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支架。折叠支架,包括一根螺杆、一根或两根内端沿长度方向设置螺纹盲孔的固定杆以及不多于固定杆数量的折叠杆;螺杆与固定杆螺纹连接;固定杆的外端部设有铰接座,折叠杆的内端侧部固定设有铰接板,铰接板上设有与铰接座相配装的铰接孔;铰接板通过铰接孔偏移铰接在铰接座的一侧部;相对应的铰接座另一侧部上设有的凸块;凸块的上螺纹连接有内端可伸至铰接座一侧部的螺钉;铰接板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折叠杆的内端另一侧部设有第二螺纹孔。该折叠支架结构新颖,能够撑开呈两个角度状态,调节方便,定位和限位快速,适用性好且应用广泛的折叠支架,该折叠支架不使用时折叠,折叠后体积小,方便携带。(*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支架。
技术介绍
支架,起支撑作用的构架。支架的应用极其广泛,工作生活中随处可以遇见。如照相机的三脚架,医学领域用到的心脏支架等。然而,现有的部分支架不具有折叠功能,这不利于节约占地空间和携带,还有的支架不具有快速定位、安装及限位的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能够撑开呈两个角度状态,调节方便,定位和限位快速,适用性好且应用广泛的折叠支架,该折叠支架不使用时折叠,折叠后体积小,方便携带。为了解决上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折叠支架,包括一根螺杆、一根或两根内端沿长度方向设置螺纹盲孔的固定杆以及不多于固定杆数量的折叠杆;所述螺杆与固定杆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端部设有铰接座,所述折叠杆的内端侧部固定设有铰接板,铰接板上设有与铰接座相配装的铰接孔;所述铰接板通过铰接孔偏移铰接在铰接座的一侧部;相对应的铰接座另一侧部上设有的凸块;所述凸块的上螺纹连接有内端可伸至所述铰接座一侧部的螺钉;所述铰接板上设有可与螺钉相连接、以使折叠杆与固定杆呈第一角度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折叠杆的内端另一侧部设有可与螺钉相连接、以使折叠杆与固定杆呈第二角度的第二螺纹孔。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具有相同的两根,所述螺杆的两端均通过螺纹对称连接在所述固定杆的螺纹盲孔中,两根固定杆内侧的螺杆上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两块限位块。作为优选,所述折叠杆外端设有第三螺纹孔。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角度是90度,第二角度是180度。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折叠支架,操作人员将该折叠支架上的螺钉选择性固定在折叠杆上的第一螺纹孔或第二螺纹孔,即可实现两种不同角度的撑开状态,另外还可以调节旋转螺杆来调整固定杆和螺杆叠加的整体长度,调节方便,适用性好。与现有的技术相t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该结构技术通过设置带有螺钉的凸块及铰接板有助于折叠架与固定杆快速固定限位,折叠架与固定杆的不同角度具有更好的适用性,而不使用时,折叠支架折叠可使固定杆和折叠杆并行,折叠后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携带。【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叠支架不使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叠支架展开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折叠支架,折叠支架包括一根螺杆1、两根固定杆3以及两根折叠杆2。两根固定杆3的大小形状相同,固定杆3内端沿长度方向设置螺纹盲孔31,且螺纹盲孔31具体一定的深度,其至少是固定杆3长度的1/2,上述的外螺纹与螺纹盲孔31,螺杆I两端就是均通过螺纹对称连接在固定杆3的螺纹盲孔31中,并处于两根固定杆3之间。拧转螺纹,即可让螺杆I大部分长度隐藏在固定杆3内。其中:上述固定杆3的外端部设有铰接座32,折叠杆2的内端侧部即图1中的左侧部固定设有铰接板21,铰接板21上设有与铰接座32相配装的铰接孔22。铰接板21通过铰接孔22偏移铰接在铰接座32的一侧部即图1中的左部,铰接孔22的位置即为铰接支点,折叠杆2可绕铰接支点旋转。相对应地,铰接座32另一侧部即图中所示的左部上设有的凸块321,凸块321的上螺纹连接有螺钉3211,具体是凸块321上设有朝向铰接座32右部的螺纹通孔,螺钉3211头部处在凸块321左侧,杆部横向贯穿凸块321,杆部内端可螺纹旋至铰接座32右部。在折叠杆2结构上,上述铰接板21上设有可与螺钉3211相连接、以使折叠杆2与固定杆3呈第一角度的第一螺纹孔22。折叠杆2的内端另一侧部即图1中所示的右侧部设有可与螺钉3211相连接、以使折叠杆2与固定杆3呈第二角度的第二螺纹孔24。具体地,上述第一角度是90度,第二角度是180度,即折叠杆2撑开与固定杆3垂直时,螺钉3211内端可恰好拧入第一螺纹孔22,主要用于物体可供挂置。而螺钉3211内端可恰好拧入第二螺纹孔24时,折叠杆2与固定杆3在同一直线上,主要目的是可使其在整体长度上足够大延伸。因此上述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这种具体度数是最为广泛使用的,能为该支架带来更好的适用性。上述,折叠杆2外端设有第三螺纹孔23,第三螺纹孔23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连接外界物体,只须采用带外螺纹的紧固件就可以去固定在各类不同物体中,能使整个支架更好地应用在不同领域。为了更好地使得上述固定杆3和螺杆I调整好长度后,能够锁紧不易受旋转变化,上述两根固定杆3内侧的螺杆I上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两块限位块11,限位块11紧贴在固定杆3的内端面上,实现锁紧。使用时,操作人员将本技术的折叠杆2上的第三螺纹孔23固定在合适位置的外界物体上,再将折叠杆2折至与固定杆3垂直或伸直至与固定杆3在同一条直线上,再通过凸块321上的螺钉3211将折叠杆2固定在固定杆3上,在接着通过调节螺杆I的长度,使本技术的折叠支架整体处于合适长度,最后再通过限位块11将螺杆I的位置固定锁死,实现应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如根据不用环境的使用需要,本技术的固定杆3和折叠杆2数量均改为一根时,或者固定杆3有两根,但折叠杆2卸去只剩一根时,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螺杆(1)、一根或两根内端沿长度方向设置螺纹盲孔(31)的固定杆(3)以及不多于固定杆(3)数量的折叠杆(2);所述螺杆(1)与固定杆(3)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3)的外端部设有铰接座(32),所述折叠杆(2)的内端侧部固定设有铰接板(21),铰接板(21)上设有与铰接座(32)相配装的铰接孔(22);所述铰接板(21)通过铰接孔(22)偏移铰接在铰接座(32)的一侧部;相对应的铰接座(32)另一侧部上设有的凸块(321);所述凸块(321)的上螺纹连接有内端可伸至所述铰接座(32)一侧部的螺钉(3211);所述铰接板(21)上设有可与螺钉(3211)相连接、以使折叠杆(2)与固定杆(3)呈第一角度的第一螺纹孔(22);所述折叠杆(2)的内端另一侧部设有可与螺钉(3211)相连接、以使折叠杆(2)与固定杆(3)呈第二角度的第二螺纹孔(24)。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螺杆(I)、一根或两根内端沿长度方向设置螺纹盲孔(31)的固定杆(3)以及不多于固定杆(3)数量的折叠杆(2);所述螺杆(I)与固定杆(3)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3)的外端部设有铰接座(32),所述折叠杆(2)的内端侧部固定设有铰接板(21),铰接板(21)上设有与铰接座(32)相配装的铰接孔(22);所述铰接板(21)通过铰接孔(22)偏移铰接在铰接座(32)的一侧部;相对应的铰接座(32)另一侧部上设有的凸块(321);所述凸块(321)的上螺纹连接有内端可伸至所述铰接座(32) —侧部的螺钉(3211);所述铰接板(21)上设有可与螺钉(3211)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杨俊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