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包覆PVC装饰膜用包覆机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788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包覆PVC装饰膜用包覆机的辅助装置,包括包覆机传输板、切刀、第一电机、第一液压缸、移动板、第二液压缸、固定夹板、传动辊、磨具、第二电机、支撑板、传送带、支架、第三液压缸和第二丝杆,利用第二液压缸控制安装架下落,利用第五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转动,从而调整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之间的距离,利用固定夹板和移动夹板对钢管进行固定,利用第一电机带动磨具转动,对钢管两端的PVC装饰膜进行打磨修整,保证其光滑,本装置能对包覆好PVC装饰膜的钢管两端端口处进行打磨修整,避免后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打磨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处理,保护环境。

Auxiliary device for cladding machine for steel pipe cladding PVC decorative fil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xiliary device of a wrapping machine for wrapping PVC decorative film on steel pipe, which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plate, a cutter, a first motor, a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a moving plate, a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a fixed splint, a transmission roller, an abrasive tool, a second motor, a support plate, a conveyor belt, a support, a third hydraulic cylinder and a second screw rod.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is used to control the falling of the mounting frame, the fifth motor is used to drive the second screw rod to rotate, thus adjus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oving splint and the fixed splint, fixing the steel pipe with the fixed splint and the moving splint, and using the first motor to drive the abrasive to rotate, polishing and dressing the PVC decorative film on both ends of the steel pipe. To ensure its smoothness, the device can polish and dress the ends of the steel pipe coated with PVC decorative film, avoid follow-up work,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collect and deal with the waste debris produced by polishing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包覆PVC装饰膜用包覆机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覆机领域,具体是一种钢管包覆PVC装饰膜用包覆机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钢管(包含圆管、方管、异型管)系列产品包含餐桌椅、课桌椅、书架等,在全球范围内作为居家办公用品使用非常广泛,也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这些家具都是钢管配木板、钢管配玻璃使用,钢管部分都是烤漆或电镀,但如果在配木质或仿木纹产品的时候,着色没办法和木质纹一样,影响其仿木的质感,所以出现了在钢管上包覆PVC仿木纹装饰膜的解决办法,但是钢管包覆装饰膜后需要对钢管两端突出的PVC装饰膜进行修整,但是市面上使用的钢管包覆机没有这个辅助装置,钢管包覆过装饰膜后还需要另外的设备对其进行后续加工,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包覆PVC装饰膜用包覆机的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包覆PVC装饰膜用包覆机的辅助装置,包括包覆机传输板、切刀、第一电机、距离传感器、第一液压缸、移动板、第二液压缸、固定夹板、传动辊、磨具、第二电机、支撑板、传送带、支架、第三液压缸、导板、连接杆、第三电机、第一丝杆、风扇、第四电机、移动夹板、第五电机和第二丝杆,包覆机输出端设置有包覆机传输板,包覆机传输板背离包覆机一端顶面开设有切槽,所述切槽的尺寸和切刀的尺寸相对应,切槽正上方设置有切刀,切刀顶面中部和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液压缸竖向设置,第一液压缸顶部固定在支架的顶板底面一侧,第一液压缸一侧底部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支架两侧均有三根支腿,两侧支腿对称设置,支架底面两侧纵向开设有两条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里面设置有第一导轨,两侧第一导轨分别用滑块和移动板顶面两侧连接,移动板横向设置,移动板底面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竖向设置,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和安装架顶面中部固定连接,安装架一侧支板内壁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螺纹凹槽和第二丝杆一端同向螺纹连接,第二丝杆水平设置,第二丝杆另一端和第五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五电机固定在安装架另一侧支板内壁上,安装架底面一侧设置有固定夹板,安装架的底板上背离固定夹板一端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正面和背面对称设置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水平设置,正面和背面的第二导轨分别和移动柱正面和背面连接,移动柱竖向设置移动柱底部和移动夹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对称设置,所述移动柱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移动柱的螺纹通孔和第二丝杆反向螺纹连接,所述支架的顶板底面上靠近其正面一侧中部设置有基台,基台背面中部开设有螺纹凹槽,基台的螺纹凹槽和第一丝杆一端同向螺纹连接,第一丝杆水平设置,第一丝杆和第一导轨平行设置,第一丝杆另一端和第三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三电机固定在支架的顶板底面靠近其背面一侧中部位置处。所述支架正面的支腿和支架靠近中部的支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背离包覆机传输板一端向上倾斜设置,支撑板沿其长边方向开设有条形凹槽,支撑板两侧对称设置有传动辊,两侧传动辊之间用传送带连接,靠近包覆机传输板一侧的传动辊一端和第二电机的转轴之间用皮带连接,第二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和传动辊平行设置,安装板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靠近包覆机传输板一侧正面和中部的两根支腿上,支架两侧中部和背面的支腿之间分用连接架连接,连接架位于支架的支腿中部,两侧连接架对称设置,两侧连接架对向别侧中部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机,两侧的第一电机的转轴分别和一个联轴器一端连接,联轴器另一端和磨具中部的固定轴连接。所述支架中部和背面的支腿之间设置有安装箱,安装箱位于支架的支腿底部,所述安装箱的底板顶面中部位置设置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正上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水平设置,固定板位于安装箱里面中部,第四电机的转轴穿过固定板和联轴器底部固定连接,联轴器顶部和风扇的转轴连接,安装箱顶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置设置有防护网,所述安装箱背离支撑板一侧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出气口,所述支架背离包覆机传输板一侧设置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水平横向设置,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和固定杆一侧底部连接,固定杆竖向设置,固定杆顶部和导板底面一侧铰接,导板顶面横向开设有弧形凹槽,导板底面另一侧和连接杆一端铰接,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三液压缸固定端顶面铰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层传送带底面紧贴条形凹槽的底面,下层传送带顶面紧贴支撑板顶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四侧外壁分别和安装箱四侧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口的尺寸和安装箱的顶板的尺寸相等。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防护网的竖向中心轴和风扇的竖向中心轴重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液压缸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磨具和安装箱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距离传感器监测钢管的位置,利用第一液压缸控制切刀下降,将两根钢管之间的PVC装饰膜切断,利用第二液压缸控制安装架下落,利用第五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转动,从而调整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之间的距离,利用固定夹板和移动夹板对钢管进行固定,利用第一电机带动磨具转动,对钢管两端的PVC装饰膜进行打磨修整,保证其光滑,利用第四电机带动风扇转动,将打磨产生的废屑收集起来,本装置能对包覆好PVC装饰膜的钢管两端端口处进行打磨修整,避免后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打磨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处理,保护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钢管包覆PVC装饰膜用包覆机的辅助装置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钢管包覆PVC装饰膜用包覆机的辅助装置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钢管包覆PVC装饰膜用包覆机的辅助装置中夹板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钢管包覆PVC装饰膜用包覆机的辅助装置中导板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覆机传输板1、切刀2、第一电机3、距离传感器4、第一液压缸5、移动板6、第二液压缸7、固定夹板8、传动辊9、磨具10、第二电机11、支撑板12、传送带13、支架14、第三液压缸15、导板16、连接杆17、第三电机18、第一丝杆19、风扇20、第四电机21、移动夹板22、第五电机23和第二丝杆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钢管包覆PVC装饰膜用包覆机的辅助装置,包括包覆机传输板1、切刀2、第一电机3、距离传感器4、第一液压缸5、移动板6、第二液压缸7、固定夹板8、传动辊9、磨具10、第二电机11、支撑板12、传送带13、支架14、第三液压缸15、导板16、连接杆17、第三电机18、第一丝杆19、风扇20、第四电机21、移动夹板22、第五电机23和第二丝杆24,包覆机输出端设置有包覆机传输板1,包覆机传输板1背离包覆机一端顶面开设有切槽,所述切槽的尺寸和切刀2的尺寸相对应,切槽正上方设置有切刀2,切刀2顶面中部和第一液压缸5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液压缸5竖向设置,第一液压缸5顶部固定在支架1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管包覆PVC装饰膜用包覆机的辅助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包覆PVC装饰膜用包覆机的辅助装置,包括包覆机传输板、切刀、第一电机、第一液压缸、移动板、第二液压缸、固定夹板、传动辊、磨具、第二电机、支撑板、传送带、支架、第三液压缸、导板、连接杆、第三电机、第一丝杆、风扇、第四电机、移动夹板、第五电机和第二丝杆,其特征在于,包覆机输出端设置有包覆机传输板,包覆机传输板背离包覆机一端顶面开设有切槽,所述切槽的尺寸和切刀的尺寸相对应,切槽正上方设置有切刀,切刀顶面中部和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液压缸竖向设置,第一液压缸顶部固定在支架的顶板底面一侧,所述支架两侧均有三根支腿,两侧支腿对称设置,支架底面两侧纵向开设有两条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里面设置有第一导轨,两侧第一导轨分别用滑块和移动板顶面两侧连接,移动板横向设置,移动板底面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竖向设置,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和安装架顶面中部固定连接,安装架一侧支板内壁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螺纹凹槽和第二丝杆一端同向螺纹连接,第二丝杆水平设置,第二丝杆另一端和第五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五电机固定在安装架另一侧支板内壁上,安装架底面一侧设置有固定夹板,安装架的底板上背离固定夹板一端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正面和背面对称设置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水平设置,正面和背面的第二导轨分别和移动柱正面和背面连接,移动柱竖向设置移动柱底部和移动夹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对称设置,所述移动柱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移动柱的螺纹通孔和第二丝杆反向螺纹连接,所述支架的顶板底面上靠近其正面一侧中部设置有基台,基台背面中部开设有螺纹凹槽,基台的螺纹凹槽和第一丝杆一端同向螺纹连接,第一丝杆水平设置,第一丝杆另一端和第三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三电机固定在支架的顶板底面靠近其背面一侧中部位置处,所述支架正面的支腿和支架靠近中部的支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沿其长边方向开设有条形凹槽,支撑板两侧对称设置有传动辊,两侧传动辊之间用传送带连接,上层传送带底面紧贴条形凹槽的底面,下层传送带顶面紧贴支撑板顶面,靠近包覆机传输板一侧的传动辊一端和第二电机的转轴之间用皮带连接,第二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靠近包覆机传输板一侧正面和中部的两根支腿上,支架两侧中部和背面的支腿之间分用连接架连接,连接架位于支架的支腿中部,两侧连接架对称设置,两侧连接架对向别侧中部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机,两侧的第一电机的转轴分别和一个联轴器一端连接,联轴器另一端和磨具中部的固定轴连接,所述支架中部和背面的支腿之间设置有安装箱,安装箱位于支架的支腿底部,所述安装箱的底板顶面中部位置设置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正上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水平设置,固定板位于安装箱里面中部,第四电机的转轴穿过固定板和联轴器底部固定连接,联轴器顶部和风扇的转轴连接,安装箱顶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尺寸和安装箱的顶板的尺寸相等,所述进气口位置设置有防护网,所述支架背离包覆机传输板一侧设置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水平横向设置,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和固定杆一侧底部连接,固定杆竖向设置,固定杆顶部和导板底面一侧铰接,导板顶面横向开设有弧形凹槽,导板底面另一侧和连接杆一端铰接,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三液压缸固定端顶面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包覆PVC装饰膜用包覆机的辅助装置,包括包覆机传输板、切刀、第一电机、第一液压缸、移动板、第二液压缸、固定夹板、传动辊、磨具、第二电机、支撑板、传送带、支架、第三液压缸、导板、连接杆、第三电机、第一丝杆、风扇、第四电机、移动夹板、第五电机和第二丝杆,其特征在于,包覆机输出端设置有包覆机传输板,包覆机传输板背离包覆机一端顶面开设有切槽,所述切槽的尺寸和切刀的尺寸相对应,切槽正上方设置有切刀,切刀顶面中部和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液压缸竖向设置,第一液压缸顶部固定在支架的顶板底面一侧,所述支架两侧均有三根支腿,两侧支腿对称设置,支架底面两侧纵向开设有两条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里面设置有第一导轨,两侧第一导轨分别用滑块和移动板顶面两侧连接,移动板横向设置,移动板底面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竖向设置,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和安装架顶面中部固定连接,安装架一侧支板内壁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螺纹凹槽和第二丝杆一端同向螺纹连接,第二丝杆水平设置,第二丝杆另一端和第五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五电机固定在安装架另一侧支板内壁上,安装架底面一侧设置有固定夹板,安装架的底板上背离固定夹板一端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正面和背面对称设置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水平设置,正面和背面的第二导轨分别和移动柱正面和背面连接,移动柱竖向设置移动柱底部和移动夹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对称设置,所述移动柱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移动柱的螺纹通孔和第二丝杆反向螺纹连接,所述支架的顶板底面上靠近其正面一侧中部设置有基台,基台背面中部开设有螺纹凹槽,基台的螺纹凹槽和第一丝杆一端同向螺纹连接,第一丝杆水平设置,第一丝杆另一端和第三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三电机固定在支架的顶板底面靠近其背面一侧中部位置处,所述支架正面的支腿和支架靠近中部的支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沿其长边方向开设有条形凹槽,支撑板两侧对称设置有传动辊,两侧传动辊之间用传送带连接,上层传送带底面紧贴条形凹槽的底面,下层传送带顶面紧贴支撑板顶面,靠近包覆机传输板一侧的传动辊一端和第二电机的转轴之间用皮带连接,第二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靠近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珠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必兴钢管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