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电动汽车副车架支撑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0803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速电动汽车副车架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本体,第一支撑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支撑杆本体,第二支撑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第一支撑杆本体和第二支撑杆本体之间通过若干竖直紧固件固定连接,从而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紧固起来;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水平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之间通过若干第二水平紧固件固定连接,进一步保证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了使用的可靠性。

Sub frame support for low speed electric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port rod of a low-speed electric vehicle sub-fram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rod and a second support rod. The first support rod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rod body,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support rod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convex block and the second convex block of the first support rod; the second support rod comprises a second support rod body. The two ends of the second support rod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convex block of the second support rod and the second convex block of the second support rod. A number of first horizontal fasteners are fixed between the second convex block of the support rod and a number of second horizontal fasteners are fixed between the second convex block of the first support rod and the first convex block of the second support rod, thus further ensuring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rod and the second support rod and ensur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速电动汽车副车架支撑杆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低速电动汽车副车架支撑杆。
技术介绍
在低速电动车中,支撑杆是副车架的一部分,主要用于连接悬架系统与车身,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传统的支撑杆一般采用钢管压扁式支撑杆,左支撑杆和左后支撑杆通过螺栓紧固,右支撑杆和右后支撑杆之间通过前后两个螺栓紧固,若遇到某一螺栓松动,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安全使用可靠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低速电动汽车副车架支撑杆,结构简单,并且多方向紧固,紧固程度高,安全性能可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低速电动汽车副车架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本体,所述第一支撑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所述第一支撑杆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支撑杆容纳槽;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支撑杆本体,所述第二支撑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所述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和所述第一支撑杆容纳槽相适配;所述第二支撑杆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支撑杆容纳槽,所述第二支撑杆容纳槽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撑杆本体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本体之间通过若干竖直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水平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之间通过若干第二水平紧固件固定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一支撑杆定位块和第一支撑杆定位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二支撑杆定位块和第二支撑杆定位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杆定位块和第二支撑杆定位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二支撑杆定位块和第一支撑杆定位凹槽相适配。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水平紧固件和所述第二水平紧固件对称设置。作为一种改进方式,若干所述第一水平紧固件分为两排,两排所述第一水平紧固件之间间隔排列;若干所述第二水平紧固件分为两排,两排所述第二水平紧固件之间间隔排列。作为一种改进方式,若干所述竖直紧固件直线排列,且均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杆本体、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和第一支撑杆定位块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撑杆本体、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和第二支撑杆定位块一体成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低速电动汽车副车架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本体,第一支撑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支撑杆本体,第二支撑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第一支撑杆本体和第二支撑杆本体之间通过若干竖直紧固件固定连接,从而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紧固起来;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水平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之间通过若干第二水平紧固件固定连接,进一步保证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了使用的可靠性。由于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一支撑杆定位块和第一支撑杆定位凹槽,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二支撑杆定位块和第二支撑杆定位凹槽;第一支撑杆定位块和第二支撑杆定位凹槽相适配,第二支撑杆定位块和第一支撑杆定位凹槽相适配,通过定位块和定位凹槽的辅助定位,保证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横向上不会发生位移,提高了使用性能。由于第一水平紧固件和第二水平紧固件对称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紧固时受力均匀,延长使用寿命。由于若干第一水平紧固件分为两排,两排第一水平紧固件之间间隔排列,第一支撑杆的应力分散,延长使用寿命;若干第二水平紧固件分为两排,两排第二水平紧固件之间间隔排列,第二支撑杆的应力分散,磨损分配平均,延长使用寿命。由于若干竖直紧固件直线排列,且均位于第一支撑杆的中部,紧固性能更加可靠。由于第一支撑杆本体、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和第一支撑杆定位块一体成型;第二支撑杆本体、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和第二支撑杆定位块一体成型,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刚度和强度更高。综上,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紧固结构单一,使用安全性低的弊端,多方向紧固,紧固程度高,并且应力分布平均,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图2中A-A向视图;图4是图2中B-B向视图;图中: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11-第一支撑杆本体,12-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13-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14-第一支撑杆容纳槽,21-第二支撑杆本体,22-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23-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24-第二支撑杆容纳槽,3-竖直紧固件,4-第一水平紧固件,5-第二水平紧固件,6-第一支撑杆定位块,7-第一支撑杆定位凹槽,8-第二支撑杆定位块,9-第二支撑杆定位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低速电动汽车副车架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1包括第一支撑杆本体11,第一支撑杆本体1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12和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13,第一支撑杆本体11上靠近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12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支撑杆容纳槽14;第二支撑杆2包括第二支撑杆本体21,第二支撑杆本体2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22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23,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23和第一支撑杆容纳槽14相适配;第二支撑杆本体21上靠近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22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支撑杆容纳槽24,第二支撑杆容纳槽24与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13相适配。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支撑杆本体11和第二支撑杆本体21之间通过若干竖直紧固件3固定连接,本技术优选为若干竖直紧固件3成直线排列,并且均位于第一支撑杆1的中部。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12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23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水平紧固件4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13和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22之间通过若干第二水平紧固件5固定连接。在本技术中,两端的第一水平紧固件4和第二水平紧固件5对称设置,保证了紧固的可靠性。第一支撑杆1上设有第一支撑杆定位块6和第一支撑杆定位凹槽7,第二支撑杆2上设有第二支撑杆定位块8和第二支撑杆定位凹槽9;第一支撑杆定位块6和第二支撑杆定位凹槽9相适配,第二支撑杆定位块8和第一支撑杆定位凹槽7相适配。在本技术中,第一支撑杆本体11、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12、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13和第一支撑杆定位块6优选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二支撑杆本体21、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22、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23和第二支撑杆定位块8优选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更高。如图2所示,若干第一水平紧固件4分为两排,两排第一水平紧固件4之间间隔排列;若干第二水平紧固件5分为两排,两排第二水平紧固件5之间间隔排列。本技术使用时,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速电动汽车副车架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本体,所述第一支撑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所述第一支撑杆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支撑杆容纳槽;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支撑杆本体,所述第二支撑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所述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和所述第一支撑杆容纳槽相适配;所述第二支撑杆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支撑杆容纳槽,所述第二支撑杆容纳槽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撑杆本体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本体之间通过若干竖直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水平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之间通过若干第二水平紧固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低速电动汽车副车架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本体,所述第一支撑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所述第一支撑杆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支撑杆容纳槽;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支撑杆本体,所述第二支撑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所述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和所述第一支撑杆容纳槽相适配;所述第二支撑杆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支撑杆容纳槽,所述第二支撑杆容纳槽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撑杆本体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本体之间通过若干竖直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一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凸块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水平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凸块和第二支撑杆第一凸块之间通过若干第二水平紧固件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速电动汽车副车架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淑敏邴绍余龚中杰华帅赵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梅拉德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