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用多层复合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5970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纺布,尤其涉及一种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用多层复合无纺布。包括外层的PET短纤布层和内层的PET长纤布层或PP长纤布层,与PU发泡材料粘合的PET短纤布层上,设置有杂乱不规则排列的椭圆形切口或矩形切口,所述椭圆形切口或矩形切口贯穿与PU发泡材料粘合的所述PET短纤布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与PU发泡材料非常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在任何天气环境状况下,随着PU发泡材料的热胀冷缩,附着于PU发泡材料之上的多层复合无纺布不管是被压缩还是被拉伸,均无皱褶和撕裂,使乘坐更加舒适。

Multi layer composite non-woven fabric for automobile seat of PU foaming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n-woven fabric, in particular to a multi-layer composite non-woven fabric for PU foamed material automobile seats. Including the outer PET fiber cloth layer and the inner layer of PET long fiber cloth layer or PP long fiber cloth layer, PET fiber cloth layer and the bonding of the PU foaming material, is arranged disorderly arranged irregularly oval or rectangular incision incision, incision of the oval or rectangular incision through bonding with PU foaming materials by the PET fiber cloth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with PU foaming material very firmly together, in any weather conditions, with PU foam thermal, multi-layer composite non-woven fabric attached to the top of the PU foaming material whether it is compressed or stretched, there were no wrinkles and tear, make a more comfortable r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用多层复合无纺布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纺布,尤其涉及一种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用多层复合无纺布。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是由PU发泡材料制成,PU发泡材料一直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有:产品的耐湿热老化性、由于发泡工艺不稳定而形成的产品空泡、开裂等缺陷。根据现阶段汽车厂的做法是在汽车座椅PU发泡表面附着一层拉力强度好、不会老化并能与PU发泡产品相粘合的无纺布,一般为多层复合无纺布,PET长纤无纺布作为内层,外层为PET短纤布层,加工复合在一起。虽然利用无纺布附着于PU发泡材料上具有增强座椅表面强度、耐磨性、不易破损等优势,但是在炎热或严寒的环境下,尤其是长途客货车在恶劣天气中行驶,由于PU发泡材料与无纺布热胀冷缩系数的差异,PU发泡材料与无纺布之间及其容易开胶起皱,使座椅平整度变差,司机与乘客的舒适度降低。另外,一些高端汽车还会在座椅上增加加热、充冷气装置,在恶劣天气中,也更容易造成无纺布层的皱褶与撕裂,减少司机的驾驶乐趣。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用多层复合无纺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用多层复合无纺布,包括外层的PET短纤布层和内层的PET长纤布层,与PU发泡材料粘合的PET短纤布层上,设置有杂乱不规则排列的椭圆形切口或矩形切口,所述椭圆形切口或矩形切口贯穿与PU发泡材料粘合的所述PET短纤布层。进一步的,与PU发泡材料粘合的所述PET短纤布层与PET长纤布层之间设有防水及阻燃层。进一步的,内层为两层PET长纤布层,所述两层PET长纤布层之间还设置有活性炭层。进一步的,内层为PP长纤布层。进一步的,内层为两层PP长纤布层,所述两层PP长纤布层之间还设置有活性炭层。进一步的,该复合无纺布由一层PET短纤布层和一层PP长纤布层构成。进一步的,内层为三层PP长纤布层。进一步的,在PU发泡材料的发泡过程中融合进防水阻燃纤维,使所述防水阻燃纤维对所述PU发泡材料达到植入性包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用多层复合无纺布能与PU发泡材料非常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在任何天气环境状况下,随着PU发泡材料的热胀冷缩,附着于PU发泡材料之上的多层复合无纺布不管是被压缩还是被拉伸,均无皱褶和撕裂,使乘坐更加舒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防水阻燃纤维对PU发泡材料植入性包裹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复合无纺布的第一种针刺复合工艺的流程图;图9是复合无纺布的第二种针刺复合工艺的流程图;图10是复合无纺布的第三种针刺复合工艺的流程图;图11是复合无纺布的第四种针刺复合工艺的流程图;图中:1-PET短纤布层;2-PET长纤布层;3-椭圆形切口;4-防水及阻燃层;5-PU发泡材料;6-防水阻燃纤维;7-活性炭层;8-PP长纤布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如图1所示,一种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用多层复合无纺布,包括外层的PET短纤布层和内层的PET长纤布层,与PU发泡材料粘合的PET短纤布层上,设置有杂乱不规则排列的椭圆形切口或矩形切口。在炎热或严寒的环境下,不管PU发泡材料是受热膨胀还是遇冷收缩,本技术上的椭圆形切口或矩形切口会跟随张开或闭合,而使整块无纺布还是牢牢粘合在PU发泡材料上,不会被撕裂,也不会起皱褶,增加了乘坐的舒适性;设置排列不规则的椭圆形切口或矩形切口比均匀设置切口除了能增加乘坐的舒适性,而且可以根据座椅形状的需求,在或凹或凸,或薄或厚的位置上,设置相应密度排列的椭圆形切口或矩形切口,以保证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整块无纺布所受到的张力基本相同,延长无纺布及汽车座椅的使用寿命。如图2至6所示,所述椭圆形切口或矩形切口贯穿与PU发泡材料粘合的所述PET短纤布层。考虑到无纺布的防水防油问题,因此椭圆形切口或矩形切口仅贯穿PET短纤布层,而不贯穿整块无纺布。如图2和3所示,与PU发泡材料粘合的所述PET短纤布层与PET长纤布层之间设有防水及阻燃层。本技术加设了阻燃和防水防油复合层,加固了汽车座椅的阻燃性和防水防油性能,使乘坐更加安全。如图3所示,无纺布内层为两层PET长纤布层,所述两层PET长纤布层之间还设置有活性炭层。为本技术再设置活性炭层,能够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阻燃、吸味、除湿、杀菌的作用。另外,本技术还可以使用PP长纤布层作为多层复合无纺布的内层,PP长纤布层比PET长纤布层的棉网密度高,与PU发泡材料粘合的面积更大更牢固,表面包裹性好。如图8所示,PET短纤布层与PP长纤布层通过针刺工艺复合在一起,制作过程包括前纺阶段和后纺阶段。在前纺阶段,通过人工配备棉料(PET短纤),即把需要的各种粗细不同的PET短纤按比例定量放在一起,投入混棉机进行均匀混合后,由放棉秤在电眼的控制下均匀将原料送到开棉机开松,经风管在电眼控制下送给给棉机,给棉机在电眼控制下储存原料,再由入料罗拉送给梳理机,梳理机是将原料送入进刺辊,再由锡林高速地运转,将原料均匀分送给工作辊,再由工作辊分送到转移辊,然后由转移辊反复均匀地梳理成网送给道夫集轮,斩刀将棉网输送到成型机,通过成型机的辅网叠层达到产品所需的克重,即形成棉网层,输送到1#预刺机;后纺阶段是将棉网层与PP长纤层复合在一起。PP导放装置将PP长纤布由底屏和转动部位输送给1#预刺机,进行产品基本定型,然后由2#主刺机和3#机对产品进行加固结实,增强拉力,再经过金属检测,通过高磁棒把产品上的断针吸附干净,最后进行收料卷取后,再次经验针器检测确认后包装成型。其中,根据汽车设计的要求,PP长纤布可选择单层高克重或多层低克重产品而达到软硬度变化,来满足座椅形状的需求,在设备辅网时放置于两层或单层棉网之间。在针刺工艺中,预刺机针速为850次/分,针深为11.5mm,出入料速度为25转/分,可将产品基布定型在克重为158.7g/m2;下刺机针速为1000次/分,针深为6.5-7mm,出入料速度为44转/分,可将产品加固结实,拉力强度可达到90-150N/5cm,重量控制在140.2g/m2;上刺机针速为600次/分,针深为6mm,出入料速度为21转/分,将产品表面的针眼进行平整度修复。根据产品强度要求,调整针刺机深度和密度能满足各种规格的品质要求。如图9所示的第二种针刺复合工艺,是通过PP导放装置将PP长纤布输送给2#主刺机。如图10所示的第三种针刺复合工艺,是通过PP导放装置将PP长纤布输送给3#机。如图11所示的第四种针刺复合工艺,是通过PP导放装置将PP长纤布输送给3#机后,还要经过热压机的加工。如图4所示,PP长纤布层也可以设置为两层,并在两层PP长纤布层之间设置活性炭层,增加本技术的阻燃、吸味、除湿、杀菌作用。为满足座椅形状的需求,PP长纤布层可选择单层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用多层复合无纺布

【技术保护点】
一种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用多层复合无纺布,包括外层的PET短纤布层(1)和内层的PET长纤布层(2),其特征在于,与PU发泡材料粘合的PET短纤布层(1)上,设置有杂乱不规则排列的椭圆形切口或矩形切口(3),所述椭圆形切口或矩形切口(3)贯穿与PU发泡材料粘合的所述PET短纤布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用多层复合无纺布,包括外层的PET短纤布层(1)和内层的PET长纤布层(2),其特征在于,与PU发泡材料粘合的PET短纤布层(1)上,设置有杂乱不规则排列的椭圆形切口或矩形切口(3),所述椭圆形切口或矩形切口(3)贯穿与PU发泡材料粘合的所述PET短纤布层(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用多层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与PU发泡材料粘合的所述PET短纤布层(1)与PET长纤布层(2)之间设有防水及阻燃层(4)。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用多层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内层为两层PET长纤布层(2),所述两层PET长纤布层(2)之间还设置有活性炭层(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用多层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内层为PP长纤布层(8)。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U发泡材料汽车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南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豪力佳非织造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