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箱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6262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箱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法,在已完成施工的楼层面上进行墙柱的钢筋绑扎施工;对墙柱和转换层下层板进行支模施工,同时对转换层主梁的底模进行支模施工;对转换层主梁进行钢筋绑扎施工;在转换层下层板模板与转换层主梁底模的分界处设置隔网;在转换层下层板模板上对转换层下层板进行钢筋绑扎施工;对墙柱和转换层下层板进行混凝土浇筑;进行转换层主梁的侧模和转换层上层板的支模施工;在转换层上层板模板上进行转换层上层板的钢筋绑扎施工;对转换层主梁和转换层上层板进行混凝土浇筑。解决了箱型式结构转换层大梁留设施工缝的施工难题,满足了箱型式转换层结构施工规范,提高了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层建筑箱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箱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采用了转换层以满足不同建筑功能转换的需求。转换层结构具有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大的特点,因此转换大梁截面尺寸大,转换层大梁砼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水平及竖向),以确保砼结构受力的整体性。对于“箱型”式的结构转换层,若采用常规施工方法施工时,一般先施工转换层的竖向构件(柱、墙),接着施工转换层箱型结构的下部楼板以及转换大梁的下部砼,最后进行转换层大梁上部砼以及转换层上部楼板,此施工方法将导致转换大梁砼施工时,在大梁的下部形成水平施工缝,从而影响转换梁的整体结构受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施工缝产生,提高了结构安全性的超高层建筑箱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建筑箱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已完成施工的楼层面上进行墙柱的钢筋绑扎施工;2)对墙柱和转换层下层板进行支模施工,同时对转换层主梁底模进行支模施工;3)对转换层主梁进行钢筋绑扎施工;4)在转换层下层板模板与转换层主梁钢筋底部侧面交界处设置用于阻挡转换层下层板浇筑混凝土流向转换层主梁底模的隔网,将隔网绑扎在转换层主梁钢筋上;5)在转换层下层板模板上对转换层下层板进行钢筋绑扎施工,转换层下层板钢筋且对应转换层主梁钢筋的部分穿过隔网伸入到转换层主梁钢筋内与转换层主梁钢筋绑扎在一起;6)对墙柱和转换层下层板进行混凝土浇筑;7)待转换层下层板混凝土凝固后,进行转换层主梁的侧模和转换层上层板的支模施工;8)在转换层上层板模板上进行转换层上层板的钢筋绑扎施工;9)对转换层主梁和转换层上层板进行混凝土浇筑;10)待转换层主梁和转换层上层板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所有模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转换层的墙柱模板、转换层下层板模板和转换层主梁底模施工后,先进行转换层主梁的钢筋绑扎施工,接着利用隔网进行阻挡,避免了在转换层下层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自流至转换层主梁底模上,避免后期形成施工缝。另外隔网相对来传统模板来说,转换层下层板钢筋更容易才穿过其伸入到转换层主梁钢筋内,更能减少混凝土的渗漏,同时在转换层下层板混凝土成型后不用拆模板,待转换层主梁混凝土浇筑后,转换层主梁混凝土与转换层下层板混凝土之间的连接性更强,有利于强度的提高。通过改变施工方法,解决了箱型式结构转换层大梁留设施工缝的施工难题,满足了箱型式转换层结构施工规范,提高了施工质量。附图说明为了使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步骤2中的施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步骤5中的施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步骤9中的施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超高层建筑箱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已完成施工的楼层面上进行墙柱的钢筋绑扎施工;2)对墙柱和转换层下层板进行支模施工,同时对转换层主梁底模进行支模施工;3)对转换层主梁进行钢筋绑扎施工;4)在转换层下层板模板与转换层主梁钢筋底部侧面交界处设置用于阻挡转换层下层板浇筑混凝土流向转换层主梁底模的隔网,将隔网绑扎在转换层主梁钢筋上;5)在转换层下层板模板上对转换层下层板进行钢筋绑扎施工,转换层下层板钢筋且对应转换层主梁钢筋的部分穿过隔网伸入到转换层主梁钢筋内与转换层主梁钢筋绑扎在一起;6)对墙柱和转换层下层板进行混凝土浇筑;7)待转换层下层板混凝土凝固后,进行转换层主梁的侧模和转换层上层板的支模施工;8)在转换层上层板模板上进行转换层上层板的钢筋绑扎施工;9)对转换层主梁和转换层上层板进行混凝土浇筑;10)待转换层主梁和转换层上层板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所有模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所述隔网底部朝向远离所述转换层主梁钢筋方向弯折形成水平设置的弯折部,弯折部贴合在所述转换层下层板模板上,在转换层下层板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混凝土压在弯折部上方,提高了隔网的密封性,避免混凝土向转换层主梁底模方向渗漏。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层建筑箱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已完成施工的楼层面上进行墙柱的钢筋绑扎施工;2)对墙柱和转换层下层板进行支模施工,同时对转换层主梁底模进行支模施工;3)对转换层主梁进行钢筋绑扎施工;4)在转换层下层板模板与转换层主梁钢筋底部侧面交界处设置用于阻挡转换层下层板浇筑混凝土流向转换层主梁底模的隔网,将隔网绑扎在转换层主梁钢筋上;5)在转换层下层板模板上对转换层下层板进行钢筋绑扎施工,转换层下层板钢筋且对应转换层主梁钢筋的部分穿过隔网伸入到转换层主梁钢筋内与转换层主梁钢筋绑扎在一起;6)对墙柱和转换层下层板进行混凝土浇筑;7)待转换层下层板混凝土凝固后,进行转换层主梁的侧模和转换层上层板的支模施工;8)在转换层上层板模板上进行转换层上层板的钢筋绑扎施工;9)对转换层主梁和转换层上层板进行混凝土浇筑;10)待转换层主梁和转换层上层板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所有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建筑箱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已完成施工的楼层面上进行墙柱的钢筋绑扎施工;2)对墙柱和转换层下层板进行支模施工,同时对转换层主梁底模进行支模施工;3)对转换层主梁进行钢筋绑扎施工;4)在转换层下层板模板与转换层主梁钢筋底部侧面交界处设置用于阻挡转换层下层板浇筑混凝土流向转换层主梁底模的隔网,将隔网绑扎在转换层主梁钢筋上;5)在转换层下层板模板上对转换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谊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