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益豪专利>正文

护栏补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90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护栏补强结构,包括供与栏柱结合用的固定块,以及可与固定块组设的护栏,该固定块与护栏间设有补强件,且该补强件与护栏结合并锁设至固定块上;另外,该补强件与护栏形状相同而于结合后可呈一体的型态,以及该补强件呈跨越两护栏接合处的型态,因而借该补强件以大幅强化两护栏接合处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车辆不致翻落至道路下,具有更高抵挡撞击力量的效果,令护栏与栏柱的结合强度更为提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栏补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补强结构以确实提供承受撞击力量的护栏补强结构。
技术介绍
道路交通运输相当于民生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主体,凡是生活中必需品的运输,或是人民的迁徙及旅游等,不管选择的交通方式为何,最终都须适当地仰赖道路来达成运输的目的,由此可见道路对人类的重要性;道路的构成,从旧时代仅是开挖并填平压实形成路面,到近代利用最常见的沥青混凝土作为道路铺面,或因应环保意识抬头利用废弃轮胎碎屑构成路面下填料等,无一不是道路构筑方式上的进步,而道路除了表面处理外,其余外围的设施,如分隔岛、隔音板或警示标志等的设计,均是为了保护或提醒驾驶员,以达到降低交通事故或控制交通秩序的功效,而其中护栏更是道路设施中相当重要的部分;护栏除了能提供驾驶者感受道路边缘有围护的安全感外,特别是在边坡或山路等路面高度较平地面高的情况下,若不幸有交通事故发生时,至少护栏可保护车辆不会直接往外冲落,而避免造成更严重的伤亡,尤其是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此种平均车速甚高的道路上,护栏设计的强度更决定了能否在交通事故发生时确实地产生阻挡车辆的效果,故有业者对护栏的设计多有改良。现有的护栏结构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第92108970号,『护栏固定结构』专利,其为一种护栏固定结构,包含护栏,此护栏包含有上、下端面,并设有螺栓孔;固定块设有贯穿孔;固定座具有护栏结合面,结合面设孔,利于螺栓将固定块、护栏及固定座固设,前述结合面设上、下缘面;固定座又设侧向贯穿孔;固定座再具有栏柱结合面,利于固定座可与栏柱固设;如此,可将栏柱与固定座先行栓固,然后将护栏与固定座固定之,再将护栏、固定座与栏柱三者栓固,即可组成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护栏。然而,此种现有的护栏结构虽具有承受车辆撞击并阻挡以防止往外翻落的效果,但其护栏与固定座间并无设置补强的结构组件,而护栏本身并非呈连续绵延不间断的型态,而是在规范的长度下,一段一段地与固定座结合而成,故护栏与护栏接合处形成材料上呈非连续型态的区域,其仅仅只靠锁设件与固定座结合,此即形成整体结构上最脆弱之处,因而若护栏与结合座的锁设强度不足时,则护栏受撞击即容易与结合座发生脱离,致使护栏未能确实提供缓冲车辆的撞击力量,而令车辆仍往外翻落至道路面下,造成更严重的伤亡,因此其实用性差,有必要加以研发具补强设计以确实提供承受撞击力量的护栏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护栏补强结构,其使车辆不致翻落至道路下,具有更高抵挡撞击力量的效果,令护栏与栏柱的结合强度更为提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为达成前述的创作目的,本技术包括栏柱、固定块及护栏,其中:该栏柱用以设置于道路边缘处,且固定块两端的勾扣部呈互相夹合的型态,因而当护栏与固定块结合时,该两端的勾扣部皆可扣夹于护栏的边缘处,而使护栏被固定块限位于栏柱上,且该固定块借锁固件穿过护栏及固定块与栏柱锁固结合;另外,该栏柱用以设置于道路旁,并借由符合施工规范内长度的护栏一块一块彼此通过栏柱及固定块衔接一起,而护栏本身亦分段与固定块及栏柱结合,使护栏彼此接续呈顺道路边缘绵延的型态,除提供驾驶者知悉该护栏即为道路边缘的信息外,亦在不慎发生交通事故时,护栏即可发挥缓冲车辆撞击的力量,使车辆不致翻落至道路下;该固定块与护栏间设有补强件,而该护栏上设有凸护部,且该补强件呈与凸护部相同的形状,因而补强件可贴合于该凸护部处,而使补强件组设于护栏内面与护栏成一体的型态,且补强件与护栏的组设型态为跨越两护栏接合处的形式,故原本两护栏接合处为材料上不连续的区域,-->而通过该补强件结合为连续的型态,且护栏与补强件叠合的形式可视为单层材料转变为双层复合材料,因而该处的断面系数可有效地提升,以加强其承受弯曲造成应力的容许度,借以大幅增强不同的护栏与固定块及栏柱衔接处的结构强度,使之具有更高抵挡撞击力量的效果;另外,一联结块亦以跨越两护栏接合处并相对补强件的型态组设于护栏外,因而该联结块可通过锁固件在护栏外依联结块、补强件及固定块的顺序往内与栏柱锁设固定,借此提供在护栏外跨越并呈夹设的型态,使补强件确实固定于护栏与固定块间而不易发生脱落,故其可配合补强件令护栏与栏柱的结合强度更为提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护栏补强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护栏补强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护栏补强结构的立体透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护栏补强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护栏补强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护栏补强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透视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  栏柱         2  固定块      21  勾扣部22 锁固件       3  护栏        31  凸护部4  补强件       5  联结块      51  锁固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护栏补强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其包括栏柱1、固定块2及护栏3,其中:该栏柱1呈长条柱状并用以设置于道路边缘处,而该固定块2为一概呈框型,且中央厚度较高,两端设有勾扣部21的块状体,且该固定块2两端的勾扣部21呈互相夹合的型态,因而当护栏3与固定块2结合时,该两端的勾扣部21皆可扣夹于护栏3的边缘处,而使护栏3受固定块2限位于栏柱1上,以及该固定块2通过数个对称设置的锁固件22由护栏3外穿过护栏3及固定块2与栏柱1锁固结合;另外,该栏柱1用以设置-->于道路旁,并为直立于道路边缘的型态,而该护栏3与固定块2的结合型态使护栏3呈约略平行道路路面的形式,并借由栏柱1及固定块2将符合施工规范内长度的护栏3一块一块彼此衔接一起,而护栏3本身亦分段与固定块2及栏柱1结合,以及不同护栏3接合处预留适当长度的伸缩缝,而使护栏3彼此接续呈顺道路边缘绵延的型态,除提供驾驶者知悉该护栏3即为道路边缘的信息外,亦在不慎发生交通事故时,护栏3即可发挥缓冲车辆撞击的力量,使车辆不致翻落至道路下;该固定块2与护栏3间设有补强件4,而该护栏3上设有突出状的凸护部31使护栏3成波浪状,且该补强件4呈与凸护部31相同的形状,因而补强件4可贴合于该凸护部31处,而使补强件4组设于护栏3内面与护栏3成一体的型态,且该补强件4的长度较固定块2宽度为长,而其与护栏3的组设型态为跨越两护栏3接合处的形式,故原本两护栏3接合处为材料上不连续的区域,而通过该补强件4结合为连续的型态,以及锁固件22由护栏3外穿过护栏3、补强件4及固定块2与栏柱1锁设固定,因而护栏3与补强件4叠合的形式可视为单层材料转变为双层复合材料,故该处的断面系数可有效地提升,以加强其承受弯曲造成应力的容许度,以大幅增强不同的护栏3与固定块2及栏柱1衔接处的结构强度,使之具有更高抵挡撞击力量的效果;另外,一联结块5亦以跨越两护栏3接合处并相对补强件4的型态组设于护栏3外,因而该联结块5可通过一锁固件51于护栏3外的位置依联结块5、补强件4及固定块2的顺序往内与栏柱1锁设固定,借此以提供在护栏3外跨越并呈夹设的型态,使补强件4确实固定于护栏3与固定块2间而不易发生脱落,令整体的结合强度更为提高。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栏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与栏柱结合用的固定块,以及与固定块组设的护栏,该固定块与护栏间设有补强件,该补强件与护栏结合并锁设至固定块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栏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与栏柱结合用的固定块,以及与固定块组设的护栏,该固定块与护栏间设有补强件,该补强件与护栏结合并锁设至固定块上。2.根据权利要求1的护栏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上设有凸护部,该补强件与凸护部外形相同,该补强件与凸护部结合而与护栏呈一体的型态。3.根据权利要求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益豪
申请(专利权)人:李益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