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尉鸿生专利>正文

一种椭圆形多用途折叠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8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椭圆形多用途折叠伞,它由伞布、伞条、伞条座、支撑杆和伞把组成。其特征是它由椭圆形伞篷和钆括主支撑部分、分支撑部分、辅助支撑部分,限位伞带的撑、收伞机构组成。其优点是:伞篷有效使用面积大、收起后的尺寸小、异伞的支撑杆可折转,从而可供两人共用,适用于野外就餐、钓鱼、海滨浴场等场合。(*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在普通折叠伞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伞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之一,人们在使用它的过程中,曾对它进行过多次的改进,使得今天的伞特别是折叠伞具备有结构紧凑,携带方便,外型美观和实用等优点。但是至今,人们使用过的伞,始终都是以园形伞蓬和由伞蓬顶点沿内法线下伸的伞杆形成的。从而,只适于一人持用。而在不需手持即可使用及双人共用的场合,则显得不适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园形多用途折叠伞的技术方案,以满足人们不需手持使用及双人共用时的需要。本技术所提供的椭园形多用途折叠伞,是通过一条等宽的伞布,和一套包括伞杆伞把的连杆机构,将两把只带有半蓬的普通折叠伞联为一体而构成,其伞的撑、收机构由包括主支撑内杆[Ⅰ]、主支撑内杆[Ⅱ]、主支撑外套杆[Ⅰ]主支撑外套杆[Ⅱ]、小三角拉杆、小三角支承杆,斜支承杆及联接滑块限位开关的主支撑部分;包括分支撑杆、伞条下联接座滑动套筒的分支撑部分;包括水平支承外套筒和水平支承内杆的辅助支承部分和限位伞带组成。伞的张开过程,由推动联接滑块限位开关沿主支撑外套杆[Ⅰ]、[Ⅱ]上移,使得小三角拉杆从主支撑外套杆[Ⅰ]中伸出,至极限位置。尔后,小三角拉杆、主支撑外套杆[Ⅰ]、小三角支承杆和斜支承杆,在小三角拉杆及主支撑外套杆[Ⅰ]两侧形成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并通过斜支承杆推动伞条下联座滑动套筒,使分支撑杆向两侧张开,伞带绷紧。同时,水平支承外套杆下倒,水平支承内杆伸出,伞条下联接座套筒沿分支撑杆相对伞条上联接座上移,伞条随之张开,撑起伞蓬。到联接滑块限位开关升至限定位置,和主支撑外套杆[Ⅰ]、主支撑外套杆[Ⅱ]自动锁紧,张伞全过程结束。合伞过程即与上述过程完全相反,勿需详述。该伞在使用时,通过向上推动联接滑块限位开关,至锁紧位置,可将主支撑内杆[Ⅰ]和主支撑内杆[Ⅱ],从主支撑外套[Ⅰ]和主支撑外套[Ⅱ]中同时抽出,以满足通常情况下的使用要求;也可通过联接滑块限位开关上的控制推钮及伞把上的控制按钮,先将主支撑外套杆[Ⅱ]从联接滑块限位开关中脱出,然后通过主支撑外套杆[Ⅰ]上的折点,将主支撑外套杆[Ⅰ]折点以下部分,及置于其中的主支撑内杆[Ⅰ],和主支撑外套[Ⅱ],及置于其中的主支撑内杆[Ⅱ]一起向右折转90°,使伞把上的挂钩和右侧的水平支承内杆上的挂钩结合,达到多用途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椭园形多用途折叠伞,和现有的折叠伞相比较,增加了伞蓬的有效使用面积,和伞的用途。其优点在于,(1)在供野外就餐、钓鱼、海滨浴场休息等场合使用时,可不影响人们在伞下的活动,(2)可供双人共用。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说明图1~8所示。图1为伞撑开时的全貌;图2为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伞把、主支撑杆、水平支承杆结构的补充示意图;图4为主支撑外套杆上的限位弹簧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图6分别为联接滑块限位开关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8、图7分别为伞条下联接座套筒的主视图和右视图。图1中标注的阿拉伯数字表示(1)伞把;(2)控制按钮[Ⅱ];(3)控制按钮[Ⅰ];(4)主支撑内杆[Ⅱ];(5)主支撑内杆[Ⅰ];(6)主支撑外套杆[Ⅱ];(7)主支撑外套杆[Ⅰ];(8)联接滑块限位开关;(9)水平支承内杆;(10)水平支承外套杆;(11)小三角拉杆;(12)小三角支承杆;(13)斜支承杆;(14)伞条下联接座滑动套筒;(15)分支承杆;(16)伞条上联接座;(17)限位伞带,图2及图3中标注的阿拉伯数字(18)、(19)、(20)、(21)、(22)均表示弹簧锁。图5中标注的阿拉伯数字(23)表示控制推钮。主支撑内杆[Ⅰ](5)和主支撑内杆[Ⅱ](4),在下端与伞把(1)固接,并各内装一弹簧锁(19)、(20)。其中主支撑内杆[Ⅱ](4)靠近上端处内装一弹簧锁(18),主支撑外套杆[Ⅱ](6),在靠近上端处内装一弹簧锁(21),在靠近下端的杆壁上开有锁孔。主支撑外套杆[Ⅰ](7),在上端有一销钉孔,在上半段内装一弹簧锁(22),且在弹簧锁(22)下方有一折点,在靠近下端杆壁上开有锁孔。主支撑内杆[Ⅰ](5),主支撑内杆[Ⅱ](4),分别以外壁表面与主支撑外套杆[Ⅰ](7),主支撑外套杆[Ⅱ](6)的内壁表面滑动配合。小三角拉杆(11),以外表面与主支撑套杆[Ⅰ](7)的内壁表面滑动配合,并上端与小三角支承杆(12)的上端铰接。另外,小三角拉杆(11)上开有一轴向限位通槽。斜支承杆(13),上端与伞条下联接座滑动套筒(14)上端铰接,下端与联接滑块限位开关(8)铰接,在两端间的一点与小三角支承杆(12)的下端铰接。分支承杆(15),套在伞条下联接座滑动套筒(14)中,两端各露出一段,上端与伞条上联接座(16)固联,下端与水平支承内杆(9)的外端铰接。水平支承外套杆(10),一端与联接滑块限位开关(8)铰接,从另一端套在水平支承内杆(9)上,并以内壁表面与水平支承内杆(9)的外表面滑动配合。水平内杆(9)外端部有一挂钩。限位伞带(17),两端分别系在两个伞条上联接座(16)上。联接滑块限位开关(8),套在主支撑外套杆[Ⅰ](7)和主支撑外套杆[Ⅱ](6)上。联接滑块限位开关(8)上有一控制推钮(23)伞把(1)上带有一个控制按钮[Ⅰ](3),一个控制按钮[Ⅱ](2),和一个位于伞把(1)上端边缘处的挂钩。在使用伞时,向上推联接滑块限位开关(8),至主支撑外套杆[Ⅰ](7)和主撑外套杆[Ⅱ](6)的弹簧锁(22)、(21)处,则三者将自动锁紧。当供常使用时,按动控制钮[Ⅱ](2)后,拉伞把(1)向下,则主支撑内杆[Ⅰ](5)和主支撑内杆[Ⅱ](4)从相应的主支撑外套杆[Ⅰ](7)和主支撑外套杆[Ⅱ](6)中伸出,伸至弹簧锁(18)处自动锁紧定位;当要求将伞杆折转90°使用时,先向右推控制推钮(23),再按动控制按钮[Ⅰ](3),其后向下拉伞把(1),使主支撑外套杆[Ⅱ](6)从联接滑块限位开关(8)中脱出,尔后,向右折转伞的主支撑杆90°,再沿伞支撑杆向左推伞把(1),使水平支承杆(9)上的挂钩和伞把(1)上的挂钩挂合。权利要求1.一种由伞布、伞条、伞条座、支撑杆和伞把组成的伞、其特征在于伞蓬呈椭园型;撑、收伞机构由包括主支撑内杆(5)、主支撑内杆(4)、主支撑外套杆(7)、主支撑外套杆(6)、小三角拉杆(11)、小三角支承杆(12)、斜支承杆(13)、及联接滑块限位开关(8)的主支撑部分;包括分支撑杆(15)、伞条下联接座滑动套筒(14)的分支撑部分;包括水平支承外套杆(10)、和水平支承内杆(9)的辅助支承部分;及限位伞带(17)组成。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支撑内杆[Ⅰ](5)、和主支撑内杆[Ⅱ](4),在下端与伞把(1)固接,并各自内装一弹簧锁;主支撑内杆[Ⅱ](4),在靠近上端处内装一弹簧锁(18)。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支撑外套杆[Ⅱ](6),在靠近上端处内装一弹簧锁(21);在靠近下端的杆壁上开有锁孔。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支撑外套杆[Ⅰ](7),在上半段内装一弹簧锁(22),且在其下方有一折点;在靠近下端的杆壁上开有锁孔。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支撑内杆[Ⅰ](5),主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伞布、伞条、伞条座、支撑杆和伞把组成的伞、其特征在于:伞蓬呈椭园型;撑、收伞机构由包括主支撑内杆[Ⅰ](5)、主支撑内杆[Ⅱ](4)、主支撑外套杆[Ⅰ](7)、主支撑外套杆[Ⅱ](6)、小三角拉杆(11)、小三角支承杆(12)、斜支承杆(13)、及联接滑块限位开关(8)的主支撑部分;包括分支撑杆(15)、伞条下联接座滑动套筒(14)的分支撑部分;包括水平支承外套杆(10)、和水平支承内杆(9)的辅助支承部分;及限位伞带(17)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尉鸿生
申请(专利权)人:尉鸿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