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的工业用屏蔽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70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工业用屏蔽电缆,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微胶囊化红磷4‑9份、润滑剂5‑10份、聚氯乙烯树脂3‑7份、玻璃纤维5‑9份、聚酯酰胺0.5‑1份、氢氧化镁0.4‑0.8份、氢氧化镁3‑7份、可膨胀石墨5‑10份、羧基液体丁腈橡胶4‑9份、氯醇橡胶4‑8份、纳米碳化硅0.6‑1.5份、陶粒5‑10份、丁腈橡胶5‑8份、改性环氧树脂7‑12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5‑9份、氧化锌0.5‑1份、氯铂酸0.3‑0.7份、氯丁橡胶3‑8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0.4‑0.9份、二甲基六代氨基甲酸锌0.6‑1份、石墨烯3‑6份、橡胶软化油4‑8份、聚乙烯树脂6‑10份、噁唑啉0.3‑0.7份、二氧化硅5‑10份、多异氰酸酯6‑10份、玻璃纤维0.4‑0.7份、玻璃微珠0.3‑0.8份和二甲基二硫0.5‑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阻燃、防火和耐高温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屏蔽电磁干扰的能力等优点。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shielded cable for industrial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的工业用屏蔽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新材料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的工业用屏蔽电缆。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线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无法想象没有电的生活。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高层建筑,大型超市,医院,机场不断增加,地铁,隧道交通的大力建设,消防防火安全的重要性凸显,如何在火灾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保障电力和通信的畅通,减少人员的伤亡。普通的电线电缆由于不阻燃,一旦发生火灾,电线电缆会跟着燃烧,引起电线电缆故障,使得一切正在运行的设备停止工作。同时,由于燃烧引起的烟雾,能见度非常低。电线电缆的燃烧,一方面使得设备短路,造成设备的损坏;另一方面,由于烟雾比较浓,指示灯由于缺乏电力供应而失去了指示作用,导致被困人员无法及时找到出口,吸入大量烟尘损害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的工业用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微胶囊化红磷4‑9份、润滑剂5‑10份、聚氯乙烯树脂3‑7份、玻璃纤维5‑9份、聚酯酰胺0.5‑1份、氢氧化镁0.4‑0.8份、氢氧化镁3‑7份、可膨胀石墨5‑10份、羧基液体丁腈橡胶4‑9份、氯醇橡胶4‑8份、纳米碳化硅0.6‑1.5份、陶粒5‑10份、丁腈橡胶5‑8份、改性环氧树脂7‑12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5‑9份、氧化锌0.5‑1份、氯铂酸0.3‑0.7份、氯丁橡胶3‑8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0.4‑0.9份、二甲基六代氨基甲酸锌0.6‑1份、石墨烯3‑6份、橡胶软化油4‑8份、聚乙烯树脂6‑10份、噁唑啉0.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的工业用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微胶囊化红磷4-9份、润滑剂5-10份、聚氯乙烯树脂3-7份、玻璃纤维5-9份、聚酯酰胺0.5-1份、氢氧化镁0.4-0.8份、氢氧化镁3-7份、可膨胀石墨5-10份、羧基液体丁腈橡胶4-9份、氯醇橡胶4-8份、纳米碳化硅0.6-1.5份、陶粒5-10份、丁腈橡胶5-8份、改性环氧树脂7-12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5-9份、氧化锌0.5-1份、氯铂酸0.3-0.7份、氯丁橡胶3-8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0.4-0.9份、二甲基六代氨基甲酸锌0.6-1份、石墨烯3-6份、橡胶软化油4-8份、聚乙烯树脂6-10份、噁唑啉0.3-0.7份、二氧化硅5-10份、多异氰酸酯6-10份、玻璃纤维0.4-0.7份、玻璃微珠0.3-0.8份和二甲基二硫0.5-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工业用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微胶囊化红磷4-8份、润滑剂5-9份、聚氯乙烯树脂3-6份、玻璃纤维5-8份、聚酯酰胺0.5-0.9份、氢氧化镁0.4-0.7份、氢氧化镁3-6份、可膨胀石墨5-9份、羧基液体丁腈橡胶4-8份、氯醇橡胶4-7份、纳米碳化硅0.6-1.4份、陶粒5-9份、丁腈橡胶5-7份、改性环氧树脂7-11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5-8份、氧化锌0.5-0.9份、氯铂酸0.3-0.6份、氯丁橡胶3-7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0.4-0.8份、二甲基六代氨基甲酸锌0.6-0.9份、石墨烯3-5份、橡胶软化油4-7份、聚乙烯树脂6-9份、噁唑啉0.3-0.6份、二氧化硅5-9份、多异氰酸酯6-9份、玻璃纤维0.4-0.6份、玻璃微珠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胜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鑫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