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金宝专利>正文

结构改良的伞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2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结构改良的伞骨,该伞骨包括主骨、顶巢骨、底巢骨、主撑骨、次撑骨、端骨和转接头。主骨与顶巢管及主撑骨枢接的端部以上体成型的方式压制成截面为U状的扩张部,主撑骨的一端与该扩张部的端部枢接,顶巢骨的一端以枢销与该扩张部的中段枢接,次撑骨上靠近与顶巢骨枢接端设成相对于枢销突起的跨弧部。主骨的开口宽度设成与次撑骨的圆径相当。该伞骨整体易于制作、强度高、精确度高、制作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伞骨,主要以一体制成的主骨设计,以降低构件变形,提高整体结构支撑强度,并达到易于制作、高强度及高精确度的目的。按目前三节式的收折伞具的伞骨结构,如图5、6所示,其与主伞骨顶部伞巢结合的顶巢骨40,一底巢骨41端部枢设于该顶巢骨40中段处,底巢骨41的另一端枢设于主伞骨上滑动的底伞巢上,随底伞巢的移动改变其角度,以带动相关伞骨收折或张开,其中,底巢骨41近顶巢骨40端部另枢设一主撑骨42,主撑骨42的另一端与顶巢骨40的端部分别枢接于一扩张状的包头51上,该包头51包接于主骨50端部,而该顶巢骨40近包头51端部,另接设一弹性次撑骨52。使该次撑骨52不会在伸张或收折时产生变形,故需于主骨50上另设一束环53,主骨50为使束环53确实固定住,乃另于束环53两则设置突出表面的突扣501以卡住束环53,而主骨50与次撑骨52的另一端则分别与一转接头60的中段与末端接合,转接头60的另一端接出一圆杆状的端骨61。如此的结构实有其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尤其主骨50及次撑骨52更有其需要改良处。诸如1.制作不易主骨50整体呈一U形管体,其成型的过程复杂,必须先将凹槽的部份抽接成型后,与转接头60接合处再予以打设环孔,以供与转接头60枢穿的枢销穿置定位,而中段处,必需另外配合束环53设突扣501,直伸的端部所接设的包头51必须另外设置,包头51于平面冲孔完成后压制成U字形,再行扩张,收束端与主骨50端以包接方式与主骨50接合,整体主骨50与相关骨体接合的过程极为不便。2.构件繁多主骨50上除需套设定位次撑骨52的束环53外,更要配合包头51的设置,方能与顶巢骨40及主撑骨42接合,整体构件多,制造成本相对提高,装配的困难度亦增加不少。3.精确度不佳主骨50与包头51间必须另外接合。接合的精度于包接时常常无法兼顾,致使包头51与主骨50间常有接合不准的歪斜情形,直接影响伞体张合的操作,造成不良品的增加,形成制造成本上的浪费。4.结构不强包头51与主骨50为接合的状态,强度有限,接合处极易因浸水而生锈,无法确实接合,而时有折断的事情发生,主骨50所设突扣501为另外压制,结构已遭破坏,实有改良的必要。5.造成构件的变形由于次撑骨52中段由束环53所束缚,于收合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如图5一般的弯曲的现象,张伞使用时,次撑骨52在受拉撑直后,其与顶巢骨40相接一端附件,将因撑直跨过包头51与顶巢骨40相接的轴心,形成次撑骨52一端的局部弯折扩张现象,如图6所示,用久以后,极易因弹性疲乏,造成构件的破坏。6.收折不确实由于束环53套置于主骨50上,当主骨50与顶巢骨40收折时,常为束环53所顶卡,而无法确实的收折,体积无法缩至最小,颇占空间,而一般设计成三节式,主要在于使其缩小体积,便于收藏,是以如图所示惯见的伞体设计,压缩时会迫使各伞骨变形,将严重缩短各伞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主骨设计,以降低组装构件数,使整体装配制程更为简单,与主骨配合的构件更为简化合理,不致有组装或使用变形的情形发生,更能符合精度的要求,减少不良品产生率,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结构改良的伞骨,该伞骨包括一主骨、一顶巢骨、一底巢骨、一主撑骨、一次撑骨、一端骨、和一转接头,所述顶巢骨的一端与主伞骨顶巢结合,所述顶巢骨的中段与所述底巢骨的一端枢接,所述底巢骨上靠近所述与顶巢骨枢接的端部的位置与所述主撑骨的一端枢接,所述顶巢骨上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与所述次撑骨的一端枢接,所述次撑骨的另一端及所述主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转接头的一端及中部枢接,所述主骨对应于所述顶巢骨及主撑骨的另一端以一体成型方式压制成截面为U状的扩张部,所述主撑骨的另一端与该扩张部的端部枢接,所述顶巢骨的另一端以枢销与该扩张部的中段枢接,所述次撑骨上靠近与顶巢骨枢接端设成相对于所述枢销突起的跨弧部以便张伞时恰跨于所述枢销上,所述主骨的开口宽度设计成与次撑骨的圆径相当。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系统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外观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收折状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伞骨伸张平面参考图。图5为一般三节式伞具组装外观示意图。图6为一般三节式伞具伸张时平面参考图。本技术的结构改良伞骨设计,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顶巢骨10中段与底巢骨11的端部枢接,底巢骨11的同一端另设主撑骨12,主撑骨12和顶巢骨10的端部同时与主骨20结合,主骨20另一端与端骨30以转接头31组接,而主骨20上方另设有一次撑骨21,以其两端分别与转接头31及顶巢骨10接合,而其特征在于惯用三节式伞具主骨50本身的结构以及次撑骨21间配合的改良。本技术的主骨20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以机械压制成U状且具扩张部201杆体,该扩张部201以横穿的枢销202分别与顶巢骨10及主撑骨12的端部接合,主骨20开口处设成与次撑骨21圆径相当,而次撑骨21上靠近与顶巢骨10接合的端部的位置,另设一个在伞具张开使用时,恰相对于枢销202的突起跨弧部210弯弧,以便伞骨整体张开时,次撑骨21跨弧部210弯弧得以弯弧跨过枢销202,不致与枢销202产生干涉的现象,如图4所示;而在收合时,次撑骨21又可顺利地置入主体20的U形开口内,使顶巢骨10可确实与主骨20对合,如图2所示,将伞具整体收合缩小到最小,更可确保整支伞具于收折或张开时,次撑骨21不会有变形的顾虑,整体结构不致有受拉伸破坏的情况。于主骨20另一端相对于端骨30端部的转接头31,设成束合部203,使主骨20得以顺利插入转接头31内,于转接头31中段处枢合,而次撑骨21的另一端亦设成略弯的形态,与转接头31接合。又因主骨20整体一体化的制作,配合次撑骨21的改良,使次撑骨21可不使用弹性结构,与惯用伞具结构相比较,可确实减少构件数量,降低整体装配的过程及时间人力成本,更可以一体的制作,有效提高主骨20与顶巢骨10及主撑骨12的接合准确度,结构强度亦较惯用接合结构为佳,可有效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本技术一体化的主骨20结构,配合具跨弧部210的次撑骨21,使伞具收合和张开时,均不会产生干涉的不良使用情形,整体确为结构形态上的首创,更具有使用功能上的增进。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改良的伞骨,该伞骨包括一主骨、一顶巢骨、一底巢骨、一主撑骨、一次撑骨、一端骨、和一转接头,所述顶巢骨的一端与主伞骨顶巢结合,所述顶巢骨的中段与所述底巢骨的一端枢接,所述底巢骨上靠近所述与顶巢骨枢接的端部的位置与所述主撑骨的一端枢接,所述顶巢骨上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与所述次撑骨的一端枢接,所述次撑骨的另一端及所述主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转接头的一端及中部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骨对应于所述顶巢骨及主撑骨的另一端以一体成型方式压制成截面为U状的扩张部,所述主撑骨的另一端与该扩张部的端部枢接,所述顶巢骨的另一端以枢销与该扩张部的中段枢接,所述次撑骨上靠近与顶巢骨枢接端设成相对于所述枢销突起的跨弧部以便张伞时恰跨于所述枢销上,所述主骨的开口宽度设计成与次撑骨的圆径相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管,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良的伞骨,该伞骨包括一主骨、一顶巢骨、一底巢骨、一主撑骨、一次撑骨、一端骨、和一转接头,所述顶巢骨的一端与主伞骨顶巢结合,所述顶巢骨的中段与所述底巢骨的一端枢接,所述底巢骨上靠近所述与顶巢骨枢接的端部的位置与所述主撑骨的一端枢接,所述顶巢骨上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与所述次撑骨的一端枢接,所述次撑骨的另一端及所述主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转接头的一端及中部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骨对应于所述顶巢骨及主撑骨的另一端以一体成型方式压制成截面为U状的扩张部,所述主撑骨的另一端与该扩张部的端部枢接,所述顶巢骨的另一端以枢销与该扩张部的中段枢接,所述次撑骨上靠近与顶巢骨枢接端设成相对于所述枢销突起的跨弧部以便张伞时恰跨于所述枢销上,所述主骨的开口宽度设计成与次撑骨的圆径相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宝
申请(专利权)人:王金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