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沿单个行车道被引导的车辆的交通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37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沿单个行车道被引导的车辆的交通设备,包括左传动台、右传动台和制动车,所述左传动台和右传动台的侧面均设有下底板,且所述左传动台与右传动台通过下底板连接,该种具有沿单个行车道被引导的车辆的交通设备,具有主滚轮、副滚轮和制动轮,让装置的制动设备增多,使得移动装置在交通设备中的运行速度加快,且具有警报器,当装置出现故障的时候,警报器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报警,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去进行维修,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A traffic device with vehicles that are guided along a single la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ffic equipment with a vehicle guided along a single lane, including a left transmission platform, a right transmission platform and a brake. The side surfaces of the left transmission platform and the right transmission platform are provided with a lower floor, and the left transmission platform and the right transmission platform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lower floor. The left transmission platform has a guide along a single lane. Vehicle traffic equipment, with the main rollers, auxiliary rollers and brake wheels, so that the device brake equipment increased, so that the mobile device in the traffic equipment to speed up the operation, and with an alarm, when the device fails, the alarm can be the first time to alarm, so that staff the first time to repair It improves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沿单个行车道被引导的车辆的交通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设备
,具体为一种具有沿单个行车道被引导的车辆的交通设备。
技术介绍
中国轨道交通设施在全面建设初期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地方财力难以承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扩大。自从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以来,中国城轨车辆国产化成绩斐然,国产城轨车辆不断涌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当前全国各地纷纷掀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潮,国产轨道交通设备的市场需求大幅提升,广阔的市场空间将有力拉动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但现有的具有沿单个行车道被引导的车辆的交通设备,只具有单一的运行移动结构,使得整体装置的运行速度不够快,满足不了人们对该种设备的要求,且装置的稳定性不够强,导致装置容易发生故障,并且没有及时记录的设备,让人们不能够了解到交通设备中移动设备的情况,且当其中的移动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也不能够及时的通知工作人员来进行维修,会导致装置进一步的损坏,非常的不安全。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具有沿单个行车道被引导的车辆的交通设备,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沿单个行车道被引导的车辆的交通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沿单个行车道被引导的车辆的交通设备,包括左传动台、右传动台和制动车,所述左传动台和右传动台的侧面均设有下底板,且所述左传动台与右传动台通过下底板连接,所述左传动台和右传动台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且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分别与所述左传动台和右传动台紧密贴合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侧面分别设有左导轨和右导轨,且所述左导轨和右导轨分别嵌入设置在左传动台和右传动台中,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顶部均设有侧挡板,且所述侧挡板的内部设有滑槽和侧轨,且所述侧轨贯穿设置在侧挡板中,所述下底板的顶部设有主导轨,且所述主导轨嵌入设置在下底板中,所述制动车设置在下底板的顶部,所述制动车的侧面设有主机箱,且所述主机箱嵌入设置在制动车中,所述制动车的底部设有副滚轮和底箱,且所述底箱与制动车紧密贴合固定,所述底箱的底部设有连接杆和主滚轮,且所述主滚轮与底箱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制动车的一侧设有发射器和传动杆,且所述传动杆贯穿设置在制动车中,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有制动轮,且所述制动轮嵌套设置在传动杆中,所述侧挡板的顶部设有接收箱,所述接收箱的内部设有采集模块、转换模块、控制模块和发送模块,且所述采集模块、转换模块、控制模块和发送模块依次串联。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箱的侧面设有警报器,且所述警报器嵌入设置在主机箱中,并与主机箱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副滚轮分别设置在制动车底部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接收箱与所述发射器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发射器与所述主机箱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底板为石子铺设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的内部设有记录模块,且记录模块与控制模块串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贯穿设置在侧挡板中。进一步的,所述侧轨由合金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具有沿单个行车道被引导的车辆的交通设备,具有主滚轮、副滚轮和制动轮,让装置的制动设备增多,使得移动装置在交通设备中的运行速度加快,且具有接收箱和发射器,可以对来往的移动设备进行记录,并且将信息发送出去,让外界的人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其中移动设备的运行过程,方便人们的使用,且具有警报器,当装置出现故障的时候,警报器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报警,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去进行维修,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机箱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挡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块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柱;2-左传动台;3-左导轨;4-下底板;5-主导轨;6-右导轨;7-右传动台;8-第二连接柱;9-侧挡板;10-发射器;11-接收箱;12-制动车;13-传动杆;14-警报器;15-主机箱;16-副滚轮;17-底箱;18-连接杆;19-主滚轮;20-制动轮;21-滑槽;22-侧轨;23-采集模块;24-转换模块;25-控制模块;26-发送模块;27-记录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沿单个行车道被引导的车辆的交通设备,包括左传动台2、右传动台7和制动车12,所述左传动台2和右传动台7的侧面均设有下底板4,且所述左传动台2与右传动台7通过下底板4连接,所述左传动台2和右传动台7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8,且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8分别与所述左传动台2和右传动台7紧密贴合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8的侧面分别设有左导轨3和右导轨6,且所述左导轨3和右导轨6分别嵌入设置在左传动台2和右传动台7中,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8的顶部均设有侧挡板9,且所述侧挡板9的内部设有滑槽21和侧轨22,且所述侧轨22贯穿设置在侧挡板9中,所述下底板4的顶部设有主导轨5,且所述主导轨5嵌入设置在下底板4中,所述制动车12设置在下底板4的顶部,所述制动车12的侧面设有主机箱15,且所述主机箱15嵌入设置在制动车12中,所述制动车12的底部设有副滚轮16和底箱17,且所述底箱17与制动车12紧密贴合固定,所述底箱17的底部设有连接杆18和主滚轮19,且所述主滚轮19与底箱17通过连接杆18活动连接,所述制动车12的一侧设有发射器10和传动杆13,且所述传动杆13贯穿设置在制动车12中,所述传动杆13的一端设有制动轮20,且所述制动轮20嵌套设置在传动杆13中,所述侧挡板9的顶部设有接收箱11,所述接收箱11的内部设有采集模块23、转换模块24、控制模块25和发送模块26,且所述采集模块23、转换模块24、控制模块25和发送模块26依次串联。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箱15的侧面设有警报器14,且所述警报器14嵌入设置在主机箱15中,并与主机箱15电性连接,所述警报器14可以在装置出现故障的时候,进行报警,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副滚轮16分别设置在制动车12底部的两侧,通过副滚轮16进一步的提高了制动车12的运行速度。进一步的,所述接收箱11与所述发射器10信号连接,让接收箱11能够精准的收集到发射器10发出的信息。进一步的,所述发射器10与所述主机箱15电性连接,所述发射器10可以将主机箱15的信息都给传输出去。进一步的,所述下底板4为石子铺设而成,通过石子的铺设,让主导轨5可以更好的架设在下底板4中,降低了制动车12对主导轨5的压力。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25的内部设有记录模块27,且记录模块27与控制模块25串联连接,通过记录模块27可以将制动车12的通行记录给记录下来,方便了人们的使用。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13贯穿设置在侧挡板9中,让传动杆13可以更好的在侧挡板9中传动,方便制动车12的运行。进一步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沿单个行车道被引导的车辆的交通设备,包括左传动台(2)、右传动台(7)和制动车(1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传动台(2)和右传动台(7)的侧面均设有下底板(4),且所述左传动台(2)与右传动台(7)通过下底板(4)连接,所述左传动台(2)和右传动台(7)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8),且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8)分别与所述左传动台(2)和右传动台(7)紧密贴合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8)的侧面分别设有左导轨(3)和右导轨(6),且所述左导轨(3)和右导轨(6)分别嵌入设置在左传动台(2)和右传动台(7)中,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8)的顶部均设有侧挡板(9),且所述侧挡板(9)的内部设有滑槽(21)和侧轨(22),且所述侧轨(22)贯穿设置在侧挡板(9)中,所述下底板(4)的顶部设有主导轨(5),且所述主导轨(5)嵌入设置在下底板(4)中,所述制动车(12)设置在下底板(4)的顶部,所述制动车(12)的侧面设有主机箱(15),且所述主机箱(15)嵌入设置在制动车(12)中,所述制动车(12)的底部设有副滚轮(16)和底箱(17),且所述底箱(17)与制动车(12)紧密贴合固定,所述底箱(17)的底部设有连接杆(18)和主滚轮(19),且所述主滚轮(19)与底箱(17)通过连接杆(18)活动连接,所述制动车(12)的一侧设有发射器(10)和传动杆(13),且所述传动杆(13)贯穿设置在制动车(12)中,所述传动杆(13)的一端设有制动轮(20),且所述制动轮(20)嵌套设置在传动杆(13)中,所述侧挡板(9)的顶部设有接收箱(11),所述接收箱(11)的内部设有采集模块(23)、转换模块(24)、控制模块(25)和发送模块(26),且所述采集模块(23)、转换模块(24)、控制模块(25)和发送模块(26)依次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沿单个行车道被引导的车辆的交通设备,包括左传动台(2)、右传动台(7)和制动车(1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传动台(2)和右传动台(7)的侧面均设有下底板(4),且所述左传动台(2)与右传动台(7)通过下底板(4)连接,所述左传动台(2)和右传动台(7)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8),且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8)分别与所述左传动台(2)和右传动台(7)紧密贴合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8)的侧面分别设有左导轨(3)和右导轨(6),且所述左导轨(3)和右导轨(6)分别嵌入设置在左传动台(2)和右传动台(7)中,所述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8)的顶部均设有侧挡板(9),且所述侧挡板(9)的内部设有滑槽(21)和侧轨(22),且所述侧轨(22)贯穿设置在侧挡板(9)中,所述下底板(4)的顶部设有主导轨(5),且所述主导轨(5)嵌入设置在下底板(4)中,所述制动车(12)设置在下底板(4)的顶部,所述制动车(12)的侧面设有主机箱(15),且所述主机箱(15)嵌入设置在制动车(12)中,所述制动车(12)的底部设有副滚轮(16)和底箱(17),且所述底箱(17)与制动车(12)紧密贴合固定,所述底箱(17)的底部设有连接杆(18)和主滚轮(19),且所述主滚轮(19)与底箱(17)通过连接杆(18)活动连接,所述制动车(12)的一侧设有发射器(10)和传动杆(13),且所述传动杆(13)贯穿设置在制动车(12)中,所述传动杆(13)的一端设有制动轮(20),且所述制动轮(20)嵌套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远生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泰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