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雪机刮雪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616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扫雪机刮雪刀装置,包括一中心旋转轴及固定于旋转轴上的刮雪元件,其特征在于旋转轴两端各固定一端部支撑元件,中间固定一中部支撑元件,端部支撑元件和中部支撑元件连接若干个螺旋叶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扫雪机。
技术介绍
扫雪机通常包括一发动机,一向前开口的罩壳,及位于该罩壳内的刮雪刀装置,发动机工作会带动刮雪刀装置旋转,刮雪刀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布有螺旋状刮雪板,中间部分具有一中间抛雪板,当刮雪刀装置被发动机带动而旋转时,左右两侧刮雪板将从路面刮到的雪送至中间抛雪部分,然后中间抛雪板利用离心力将雪抛出出雪口。现有扫雪机的刮雪刀装置由左右刮雪板呈螺旋状所形成的抛雪宽度过窄,导致抛雪量较少,排雪不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雪机刮雪刀装置,该刮雪刀可使得抛雪量增加,排雪畅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扫雪机刮雪刀装置,包括一中心旋转轴,其两端各固定一端部支撑元件,中间固定一中部支撑板,中部支撑板上固定有中部刮雪板,端部支撑元件和中部支撑板通过若干个螺旋叶板连接,每个螺旋叶板上分别固定一个柔性刮雪板。使用时,柔性刮雪板将其从地面刮来的雪传至中部支撑板,中部支撑板再将传来的雪抛出。增加螺旋叶板的螺旋角度会增加中部支撑板的宽度,从而加大了排雪量,使得排雪更加畅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大左右两侧刮雪板的螺旋角度,从而增大抛雪的宽度以增加排雪量。附图说明图1为扫雪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刮雪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刮雪刀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扫雪机100包括一罩壳2,刮雪刀装置3、发动机(未标示)等置于罩壳内。罩壳2前方开口,罩壳顶部有一出雪孔21,出雪管4通过旋转接口5与出雪孔21连接。刮雪刀装置3与发动机通过传动装置相连接。如图2所示,刮雪刀装置3包括一中心旋转轴30,轴的两个端部301,302固定于罩壳的两侧并与发动机相连,轴的两端固定两个端部支撑元件31,32。轴的中间具有一中间支撑板37,该中间支撑板37固定于中心旋转轴30上并可随轴一起旋转,中间支撑板37沿中心轴30径向延伸,在中间支撑板的两个径向端部各固定一个耐磨的中间柔性刮雪板38。在中间支撑板的左侧,一螺旋状叶板33将支撑元件31和中间支撑板37的相对端相连接,一柔性刮雪板331沿叶板33的螺旋方向固定于叶板33上,一螺旋叶板34将支撑元件31和中间支撑板37的另外一对相对端相连接,一柔性刮雪板341沿叶板34的螺旋方向固定于叶板34上。在中间支撑板的右侧,一螺旋状叶板35将支撑元件32和中间支撑板37的相对端相连接,一柔性刮雪板351沿叶板35的螺旋方向固定于叶板35上,一螺旋叶板36将支撑元件32和中间支撑板37的另外一对相对端相连接,一柔性刮雪板361沿叶板36的螺旋方向固定于叶板36上。使用时,发动机起动,带动刮雪刀装置旋转,左右两侧刮雪板331,341,351,361及中间刮雪板38与路面接触,将路面的积雪刮下,同时左右两侧刮雪板将刮来的雪送至中间支撑板处,再由中间支撑板将送来的雪抛出出雪孔。权利要求1.一种扫雪机刮雪刀装置,包括一中心旋转轴及固定于旋转轴上的刮雪元件,其特征在于旋转轴两端各固定一端部支撑元件,中间固定一中部支撑元件,端部支撑元件和中部支撑元件连接若干个螺旋叶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雪机刮雪刀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部支撑元件固定于旋转轴上且沿轴径向沿伸,延伸端部分别固定有柔性刮雪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雪机刮雪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螺旋刮雪板包括一金属支撑板及固定于其上的柔性刮雪板,螺旋刮雪板对称的分布于中部支撑元件的两侧,且连接端部支撑元件和中部支撑元件。专利摘要一种扫雪机刮雪刀装置,包括一中心旋转轴,其两端各固定一端部支撑元件,中间固定一中部支撑板,中部支撑板上固定有柔性刮雪板,端部支撑元件和中部支撑板通过若干个螺旋叶板连接,每个叶板上分别固定一个柔性刮雪板。两侧螺旋叶板形成中间抛雪部分,改变螺旋角度可增加抛雪量。文档编号E01H5/04GK2659953SQ03278018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5日专利技术者王鲁杰, 彭磊, 陈启俊 申请人:苏州美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鲁杰彭磊陈启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