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取向高牌号硅钢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773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取向高牌号硅钢轧制方法,通过四道次轧制,增大压下率进而增加带钢的变形热,提高带钢的轧制温度,来料温度控制在55℃~60℃,四道次压下率方案分别为:第一道次压下率是37%‑41%,第二道次压下率是36%‑39%,第三道次压下率是34%‑37%;四道次的轧制力分别控制在:4750‑5000kN,4600‑5000kN,4400‑4600kN,3900‑4200kN;对前两道次进行单位张力调整。优点是:精简了轧制道次,降低带钢边部边裂趋势,减小了二肋浪的产生。

A rolling method for non oriented high grade silicon steel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olling method for non-oriented high grade silicon steel. Through four passes rolling, the reduction rate is increased and the deformation heat of the strip is increased. The rolling temperature of the strip is raise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incoming material is controlled at 55 ~60 ~C. The four passes reduction rate scheme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pass reduction rate is 37%41%, and the second pass reduction rate is 37%41%. The reduction rate of the third pass is 34%37%; the rolling force of the four passes is respectively controlled at 4750_5000 kN, 4600_5000 kN, 4400_4600 kN, 3900_4200 kN; and the unit tension of the first two passes is adjusted. The advantage is that the rolling pass is simplified, the edge crack trend of the strip is reduced, and the two rib wave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取向高牌号硅钢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轧板带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取向高牌号钢的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无取向高牌号硅钢,如:35AW230、35AW210等带钢中硅含量高,Si成分高达3.10%以上,导致产品硬度大、脆性高、变形难,使二十辊轧机轧制过程难度加大。轧制这些高牌号,断带率非常高,成材率极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在第一道次时,因带钢太脆,容易在穿带过程中出现脆断现象,导致无法穿带报废;2、第一道次轧完,有较大边裂,导致第二道次无法轧制报废;3、第二道次因带钢脆性大,容易出现穿带脆断,导致无法穿带报废,或者轧制过程因边裂导致断带。4、第三、四道次轧制过程出现边裂,需要去拼焊机组进行切边处理,返回轧机继续轧制,生产效率低且影响成材率。经过几次试验,35AW230、35AW210等无取向高牌号硅钢板成材率仅有60%左右,远远达不到目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取向高牌号钢的轧制方法,节省轧制时间,减小边裂,提高成材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取向高牌号硅钢轧制方法,通过四道次轧制,增大压下率进而增加带钢的变形热,提高带钢的轧制温度,包括以下步骤:1)来料温度控制在55℃~60℃,四道次压下率方案分别为:第一道次压下率是37%-41%,第二道次压下率是36%-39%,第三道次压下率是34%-37%,第四道次压下率是32%-35%;前两道采用较大的压下率来增加变形温度和增加相对边部变形量,以控制带钢的边裂,减少断带次数;2)随着压下率的改变,四道次的轧制力控制在:第一道次4750-5000kN,第二道次4600-5000kN,第三道次4400-4600kN,第四道次3900-4200kN;在起车时采用轧制力模式,即轧制力恒定不变,保证带钢平稳;3)张力分配:由于压下率的增加和边裂的减少,可增加张力改善带钢板形和防止带钢跑偏;张力预设第一道次后单位张力1.28~1.34kg/mm2,前单位张力5.8~7kg/mm2,起车后稳定后逐渐增加前单位张力至16.2~18.2kg/mm2;第二道次预设后单位张力5.6~6.8kg/mm2,前单位张力11.1~12.6kg/mm2,起车稳定后逐渐加前单位张力到18.38~19.5kg/mm2。在第一道次时采用出口闭乳轧制。轧制温度控制在:第一道次:130℃~140℃。轧制速度控制在:第一道次:120m/min~150m/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精简了轧制道次,由原来的五道次轧制改为四道次,同时调整各道次的压下率,增加边部的变形量降低带钢边部边裂趋势,消除或减小了二肋浪的产生。同时大的压下率可以增加带钢的变形热,提高带钢的轧制温度,明显降低了断带次数和边裂程度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压下率采用逐渐减小的方式,前两道采用较大的压下率来增加变形温度和增加相对边部变形量,来控制带钢的边裂,减少断带次数。随着压下率的增加轧制力也适当增加,保证带钢平稳。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后成品不用剪边连退直接上线,省去了拼焊机组切边的程序;节省轧制时间,提高轧制速度。前两道采用较大的压下率来增加变形温度提高带钢的韧性和塑性,增加带钢边部变形量使带钢有轻微的双边浪,减小带钢边部的拉应力以控制带钢的边裂,减少断带次数,另外采用较大的压下率可以将粗大晶粒压碎,细化晶粒提高带钢的韧性和塑性,使带钢更利于轧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一种无取向高牌号硅钢轧制方法,根据无取向高牌号对温度敏感易脆断的特点,通过四道次轧制,增大压下率进而增加带钢的变形热,提高带钢的轧制温度,包括以下步骤:1)来料温度控制在55℃~60℃;四道次压下率方案分别为第一道次压下率是37%-41%,第二道次压下率是36%-39%,第三道次压下率是34%-37%,第四道次压下率是32%-35%;前两道采用较大的压下率来增加变形温度和增加相对边部变形量,以控制带钢的边裂,减少断带次数;另外采用较大的压下率可以将粗大晶粒压碎,细化晶粒提高带钢的韧性和塑性,使带钢更利于轧制。2)随着压下率的改变,四道次的轧制力控制在:第一道次4750-5000kN,第二道次4600-5000kN,第三道次4400-4600kN,第四道次3900-4200kN;在起车时采用轧制力模式,即轧制力恒定,保证带钢平稳;二十辊轧机的控制模式分为轧制力模式和位置模式两种,轧制力模式是保证轧制过程轧制力恒定不变,位置模式是保证轧制过程带钢厚度恒定不变。正常轧制都是采用位置模式进行厚度控制,另外在轧制过程中两种模式可以随时切换。3)张力分配:由于压下率的增加和边裂的减少,可增加张力改善带钢板形和防止带钢跑偏;张力预设第一道次后单位张力1.28~1.34kg/mm2,前单位张力5.8~7kg/mm2,起车后稳定后逐渐增加前单位张力至16.2~18.2kg/mm2;第二道次预设后单位张力5.6~6.8kg/mm2,前单位张力11.1~12.6kg/mm2,起车稳定后逐渐加前单位张力到18.38~19.5kg/mm2。在第一道次时采用出口闭乳轧制。轧制温度控制在:第一道次:130℃~140℃;轧制速度控制在:第一道次:120m/min~150m/min。实施例:轧制35AW230、35AW210、35AW270(取向硅钢30AG120一些操作方法仍然适用)无取向高牌号硅钢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道次,轧制力压下率的调整:预设轧制力4900kN,采用大的压下率39.2%,增加压下率来增加带钢变形温度,并增加带钢边部压下,采用微边浪轧制,即带钢边部压力率略相对大于带钢其他位置的压下率。在起车时采用轧制力模式(恒定的轧制力),降低带钢板形的变化幅度,给予操作人员时间调整板形,使轧制更加平稳后在切换为位置模式。单位张力的调整:起车采用较小的张力,后张力1.32kg/mm2,前张力5.92kg/mm2,防止起车时厚度未达到目标厚度时,带钢两侧边部产生边裂,拉应力过大造成断带。待轧制目标厚度后,轧制平稳后再逐渐增加张力(前张力增加到17.41kg/mm2即可)和轧制速度,所述张力均指单位张力。乳液的控制:轧制前确保乳液的温度58℃,不能过低否则不利于带钢轧制。采用入口乳液流量1000L/M,出口闭乳轧制来提高带钢的变形温度,降低带钢的脆性,提高韧性和塑性。通过以上操作能明显减少带钢的断带,减小带钢边裂为后面道次轧制和升速做好准备。2)第二道次,轧制力压下率的调整:预设轧制力4750kN,采用较大的压下率37.5%同样采用恒定的轧制力模式起车使带钢更加平稳,并采用微边浪模式控制轧制-30μm即可,减小带钢边部的拉应力,抑制边裂延伸,减小断带趋势。单位张力的调整:起车时预设后张力5.8kg/mm2,前张力11.61kg/mm2。带钢达到目标厚度后再逐渐增加带钢的轧制速度和前张力,增加至18.58kg/mm2即可,所述张力均指单位张力。乳液控制:采用较小的乳液流量,进行起车:入口乳液流量为1000L/m,出口乳液流量为600L/m。随着轧制速度的增加乳液逐渐增加。速度增加到200m/min,乳液入口流量为1400L/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取向高牌号硅钢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四道次轧制,增大压下率进而增加带钢的变形热,提高带钢的轧制温度,包括以下步骤:1)来料温度控制在55℃~60℃,四道次压下率方案分别为:第一道次压下率是37%‑41%,第二道次压下率是36%‑39%,第三道次压下率是34%‑37%,第四道次压下率是32%‑35%;前两道采用较大的压下率来增加变形温度和增加相对边部变形量,以控制带钢的边裂,减少断带次数;2)随着压下率的改变,四道次的轧制力控制在:第一道次4750‑5000kN,第二道次4600‑5000kN,第三道次4400‑4600kN,第四道次3900‑4200kN;在起车时采用轧制力模式,即轧制力恒定不变,保证带钢平稳;3)张力分配:由于压下率的增加和边裂的减少,可增加张力改善带钢板形和防止带钢跑偏;张力预设第一道次后单位张力1.28~1.34kg/mm2,前单位张力5.8~7kg/mm2,起车后稳定后逐渐增加前单位张力至16.2~18.2kg/mm2;第二道次预设后单位张力5.6~6.8kg/mm2,前单位张力11.1~12.6kg/mm2,起车稳定后逐渐加前单位张力到18.38~19.5kg/mm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取向高牌号硅钢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四道次轧制,增大压下率进而增加带钢的变形热,提高带钢的轧制温度,包括以下步骤:1)来料温度控制在55℃~60℃,四道次压下率方案分别为:第一道次压下率是37%-41%,第二道次压下率是36%-39%,第三道次压下率是34%-37%,第四道次压下率是32%-35%;前两道采用较大的压下率来增加变形温度和增加相对边部变形量,以控制带钢的边裂,减少断带次数;2)随着压下率的改变,四道次的轧制力控制在:第一道次4750-5000kN,第二道次4600-5000kN,第三道次4400-4600kN,第四道次3900-4200kN;在起车时采用轧制力模式,即轧制力恒定不变,保证带钢平稳;3)张力分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芃赵健贾增本苏皓璐王祥辉吴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