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莆田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627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工程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本装置在放线操作中,更加的节省人力与时间,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支撑圆盘Ⅱ与轴承通过槽固定接触连接,缠线轴承柱上设置有柱形凸起,柱形凸起与轴承的内环通过槽固定接触连接,轴承防灰盖与轴承固定接触连接,轴承防灰盖与支撑圆盘Ⅱ活动接触连接,支撑圆盘Ⅰ与缠线轴承柱通过轴承活动接触连接,稳定底座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千斤顶安装在稳定底座的内部,脚踏板安装在千斤顶上,侧盖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稳定底座上,支撑圆盘Ⅱ上设置有柱形凹槽,柱形凹槽与千斤顶相适应,稳定底座与支撑圆盘Ⅱ通过槽相适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工程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气工程施工中,电缆通常缠绕在固定的装置上,在放线的时候,由于电缆过重,需要多人进行拉扯,既浪费了时间,又增加了工人们的工作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设计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本装置在放线操作中,更加的节省人力与时间,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工程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包括支撑圆盘Ⅰ、支撑圆盘Ⅱ、缠线轴承柱、柱形凸起、轴承、轴承防灰盖、千斤顶、脚踏板、稳定底座、紧固螺栓、柱形凹槽、侧盖、紧固螺钉,本装置在放线操作中,更加的节省人力与时间,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支撑圆盘Ⅱ与轴承通过槽固定接触连接,缠线轴承柱上设置有柱形凸起,柱形凸起与轴承的内环通过槽固定接触连接,轴承防灰盖与轴承固定接触连接,轴承防灰盖与支撑圆盘Ⅱ活动接触连接,支撑圆盘Ⅰ与缠线轴承柱通过轴承活动接触连接,稳定底座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千斤顶安装在稳定底座的内部,脚踏板安装在千斤顶上,侧盖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稳定底座上,支撑圆盘Ⅱ上设置有柱形凹槽,柱形凹槽与千斤顶相适应,稳定底座与支撑圆盘Ⅱ通过槽相适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所述的千斤顶、脚踏板、稳定底座和侧盖的个数均有四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所述的轴承防灰盖、轴承的个数均有两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所述的轴承的材料为轴承钢。本技术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本装置在放线操作中,更加的节省人力与时间,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支撑圆盘Ⅰ1;支撑圆盘Ⅱ2;缠线轴承柱3;柱形凸起4;轴承5;轴承防灰盖6;千斤顶7;脚踏板8;稳定底座9;紧固螺栓10;柱形凹槽11;侧盖12;紧固螺钉13。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工程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包括支撑圆盘Ⅰ1、支撑圆盘Ⅱ2、缠线轴承柱3、柱形凸起4、轴承5、轴承防灰盖6、千斤顶7、脚踏板8、稳定底座9、紧固螺栓10、柱形凹槽11、侧盖12、紧固螺钉13,本装置在放线操作中,更加的节省人力与时间,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支撑圆盘Ⅱ2与轴承5通过槽固定接触连接,缠线轴承柱3上设置有柱形凸起4,柱形凸起4与轴承5的内环通过槽固定接触连接,轴承防灰盖6与轴承5固定接触连接,轴承防灰盖6与支撑圆盘Ⅱ2活动接触连接,支撑圆盘Ⅰ1与缠线轴承柱3通过轴承5活动接触连接,稳定底座9通过紧固螺栓10相连接,千斤顶7安装在稳定底座9的内部,脚踏板8安装在千斤顶7上,侧盖12通过紧固螺钉13安装在稳定底座9上,支撑圆盘Ⅱ2上设置有柱形凹槽11,柱形凹槽11与千斤顶7相适应,稳定底座9与支撑圆盘Ⅱ2通过槽相适应,稳定底座9增大了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千斤顶7起到了支撑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千斤顶7、脚踏板8、稳定底座9和侧盖12的个数均有四个。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轴承防灰盖6、轴承5的个数均有两个。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轴承5的材料为轴承钢。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踩踏脚踏板8,是千斤顶7将支撑圆盘Ⅰ1和支撑圆盘Ⅱ2顶起,使电缆脱离地面,通过轴承5的辅助,可将电缆快速的拉出装置,稳定底座9增大了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包括支撑圆盘Ⅰ(1)、支撑圆盘Ⅱ(2)、缠线轴承柱(3)、柱形凸起(4)、轴承(5)、轴承防灰盖(6)、千斤顶(7)、脚踏板(8)、稳定底座(9)、紧固螺栓(10)、柱形凹槽(11)、侧盖(12)、紧固螺钉(13),其特征在于:支撑圆盘Ⅱ(2)与轴承(5)通过槽固定接触连接,缠线轴承柱(3)上设置有柱形凸起(4),柱形凸起(4)与轴承(5)的内环通过槽固定接触连接,轴承防灰盖(6)与轴承(5)固定接触连接,轴承防灰盖(6)与支撑圆盘Ⅱ(2)活动接触连接,支撑圆盘Ⅰ(1)与缠线轴承柱(3)通过轴承(5)活动接触连接,稳定底座(9)通过紧固螺栓(10)相连接,千斤顶(7)安装在稳定底座(9)的内部,脚踏板(8)安装在千斤顶(7)上,侧盖(12)通过紧固螺钉(13)安装在稳定底座(9)上,支撑圆盘Ⅱ(2)上设置有柱形凹槽(11),柱形凹槽(11)与千斤顶(7)相适应,稳定底座(9)与支撑圆盘Ⅱ(2)通过槽相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放线装置,包括支撑圆盘Ⅰ(1)、支撑圆盘Ⅱ(2)、缠线轴承柱(3)、柱形凸起(4)、轴承(5)、轴承防灰盖(6)、千斤顶(7)、脚踏板(8)、稳定底座(9)、紧固螺栓(10)、柱形凹槽(11)、侧盖(12)、紧固螺钉(13),其特征在于:支撑圆盘Ⅱ(2)与轴承(5)通过槽固定接触连接,缠线轴承柱(3)上设置有柱形凸起(4),柱形凸起(4)与轴承(5)的内环通过槽固定接触连接,轴承防灰盖(6)与轴承(5)固定接触连接,轴承防灰盖(6)与支撑圆盘Ⅱ(2)活动接触连接,支撑圆盘Ⅰ(1)与缠线轴承柱(3)通过轴承(5)活动接触连接,稳定底座(9)通过紧固螺栓(10)相连接,千斤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伟曾念湖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