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TCC叠层片式双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03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0:23
一种LTCC叠层片式双工器,涉及到小型化的LTCC叠层片式双工器,解决现有LTCC叠层片式双工器体积大,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分频功能存在损耗大,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差,成本高等技术不足,包括有陶瓷基体,陶瓷基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接地端口(P1)、公共端口(P2)、第三接地端口(P3)、高频带通输出端口(P4)、第五接地端口(P5)及低频段输出端口(P6);所述的陶瓷基体内部介于公共端口(P2)与低频段输出端口(P6)之间设有用于分离出低频段信号的低通滤波器;所述的陶瓷基体内部介于公共端口(P2)与高频带通输出端口(P4)之间设有用于分离出高频段带通信号的带通滤波器;所述的陶瓷基体内包含有11层呈叠层结构的陶瓷介质电路层,有效实现了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分频功能,具有低损耗、高隔离度、高抑制、高可靠性、低成本、一致性优良和适合于大规模的生产等优点。

A LTCC stacked chip duplexer

A LTCC laminated chip duplexer relates to a miniaturized LTCC laminated chip duplexer. The present LTCC laminated chip duplex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volume, large loss in frequency division of low-frequency and high-frequency signals, poor ability to suppress common-mode signals, and high cost, including the ceramic substrate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ceramic substrate. Th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unding port (P1), a common port (P2), a third grounding port (P3), a high-frequency band-pass output port (P4), a fifth grounding port (P5) and a low-frequency output port (P6), and the ceramic substrate is internally arranged between a common port (P2) and a low-frequency output port (P6) for separation. A low-pass filter for separating high-frequency band-pass signals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mmon port (P2) and the high-frequency band-pass output port (P4) in the ceramic matrix, and 11 layers of ceramic dielectric circuit layers are included in the ceramic matrix, thus effectively realizing low-frequency. The frequency division function of signal and high frequency signa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loss, high isolation, high suppression, high reliability, low cost, good consistency and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TCC叠层片式双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小型化的LTCC叠层片式双工器,可用于4G移动通讯系统、平板电脑以及其他各种通讯设备中。
技术介绍
低温共烧陶瓷(LowTemperatureCo-firedCeramic,LTCC)技术就是将低温烧结陶瓷粉制成厚度精确而且致密的生瓷带,作为电路基板材料,在生瓷带上利用激光打孔、微孔注浆、精密导体浆料印刷等工艺制出所需要的电路图形,并将多个无源原件埋入其中,然后叠压在一起,在900℃烧结,制成三维电路网络的无源集成组件。以LTCC技术为基础设计和生产的射频微波元件包括滤波器、双工器、天线、耦合器、巴伦、接收前端模组、天线开关模组等。因其具有良好的高频特性、高速传输性、高集成度等优点,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向小型化、高频化方向不断发展,它们已经大量运用于小型化电子设备,特别是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电子阅读器等消费电子设备。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需要用到的频谱资源更多,在手机设计中,滤波器成为不可或缺的器件,其可以采用双工器处理频段的输入信号,或将双工器集成于天线开光模组(ASM)或手机射频前端(FEM)中。LTCC技术制作的双工器具有高可靠性、低插损、高选择性、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集成、低成本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生产。市场前景也非常可观。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LTCC叠层片式双工器体积大,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分频功能存在损耗大,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差,成本高等技术不足,而提出一种LTCC叠层片式双工器。为解决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TCC叠层片式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器包括有陶瓷基体,陶瓷基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接地端口(P1)、公共端口(P2)、第三接地端口(P3)、高频带通输出端口(P4)、第五接地端口(P5)及低频段输出端口(P6);所述的陶瓷基体内部介于公共端口(P2)与低频段输出端口(P6)之间设有用于分离出低频段信号的低通滤波器;所述的陶瓷基体内部介于公共端口(P2)与高频带通输出端口(P4)之间设有用于分离出高频段带通信号的带通滤波器;所述的陶瓷基体内包含有11层呈叠层结构的陶瓷介质电路层,其中:第一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三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一层第一电容基片(1-C1),连接第一层第一电容基片(1-C1)与第一接地端口(P1)的第一层第一内部端点(1A),及连接第一层第一电容基片(1-C1)与第五接地端口(P5)的第一层第四内部端点(1D)构成;第二块平面导体由第一层第二电容基片(1-C2),连接第一层第二电容基片(1-C2)的第一层第三电容基片(1-C3),及连接第一层第二电容基片(1-C2)与公共端口(P2)的第一层第二内部端点(1B);第三块平面导体由连接第三接地端口(P3)的第一层假引出端(1C)构成;第二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四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二层第一电容基片(2-C1)构成,所述的第二层第一电容基片(2-C1)还连接有第十八点柱(18);第二块平面导体由第二层第二电容基片(2-C2)构成,第二层第二电容基片(2-C2)还连接有第二十一点柱(21);第三块平面导体由第二层第三电容基片(2-C3)构成,第二层第三电容基片(2-C3)还连接有第二十二点柱(22);第四块平面导体由连接高频带通输出端口(P4)的第二层假引出端(2A)构成;第三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八块相互绝缘的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三层第一电容基片(3-C1)和第三层第五内部端点(3E)构成,第三层第五内部端点(3E)连接低频段输出端口(P6);第二块平面导体由第三层第二电容基片(3-C2)和第三层第一内部端点(3A)构成,第三层第一内部端点(3A)连接第一接地端口(P1);第三块平面导体由第三层第三电容基片(3-C3)和第三层第二内部端点(3B)构成,第三层第二内部端点(3B)连接公共端口(P2);第四块平面导体由第三层第四电容基片(3-C4)构成,第三层第四电容基片(3-C4)还连接第二十一点柱(21);第五、六、七及八块平面导体分别由第三层第一假引出端(3C)、第三层第二假引出端(3D)、第三层第一印刷点柱(18-1)和第三层第二印刷点柱(22-1)构成;第三层第一假引出端(3C)连接第三接地端口(P3),第三层第二假引出端(3D)连接高频带通输出端口(P4);第三层第一印刷点柱(18-1)为所述第十八点柱(18)的组成部分,第三层第二印刷点柱(22-1)为所述第二十二点柱(22)的组成部分;第四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四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四层第一电容基片(4-C1)和第四层第一内部端点(4A)构成,第四层第一内部端点(4A)连接第五接地端口(P5);第二、三及四块平面导体分别由第四层第一印刷点柱(18-2)、第四层第二印刷点柱(21-1)、第四层第三印刷点柱(22-2)构成;第四层第一印刷点柱(18-2)为所述第十八点柱(18)的组成部分,第四层第二印刷点柱(21-1)为所述第二十一点柱(21)的组成部分,第四层第三印刷点柱(22-2)为所述第二十二点柱(22)的组成部分;第五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三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五层第一电感线圈(5-L1),以及分别设于第五层第一电感线圈(5-L1)两端的第五层第一内部端点(5A)和第五层第二内部端点(5B)构成;第二和三块平面导体分别由第五层第一印刷点柱(21-3)、第五层第二印刷点柱(22-4)构成;第五层第一内部端点(5A)和第五层第二内部端点(5B)分别连接第十八点柱(18)和第十九点柱(19);第五层第一印刷点柱(21-3)为所述第二十一点柱(21)的组成部分,第五层第二印刷点柱(22-4)为所述第二十二点柱(22)的组成部分;第六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四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六层第一电感线圈(6-L1)、以及分别设于第六层第一电感线圈(6-L1)两端的第六层第一内部端点(6A)和第六层第二内部端点(6B)构成;第六层第一内部端点(6A)连接第十七点柱(17),第六层第二内部端点(6B)连接第十九点柱(19);第二块平面导体由第六层第二电感线圈(6-L2),以及分别设于第六层第二电感线圈(6-L2)两端的第六层第三内部端点(6C)和第六层第四内部端点(6D)构成;第六层第三内部端点(6C)和第六层第四内部端点(6D)分别连接第二十点柱(20)和第二十二点柱(22);第三和四块平面导体分别由印刷点柱(18-5)和印刷点柱(21-5)构成;印刷点柱(18-5)为所述第十八点柱(18)的组成部分,印刷点柱(21-5)为所述第二十一点柱(21)的组成部分;第七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四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七层第一电感线圈(7-L1)、以及分别设于第七层第一电感线圈(7-L1)两端的第七层第一内部端点(7A)和第七层第二内部端点(7B)构成,第七层第一内部端点(7A)连接低频段输出端口(P6),第七层第二内部端点(7B)连接第十七点柱(17);第二块平面导体由第七层第二电感线圈(7-L2)、以及设于第七层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TCC叠层片式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器包括有陶瓷基体,陶瓷基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接地端口(P1)、公共端口(P2)、第三接地端口(P3)、高频带通输出端口(P4)、第五接地端口(P5)及低频段输出端口(P6);所述的陶瓷基体内部介于公共端口(P2)与低频段输出端口(P6)之间设有用于分离出低频段信号的低通滤波器;所述的陶瓷基体内部介于公共端口(P2)与高频带通输出端口(P4)之间设有用于分离出高频段带通信号的带通滤波器;所述的陶瓷基体内包含有11层呈叠层结构的陶瓷介质电路层,其中:第一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三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一层第一电容基片(1‑C1),连接第一层第一电容基片(1‑C1)与第一接地端口(P1)的第一层第一内部端点(1A),及连接第一层第一电容基片(1‑C1)与第五接地端口(P5)的第一层第四内部端点(1D)构成;第二块平面导体由第一层第二电容基片(1‑C2),连接第一层第二电容基片(1‑C2)的第一层第三电容基片(1‑C3),及连接第一层第二电容基片(1‑C2)与公共端口(P2)的第一层第二内部端点(1B);第三块平面导体由连接第三接地端口(P3)的第一层假引出端(1C)构成;第二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四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二层第一电容基片(2‑C1)构成,所述的第二层第一电容基片(2‑C1)还连接有第十八点柱(18);第二块平面导体由第二层第二电容基片(2‑C2)构成,第二层第二电容基片(2‑C2)还连接有第二十一点柱(21);第三块平面导体由第二层第三电容基片(2‑C3)构成,第二层第三电容基片(2‑C3)还连接有第二十二点柱(22);第四块平面导体由连接高频带通输出端口(P4)的第二层假引出端(2A)构成;第三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八块相互绝缘的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三层第一电容基片(3‑C1)和第三层第五内部端点(3E)构成,第三层第五内部端点(3E)连接低频段输出端口(P6);第二块平面导体由第三层第二电容基片(3‑C2)和第三层第一内部端点(3A)构成,第三层第一内部端点(3A)连接第一接地端口(P1);第三块平面导体由第三层第三电容基片(3‑C3)和第三层第二内部端点(3B)构成,第三层第二内部端点(3B)连接公共端口(P2);第四块平面导体由第三层第四电容基片(3‑C4)构成,第三层第四电容基片(3‑C4)还连接第二十一点柱(21);第五、六、七及八块平面导体分别由第三层第一假引出端(3C)、第三层第二假引出端(3D)、第三层第一印刷点柱(18‑1)和第三层第二印刷点柱(22‑1)构成;第三层第一假引出端(3C)连接第三接地端口(P3),第三层第二假引出端(3D)连接高频带通输出端口(P4);第三层第一印刷点柱(18‑1)为所述第十八点柱(18)的组成部分,第三层第二印刷点柱(22‑1)为所述第二十二点柱(22)的组成部分;第四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四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四层第一电容基片(4‑C1)和第四层第一内部端点(4A)构成,第四层第一内部端点(4A)连接第五接地端口(P5);第二、三及四块平面导体分别由第四层第一印刷点柱(18‑2)、第四层第二印刷点柱(21‑1)、第四层第三印刷点柱(22‑2)构成;第四层第一印刷点柱(18‑2)为所述第十八点柱(18)的组成部分,第四层第二印刷点柱(21‑1)为所述第二十一点柱(21)的组成部分,第四层第三印刷点柱(22‑2)为所述第二十二点柱(22)的组成部分;第五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三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五层第一电感线圈(5‑L1),以及分别设于第五层第一电感线圈(5‑L1)两端的第五层第一内部端点(5A)和第五层第二内部端点(5B)构成;第二和三块平面导体分别由第五层第一印刷点柱(21‑3)、第五层第二印刷点柱(22‑4)构成;第五层第一内部端点(5A)和第五层第二内部端点(5B)分别连接第十八点柱(18)和第十九点柱(19);第五层第一印刷点柱(21‑3)为所述第二十一点柱(21)的组成部分,第五层第二印刷点柱(22‑4)为所述第二十二点柱(22)的组成部分;第六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四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六层第一电感线圈(6‑L1)、以及分别设于第六层第一电感线圈(6‑L1)两端的第六层第一内部端点(6A)和第六层第二内部端点(6B)构成;第六层第一内部端点(6A)连接第十七点柱(17),第六层第二内部端点(6B)连接第十九点柱(19);第二块平面导体由第六层第二电感线圈(6‑L2),以及分别设于第六层第二电感线圈(6‑L2)两端的第六层第三内部端点(6C)和第六层第四内部端点(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TCC叠层片式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器包括有陶瓷基体,陶瓷基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接地端口(P1)、公共端口(P2)、第三接地端口(P3)、高频带通输出端口(P4)、第五接地端口(P5)及低频段输出端口(P6);所述的陶瓷基体内部介于公共端口(P2)与低频段输出端口(P6)之间设有用于分离出低频段信号的低通滤波器;所述的陶瓷基体内部介于公共端口(P2)与高频带通输出端口(P4)之间设有用于分离出高频段带通信号的带通滤波器;所述的陶瓷基体内包含有11层呈叠层结构的陶瓷介质电路层,其中:第一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三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一层第一电容基片(1-C1),连接第一层第一电容基片(1-C1)与第一接地端口(P1)的第一层第一内部端点(1A),及连接第一层第一电容基片(1-C1)与第五接地端口(P5)的第一层第四内部端点(1D)构成;第二块平面导体由第一层第二电容基片(1-C2),连接第一层第二电容基片(1-C2)的第一层第三电容基片(1-C3),及连接第一层第二电容基片(1-C2)与公共端口(P2)的第一层第二内部端点(1B);第三块平面导体由连接第三接地端口(P3)的第一层假引出端(1C)构成;第二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四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二层第一电容基片(2-C1)构成,所述的第二层第一电容基片(2-C1)还连接有第十八点柱(18);第二块平面导体由第二层第二电容基片(2-C2)构成,第二层第二电容基片(2-C2)还连接有第二十一点柱(21);第三块平面导体由第二层第三电容基片(2-C3)构成,第二层第三电容基片(2-C3)还连接有第二十二点柱(22);第四块平面导体由连接高频带通输出端口(P4)的第二层假引出端(2A)构成;第三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八块相互绝缘的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三层第一电容基片(3-C1)和第三层第五内部端点(3E)构成,第三层第五内部端点(3E)连接低频段输出端口(P6);第二块平面导体由第三层第二电容基片(3-C2)和第三层第一内部端点(3A)构成,第三层第一内部端点(3A)连接第一接地端口(P1);第三块平面导体由第三层第三电容基片(3-C3)和第三层第二内部端点(3B)构成,第三层第二内部端点(3B)连接公共端口(P2);第四块平面导体由第三层第四电容基片(3-C4)构成,第三层第四电容基片(3-C4)还连接第二十一点柱(21);第五、六、七及八块平面导体分别由第三层第一假引出端(3C)、第三层第二假引出端(3D)、第三层第一印刷点柱(18-1)和第三层第二印刷点柱(22-1)构成;第三层第一假引出端(3C)连接第三接地端口(P3),第三层第二假引出端(3D)连接高频带通输出端口(P4);第三层第一印刷点柱(18-1)为所述第十八点柱(18)的组成部分,第三层第二印刷点柱(22-1)为所述第二十二点柱(22)的组成部分;第四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四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四层第一电容基片(4-C1)和第四层第一内部端点(4A)构成,第四层第一内部端点(4A)连接第五接地端口(P5);第二、三及四块平面导体分别由第四层第一印刷点柱(18-2)、第四层第二印刷点柱(21-1)、第四层第三印刷点柱(22-2)构成;第四层第一印刷点柱(18-2)为所述第十八点柱(18)的组成部分,第四层第二印刷点柱(21-1)为所述第二十一点柱(21)的组成部分,第四层第三印刷点柱(22-2)为所述第二十二点柱(22)的组成部分;第五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三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五层第一电感线圈(5-L1),以及分别设于第五层第一电感线圈(5-L1)两端的第五层第一内部端点(5A)和第五层第二内部端点(5B)构成;第二和三块平面导体分别由第五层第一印刷点柱(21-3)、第五层第二印刷点柱(22-4)构成;第五层第一内部端点(5A)和第五层第二内部端点(5B)分别连接第十八点柱(18)和第十九点柱(19);第五层第一印刷点柱(21-3)为所述第二十一点柱(21)的组成部分,第五层第二印刷点柱(22-4)为所述第二十二点柱(22)的组成部分;第六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四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第一块平面导体由第六层第一电感线圈(6-L1)、以及分别设于第六层第一电感线圈(6-L1)两端的第六层第一内部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启新付迎华卓群飞陈琳玲马龙周志斌樊应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