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11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切机辅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贴合机,包括:机架、用于放置且旋转第一基材的第一放卷装置、用于放置且旋转第二基材的第二放卷装置、贴合装置,第一带传动机构以及第二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与所述第二放卷装置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贴合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电机和压辊组,所述压辊组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同步转动的压辊,两个所述压辊之间形成压合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与所述压辊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大于第二带传动机构的传动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成品易出现褶皱等问题,从而导致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Bo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xiliary machine of die cutting machine, and discloses a lamina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first unwinding device for placing and rotating the first substrate, a second unwinding device for placing and rotating the second substrate, a laminating device, a first bel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a second bel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a first unwinding device. The second unwinding device is respectively installed on the rack, and the bonding device comprises a motor and a roll group arranged on the rack. The roll group has two synchronously rotating rollers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a pressing area i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rollers;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is respectively driven by the first belt. The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unwinding device, the second bel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 roll group, and the transmission ratio of the first bel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bel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prone to wrinkle, which leads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bad rate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合机
本技术涉及模切机辅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贴合机。
技术介绍
贴合机作为将基材贴合在一起的机器,目前应用广泛的多是一种用于二层基材贴合的贴合机。该贴合机在使用时通常是将待贴合的两种基材分别放置于放卷装置上,而后使两个基材并行通过压辊组的两个压辊之间,并通过电极带动压辊转动从而实现两种基材的贴合。虽然上述贴合机可以实现两种基材的贴合作业,但是受限于电机的功率,当其中一种基材(例如铁粉胶)的重量比较重时,贴合机将基材贴合后的成品易出现褶皱等问题,使不良率提高,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贴合机在贴合重量较重的基材时,其成品易出现褶皱等问题,从而导致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贴合机,包括:机架、用于放置且旋转第一基材的第一放卷装置、用于放置且旋转第二基材的第二放卷装置、贴合装置,第一带传动机构以及第二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与所述第二放卷装置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贴合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电机和压辊组,所述压辊组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同步转动的压辊,两个所述压辊之间形成压合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与所述压辊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大于第二带传动机构的传动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轮、固定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上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放卷装置转动的第一从动轮以及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绕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上;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轮、固定于所述压辊组上且用于带动所述压辊转动的第二从动轮以及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绕设于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第一主动轮的外径和第二主动轮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二从动轮的外径大于第一从动轮的外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动带与所述第二传动带均为皮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放卷装置包括枢接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传动辊以及用于将第一基材固定于所述第一传动辊上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从动轮固定于所述第一传动辊上,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辊转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放卷装置包括枢接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传动辊以及用于将第二基材固定于所述第二传动辊上的第二固定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贴合机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所述第一张紧辊用于张紧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上的第一基材,所述第二张紧辊用于张紧所述第二放卷装置上的第二基材。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增加设置的压辊组以及第一带传动机构和第二带传动机构,使压辊组的转速小于第一放卷装置的转速,以使所述压辊的扭矩增加,从而提高压辊对第一基材、第二基材的牵引力,特别适合兼容重型产品,最终避免了贴合成品出现褶皱等问题,也有效降低了成品的不良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贴合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架;2、第一放卷装置;21、第一传动辊;3、第二放卷装置;31、第二传动辊;4、贴合装置;41、电机;42、压辊组;421、压辊;5、第一带传动机构;51、第一主动轮;52、第一从动轮;53、第一传动带;6、第二带传动机构;61、第二从动轮;62、第二传动带;7、第一张紧辊;8、第二张紧辊;100、第一基材;200、第二基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贴合机,包括:机架1、用于放置且旋转第一基材100的第一放卷装置2、用于放置且旋转第二基材200的第二放卷装置3、贴合装置4,第一带传动机构5以及第二带传动机构6,所述第一放卷装置2与所述第二放卷装置3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贴合装置4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电机41和压辊组42,所述压辊组42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同步转动的压辊421,两个所述压辊421之间形成压合区;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5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6与所述压辊组4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5的传动比大于第二带传动机构6的传动比,如此,压辊421的转速将小于第一放卷装置2的转速,则压辊421的扭矩得以增大。如图1所示,贴合机包括机架1、第一放卷装置2、第二放卷装置3以及贴合装置4。其中,第一放卷装置2用于放置第一基材100,例如铁粉胶;第二放卷装置3用于放置第二基材200,例如双面胶;贴合装置4一般包括张紧辊、压辊组42以及与所述压辊组42连接的电机41。在贴合铁粉胶与双面胶时,传动机构可以分别将铁粉胶与双面胶牵引至间距可调的压辊组42的压辊421之间,而电机41可以带动压辊421对两种基材进行牵引并贴合。作为优选方案,为更简易、稳定有效地实现压辊421第一放卷装置2扭矩的增加,第二放卷装置3压辊421本例具体为: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5包括固定于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轮51、固定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2上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放卷装置2转动的第一从动轮52以及第一传动带53,所述第一传动带53绕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轮51与所述第一从动轮52上,所述第一从动轮5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主动轮51的外径;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6包括固定于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轮、固定于所述压辊组42上且用于带动所述压辊421转动的第二从动轮61以及第二传动带62,所述第二传动带62绕设于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61上;所述第二从动轮6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主动轮的外径,所述第一主动轮51的外径和第二主动轮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二从动轮61的外径大于第一从动轮52的外径,如此,当电机41转动后,同时带动第一从动轮52和第二从动轮61转动,而第一从动轮52和第二从动轮61的大小关系,就实现了第二从动轮61的转速小于第一从动轮52转速,使压辊421转速小于第一放卷装置2转速,如此对应提高了压辊421扭矩,进而提高牵引力,以适应重型成品。本例具体为,在电机41轴的上安装两个皮带轮,分别作为第一主动轮51、第二主动轮,两者外径均为600mm;第一从动轮52是外径为1000mm的皮带轮,第二从动轮61是外径为1200mm的皮带轮。通过压辊组42、电机41的传动比设置,增加压辊421一倍的扭矩,增加2/3的对铁粉胶的牵引力。作为优选方案,为增加对第一基材100、第二基材200的粘附力,所述第一传动带53与所述第二传动带62均为皮带。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本例的所述第一放卷装置2包括枢接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传动辊21以及用于将第一基材100固定于所述第一传动辊21上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从动轮52固定于所述第一传动辊21上,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辊21转动。如此,第一传动辊21能得以稳定地输出放卷。对应地,所述第二放卷装置3包括枢接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二传动辊31以及用于将第二基材200固定于所述第二传动辊31上的第二固定件,如此,第二传动辊31能第一稳定地输出放卷。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贴合机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张紧辊7和第二张紧辊8,所述第一张紧辊7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用于放置且旋转第一基材的第一放卷装置、用于放置且旋转第二基材的第二放卷装置、贴合装置,第一带传动机构以及第二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与所述第二放卷装置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贴合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电机和压辊组,所述压辊组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同步转动的压辊,两个所述压辊之间形成压合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与所述压辊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大于第二带传动机构的传动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用于放置且旋转第一基材的第一放卷装置、用于放置且旋转第二基材的第二放卷装置、贴合装置,第一带传动机构以及第二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与所述第二放卷装置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贴合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电机和压辊组,所述压辊组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同步转动的压辊,两个所述压辊之间形成压合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与所述压辊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大于第二带传动机构的传动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轮、固定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上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放卷装置转动的第一从动轮以及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绕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上;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轮、固定于所述压辊组上且用于带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南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豪力佳非织造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