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转子轴端面铣削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502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转子轴端面铣削夹紧装置,包括铣削平台和底座,此电动转子轴端面铣削夹紧装置结构简单,接通外接电源,电磁铁通电吸引铁块,带动第二活塞挤压液压缸内的液压油,液压油推动第一活塞在液压筒内滑动,第一压块卡合电动转子本体的侧壁,固定住电动转子本体的下端;接通外接电源,电机启动,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带轮转动,螺杆两端反向螺纹连接的螺母带动两个L形杆相互靠近,带动两个第二压块卡合电动转子本体壁,与第一压块的侧壁上端结合,牢牢固定住电动转子本体的侧壁中部,二者结合,有效的将电动转子本体夹紧,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A milling fixture for end face of electric rotor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rotor shaft end-face milling clamp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illing platform and a base. The electric rotor shaft end-face milling clamping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nects an external power supply, electrifies an electromagnet to attract an iron block, drives the second piston to extrude the hydraulic oil in the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hydraulic oil drives the first piston in the hydraulic pressure. The first pressure block clamps the side wall of the electric rotor body and fixes the lower end of the electric rotor body; when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is connected, the motor starts and drives the second pulley to rotate, the second pulley drives the first pulley to rotate through the belt, and the two L-shaped rods are driven to close to each other by the nuts connected by the reverse threads at the two ends of the screw. The second pressing block clamps the body wall of the electric rotor and combines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pressing block to firmly fix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electric rotor bod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effectively clamp the body of the electric rotor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转子轴端面铣削夹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为一种电动转子轴端面铣削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电机转子通俗的说就是电机中旋转的部分,铣削是以铣刀作为刀具加工物体表面的一种机械加工方法,使用旋转的多刃刀具切削工件,是高效率的加工方法,目前市场上的电机转子在加工出来时轴端面大多为不规则的曲面结构,不能直接组装电机,这就需要对电动转子轴端面进行铣削,电动转子的轴端面在铣削时需要对电动转子进行固定,防止电动转子震荡损坏铣削刀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转子轴端面铣削夹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转子轴端面铣削夹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转子轴端面铣削夹紧装置,包括铣削平台和底座,铣削平台的上端固定连接底座的下端,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中插接有电动转子本体的下端,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贯穿后侧壁的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压块,且第一压块靠近电动转子本体的一侧为与电动转子本体的侧壁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压块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且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到达液压筒的内腔并垂直连接第一活塞的前端,所述第一活塞的侧壁与液压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筒的后端贯通连接液压缸的前端中部,且液压缸的下端通过第三支架与铣削平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且第二活塞的后侧壁垂直连接T形杆的竖向一段,所述T形杆的横向一段贯穿液压缸的后侧壁,且T形杆的竖向一段上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T形杆横向一段的侧壁连接,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液压缸的后侧壁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后侧壁上对称连接有两个电磁铁,所述T形杆横向一段的侧壁上连接有与电磁铁匹配的铁块,所述底座的上端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压块,且两个第二压块相对的一侧均为与电动转子本体的侧壁匹配的弧形结构,两个所述第二压块相背的一端均连接L形杆的横向一段,所述铣削平台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条形孔,所述L形杆的竖向一段贯穿条形孔并固定连接螺母的上端,且两个螺母均螺纹套接同一个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架相对的侧壁上,且第一支架的上端与铣削平台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螺杆的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且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带轮,所述螺杆上的螺纹关于第一带轮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带轮的侧壁中部连接电机上的转轴,且电机通过第二支架与铣削平台的下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块靠近电动转子本体的侧壁上连接有橡胶保护层,且橡胶保护层的侧壁上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高度低于第一凹槽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的横截面积与液压筒的内腔横截面积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电动转子轴端面铣削夹紧装置结构简单,接通外接电源,电磁铁通电吸引铁块,拉动T形杆水平运动,带动第二活塞挤压液压缸内的液压油,受到挤压的液压油推动第一活塞在液压筒内滑动,带动第一连接杆连接的第一压块在第二凹槽中滑动,第一压块的弧形结构卡合电动转子本体的侧壁,橡胶保护层受到挤压,固定住电动转子本体的下端;接通外接电源,电机启动,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带轮转动,带动螺杆转动,螺杆两端反向螺纹连接的螺母带动两个L形杆的横向一段相互靠近,带动两个第二压块卡合电动转子本体的中部侧壁,与第一压块的侧壁上端结合,牢牢固定住电动转子本体的侧壁中部,二者结合,有效的将电动转子本体夹紧,方便对电动转子本体上端轴端面进行铣削,大大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中:铣削平台1、底座2、电动转子本体3、第一压块4、第一连接杆5、液压筒6、第一活塞7、第一弹簧8、液压缸9、第二活塞10、T形杆11、电磁铁12、第二压块13、L形杆14、螺母15、螺杆16、第一带轮17、皮带18、电机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转子轴端面铣削夹紧装置,包括铣削平台1和底座2,铣削平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底座2的下端,底座2的上端开设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中插接有电动转子本体3的下端,底座2的上端开设有贯穿后侧壁的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贯通连接,第二凹槽的高度低于第一凹槽的高度,第二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压块4,且第一压块4靠近电动转子本体3的一侧为与电动转子本体3的侧壁匹配的弧形结构,第一压块4靠近电动转子本体3的侧壁上连接有橡胶保护层,且橡胶保护层的侧壁上设有防滑纹,第一压块4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杆5的一端,且第一连接杆5的另一端到达液压筒6的内腔并垂直连接第一活塞7的前端,第一活塞7的侧壁与液压筒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且第一活塞7的横截面积与液压筒6的内腔横截面积一致,液压筒6的后端贯通连接液压缸9的前端中部,且液压缸9的下端通过第三支架与铣削平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液压缸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10,且第二活塞10的后侧壁垂直连接T形杆11的竖向一段,T形杆11的横向一段贯穿液压缸9的后侧壁,且T形杆11的竖向一段上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T形杆11横向一段的侧壁连接,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液压缸9的后侧壁连接,液压缸9的后侧壁上对称连接有两个电磁铁12,T形杆11横向一段的侧壁上连接有与电磁铁12匹配的铁块,底座2的上端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压块13,且两个第二压块13相对的一侧均为与电动转子本体3的侧壁匹配的弧形结构,两个第二压块13相背的一端均连接L形杆14的横向一段,铣削平台1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条形孔,L形杆14的竖向一段贯穿条形孔并固定连接螺母15的上端,且两个螺母15均螺纹套接同一个螺杆16,螺杆16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架相对的侧壁上,且第一支架的上端与铣削平台1的下端垂直连接,螺杆16的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17,且第一带轮17通过皮带18连接第二带轮,螺杆16上的螺纹关于第一带轮17对称设置,第二带轮的侧壁中部连接电机19上的转轴,且电机19通过第二支架与铣削平台1的下端固定连接。工作原理:接通外接电源,电磁铁12通电吸引铁块,拉动T形杆11水平运动,带动第二活塞10挤压液压缸9内的液压油,受到挤压的液压油推动第一活塞7在液压筒6内滑动,带动第一连接杆5连接的第一压块4在第二凹槽中滑动,第一压块4的弧形结构卡合电动转子本体3的侧壁,橡胶保护层受到挤压,固定住电动转子本体3的下端;接通外接电源,电机19启动,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通过皮带18带动第一带轮17转动,带动螺杆16转动,螺杆16两端反向螺纹连接的螺母15带动两个L形杆14的横向一段相互靠近,带动两个第二压块13卡合电动转子本体3的中部侧壁,与第一压块4的侧壁上端结合,牢牢固定住电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转子轴端面铣削夹紧装置,包括铣削平台(1)和底座(2),铣削平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底座(2)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上端开设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中插接有电动转子本体(3)的下端,所述底座(2)的上端开设有贯穿后侧壁的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压块(4),且第一压块(4)靠近电动转子本体(3)的一侧为与电动转子本体(3)的侧壁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压块(4)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杆(5)的一端,且第一连接杆(5)的另一端到达液压筒(6)的内腔并垂直连接第一活塞(7)的前端,所述第一活塞(7)的侧壁与液压筒(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筒(6)的后端贯通连接液压缸(9)的前端中部,且液压缸(9)的下端通过第三支架与铣削平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10),且第二活塞(10)的后侧壁垂直连接T形杆(11)的竖向一段,所述T形杆(11)的横向一段贯穿液压缸(9)的后侧壁,且T形杆(11)的竖向一段上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T形杆(11)横向一段的侧壁连接,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液压缸(9)的后侧壁连接,所述液压缸(9)的后侧壁上对称连接有两个电磁铁(12),所述T形杆(11)横向一段的侧壁上连接有与电磁铁(12)匹配的铁块,所述底座(2)的上端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压块(13),且两个第二压块(13)相对的一侧均为与电动转子本体(3)的侧壁匹配的弧形结构,两个所述第二压块(13)相背的一端均连接L形杆(14)的横向一段,所述铣削平台(1)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条形孔,所述L形杆(14)的竖向一段贯穿条形孔并固定连接螺母(15)的上端,且两个螺母(15)均螺纹套接同一个螺杆(16),所述螺杆(16)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架相对的侧壁上,且第一支架的上端与铣削平台(1)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螺杆(16)的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17),且第一带轮(17)通过皮带(18)连接第二带轮,所述螺杆(16)上的螺纹关于第一带轮(17)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带轮的侧壁中部连接电机(19)上的转轴,且电机(19)通过第二支架与铣削平台(1)的下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转子轴端面铣削夹紧装置,包括铣削平台(1)和底座(2),铣削平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底座(2)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上端开设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中插接有电动转子本体(3)的下端,所述底座(2)的上端开设有贯穿后侧壁的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压块(4),且第一压块(4)靠近电动转子本体(3)的一侧为与电动转子本体(3)的侧壁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压块(4)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杆(5)的一端,且第一连接杆(5)的另一端到达液压筒(6)的内腔并垂直连接第一活塞(7)的前端,所述第一活塞(7)的侧壁与液压筒(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筒(6)的后端贯通连接液压缸(9)的前端中部,且液压缸(9)的下端通过第三支架与铣削平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10),且第二活塞(10)的后侧壁垂直连接T形杆(11)的竖向一段,所述T形杆(11)的横向一段贯穿液压缸(9)的后侧壁,且T形杆(11)的竖向一段上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T形杆(11)横向一段的侧壁连接,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液压缸(9)的后侧壁连接,所述液压缸(9)的后侧壁上对称连接有两个电磁铁(12),所述T形杆(11)横向一段的侧壁上连接有与电磁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辉高坤张朋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通用高新磁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