冷;制冷剂离开蒸发器进入气液分离器Ⅱ,获得的饱和液体被引射进入喷射器Ⅱ,然后与一路来自气液分离器Ⅰ的饱和液体混合升压后进入蒸发冷凝器Ⅱ;气液分离器Ⅱ所产生的饱和气体被另一路来自气液分离器Ⅰ的饱和液体引射进入喷射器Ⅱ,经过混合和升压后与来自蒸发冷凝器Ⅱ的工质混合,然后进入蒸发冷凝器Ⅰ,吸热后变成过热气体,回到压缩机实现完整的制冷循环;该循环可以适应系统变负荷运行和增强喷射器工作稳定性,改善系统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双喷射器增效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及制冷循环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冰箱与冷柜制冷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双喷射器增效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及制冷循环方法。技术背景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医学治疗、食品工业、冷冻冷藏和各类新技术产品等诸多领域对低温制冷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40℃以下制冷温度的需求越加强烈,对于实现-40℃以下低温技术的要求也日渐增强。目前,实现低温制冷的方式主要包括:多级复叠制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自复叠制冷等。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自复叠制冷是一种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制冷方式,可以通过多种工质的混合作为制冷剂,采用单台压缩机实现多级复叠制冷可达到的制冷温度,具有成本低,降温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在低温制冷领域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常规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的节流机构通常为毛细管或节流阀,节流损失较大,尤其在环境温度与制冷温度相差较大的时候,节流损失进一步加大,降低了系统的性能。采用喷射器回收节流过程的膨胀功,提升压缩机吸气压力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已有学者进行了单喷射器增效自复叠制冷系统的研究,节能效果显著。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固定结构单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双喷射器增效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01),所述压缩机(101)的出口与冷凝器(102)进口相连,冷凝器(102)出口与气液分离器Ⅰ(103)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Ⅰ(103)的饱和液体分为两路,一路与喷射器Ⅰ(105)的喷嘴进口相连,另一路依次与控制球阀(104)和喷射器Ⅱ(106)的喷嘴相连;气液分离器Ⅰ(103)的饱和气体出口与蒸发冷凝器Ⅰ(112)的冷凝侧进口相连,蒸发冷凝器Ⅰ(112)的冷凝侧出口与蒸发冷凝器Ⅱ(111)的冷凝侧进口相连,蒸发冷凝器Ⅱ(111)的冷凝侧出口依次与节流机构(110)和蒸发器(109)相连,蒸发器(109)的出口与气液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双喷射器增效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01),所述压缩机(101)的出口与冷凝器(102)进口相连,冷凝器(102)出口与气液分离器Ⅰ(103)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Ⅰ(103)的饱和液体分为两路,一路与喷射器Ⅰ(105)的喷嘴进口相连,另一路依次与控制球阀(104)和喷射器Ⅱ(106)的喷嘴相连;气液分离器Ⅰ(103)的饱和气体出口与蒸发冷凝器Ⅰ(112)的冷凝侧进口相连,蒸发冷凝器Ⅰ(112)的冷凝侧出口与蒸发冷凝器Ⅱ(111)的冷凝侧进口相连,蒸发冷凝器Ⅱ(111)的冷凝侧出口依次与节流机构(110)和蒸发器(109)相连,蒸发器(109)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Ⅱ(108)的入口相连,气液分离器Ⅱ(108)的液相出口与喷射器Ⅰ(105)的引射流体入口相连,气液分离器Ⅱ(108)的气相出口依次与流路控制球阀(107)和喷射器Ⅱ(106)的引射流体入口相连,喷射器Ⅰ(105)的出口与蒸发冷凝器Ⅱ(111)蒸发侧入口相连,喷射器Ⅱ(106)的出口与蒸发冷凝器Ⅱ(111)的蒸发侧出口和蒸发冷凝器Ⅰ(112)的蒸发侧入口三者相连;蒸发冷凝器Ⅰ(112)的蒸发侧出口与压缩机(101)进口相连,形成带双喷射器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双喷射器增效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蒸发器(109)出口设置了气液分离器Ⅱ(108),设置了并联双喷射器,气液分离器Ⅰ(103)的液相出口分别与喷射器Ⅰ(105)和喷射器Ⅱ(106)的喷嘴入口两相连接;喷射器Ⅰ(105)与气液分离器Ⅱ(108)的饱和液体出口相连,喷射器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涛晏刚鱼剑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