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汉彰专利>正文

多折伞骨之平顶撑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500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多折伞骨之平顶撑骨装置,主要系于上主骨与下主骨枢接处加设一撑骨,利用撑骨顶端再枢接一拉骨及抬骨,并且利用拉骨之一端设一长形之滑动槽可使开伞时,撑骨之枢接点移至拉骨长形滑动槽之左端,而达成开伞状,另于收伞时,撑骨之枢接点移至拉骨滑动槽之右(上)端,乃形成收伞状态者,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可提供一伞具于开伞时,伞面与伞骨完全接触,无任何之空隙,而获得伞骨之平顶目的者。(*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有关一种伞骨之平顶撑骨设计,尤指一种提供多折伞于开伞后能达成伞布与伞骨之完全接触,无任何空隙。请先参阅图4,其为常用伞之结构,设计为利用下主骨(C)于压伞时,可往上推升上主骨(A)及圆骨(B),然其仍然会形成一凹部于上主骨(A)与圆骨(B)之间,使伞骨无法达成真正之平顶,故其外观一直为消费者所诟病。本专利技术人已从事洋伞之设计开发多年,由于发现常用伞之缺点,乃潜心研究,经多次设计改良,而成功开发出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多折伞,使伞布和伞骨完全接触且伞骨达成真正之平顶。兹附之图式,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开伞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之收伞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三角图图4为常用伞之示意图请参阅图1及2所示,本技术主要系于上主骨(E)及下主骨(F)之枢接处(4)装设一撑骨(D),且于撑骨(D)之上端同时枢接一拉骨(A)及推骨(B)于枢接处(3),另于拉骨(A)设一长滑动槽(1),撑骨(D)之另一端枢接于拉骨(A)之长形滑动槽(1),而撑骨(D)与拉骨(A)之总长减去长形滑动槽(1)之长度等于上主骨(E)之长度,藉撑骨(D)之推顶,可使伞骨于开伞时,令伞面呈现出平顶圆弧面。请再配合参阅图2及3,本技术之开伞及收伞动作,系利用收伞时,下主骨(F)下移,使拉骨(A)及撑骨(D)成为一直线而没入上主骨(E)之槽内,其原理可由图3所示之三角关系得知α+β>γ;又α+β-γ=φ;故撑骨(D)之滑动槽(1)之长度必等于φ之长度,而可于收伞时,因撑骨(D)之枢接处(3)顺拉骨(A)之长形滑动槽(1)渐渐上移,而达长形滑动槽之另一端点,此时撑骨(D)与上主骨(A)之长度合恰等于上主骨(E),而达成顺利收伞者,又于开伞时,可以相反之方向,将下巢上推,即可开伞者。综合上述,本技术利用撑骨之特殊设置,配合拉骨之长形槽及推骨之长度伸缩配合,而达开伞时,伞布与伞骨能完全接触,经伞布之拉撑,而成为一圆弧形之伞面者,此显然可改良常用伞未能获得之平顶伞的有效目的;故本技术无论就其首创性或实用性及增进功效性,皆已符合新型专利之要件,故而提出申请。权利要求一种多折伞骨之平顶撑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主骨和下主骨之枢接处,设有一撑骨,且于撑骨之上端同时枢接一拉骨及推骨于枢接处,另于拉骨设一长滑动槽,撑骨之另一端枢接于拉骨之长形滑动槽,而撑骨与拉骨之总长减去长形滑动槽之长度等于上主骨之长度,藉撑骨之推顶,可使伞骨于开伞时,令伞面呈现出平顶圆弧面。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多折伞骨之平顶撑骨装置,主要系于上主骨与下主骨枢接处加设一撑骨,利用撑骨顶端再枢接一拉骨及抬骨,并且利用拉骨之一端设一长形之滑动槽可使开伞时,撑骨之枢接点移至拉骨长形滑动槽之左端,而达成开伞状,另于收伞时,撑骨之枢接点移至拉骨滑动槽之右(上)端,乃形成收伞状态者,故本技术系可提供一伞具于开伞时,伞面与伞骨完全接触,无任何之空隙,而获得伞骨之平顶目的者。文档编号A45B25/02GK2060635SQ8920775公开日1990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邱汉彰 申请人:邱汉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折伞骨之平顶撑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主骨和下主骨之枢接处,设有一撑骨,且于撑骨之上端同时枢接一拉骨及推骨于枢接处,另于拉骨设一长滑动槽,撑骨之另一端枢接于拉骨之长形滑动槽,而撑骨与拉骨之总长减去长形滑动槽之长度等于上主骨之长度,藉撑骨之推顶,可使伞骨于开伞时,令伞面呈现出平顶圆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汉彰
申请(专利权)人:邱汉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