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前苷在制备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35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车前苷在制备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医药用途领域。发明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大车前苷具有很好的单胺氧化酶B的抑制活性,同时还具有PINK1蛋白激酶的激动活性,使其能够同时作为单胺氧化酶B的抑制剂和PINK1蛋白激酶活性的激动剂,有望于开发成药物,治疗帕金森症、慢性阻塞性肺炎等重症疾病,应用前景广阔。

Application of caragnine in preparation of drugs for treating Parkinson's diseas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pplication of Plantagin in the preparation of medicines for treating Parkinson's disease, and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inal use. Inventors have found that Plantagin has a good inhibitory activity of monoamine oxidase B and an excitatory activity of PINK1 protein kinase, enabling it to act as both an inhibitor of monoamine oxidase B and an agonist of PINK1 protein kinase activity. It is expected to be developed as a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neumonia. Such severe diseases hav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车前苷在制备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用途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车前苷在制备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帕金森症(Parkinson’sdisease,P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该疾病的发病呈现一种与年龄的增加成正相关的趋势,年龄大于65岁的人群中患病率为1.7%,在年龄大于85岁的人群中患病率增加至4.8%。其发病率高,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主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步态异常和运动迟缓,该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脱失,以及Lewybody小体的形成和浸润。P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无确切定论,主流研究认为这是一种与衰老、环境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的进展,PD相关易感基因不断的被发现和克隆。有大量广泛的研究表明,遗传性PD致病基因的异常将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system,ups)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和神经元突触囊泡功能障碍等各种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改变,从而导致PD的发生。它们不仅能导致遗传性PD的发生,还对散发性PD的发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尚无对帕金森症有较好治疗效果的药物,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车前苷的新用途,开发其药用潜能。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大车前苷在制备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大车前苷在制备单胺氧化酶的抑制剂中的应用。进一步地,单胺氧化酶为单胺氧化酶B。进一步地,大车前苷在制备治疗由单胺氧化酶B介导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地,大车前苷在制备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地,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为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病。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大车前苷在制备提高PINK1蛋白激酶活性的激动剂中的应用。进一步地,大车前苷在制备治疗由PINK1蛋白激酶介导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地,由所述PINK1蛋白激酶介导的疾病为帕金森症、慢性阻塞性肺炎、II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例如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车前苷的新用途,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大车前苷具有很好的单胺氧化酶B的抑制活性,同时还具有PINK1蛋白激酶的激动活性,使其能够同时作为单胺氧化酶B的抑制剂和PINK1蛋白激酶的激动剂,有望于开发成药物,治疗帕金森症、慢性阻塞性肺炎等重症疾病,应用前景广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大车前苷的新用途。大车前苷(PMS)广泛存在于车前草科植物家族中,包括车前属洋地黃、羊膜草属、胡黄连、生地、兔耳草等。大车前苷在新生植物根茎中浓度最高,但也存在于种子、花茎、叶子及植物细胞培养和转基因根茎中。其分子式为C29H36O16,结构式如下:大车前苷作为生物标志物应用于植物化学分类学的研究,同时也是具有多种生物应用的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药用潜能。单胺氧化酶B(monoamineoxidaseB,MAO-B)催化一些生物体产生的胺氧化脱氨产生过氧化氢,主要分布在5-羟色胺能神经元、组胺能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大车前苷对单胺氧化酶具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单胺氧化酶B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可用于开发成单胺氧化酶B的抑制剂,治疗由单胺氧化酶B介导的疾病以及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例如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病。下面以帕金森症为例进行说明:在帕金森症(Parkinson'sdisease,PD)患者的脑中,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减少导致MAO-B水平的上升。MAO-B氧化过量的多巴胺(Dopamine,DA)而产生过量的氧基团(如H2O2),这些氧基团会氧化破坏黑纹神经元;MAO-B还可以通过生物激活内源或外源的神经毒素来加速大脑的老化。目前,MAO-B的抑制剂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已被广泛地用于PD的治疗中。司来吉兰是第一代不可逆的MAO-B选择性抑制剂,但其选择性较差,不良反应较大,会产生恶心、幻觉和高血压等危象。雷沙吉兰是第二代不可逆的MAO-B选择性抑制剂,但存在晕厥、直立性低血压、跌倒、头晕、头痛、背痛、关节痛、肌肉痛、感染、嗜睡、恶心、疲劳等不良反应。沙芬酰胺是新一代的MAO-B抑制剂,但其也存在运动障碍的不良反应。由于现阶段的MAO-B抑制剂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筛选具有确切MAO-B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发现大车前苷有较佳的抑制MAO-B的活性,进而有望于开发成治疗PD的新药,对于PD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大车前苷具有PINK1(PTENinducedputativekinase1)蛋白激酶的激动活性,可用于开发PINK1蛋白激酶的激动剂类药物,用于治疗由PINK1蛋白激酶介导的疾病,例如帕金森症、慢性阻塞性肺炎、II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肿瘤。下面以帕金森症为例进行说明:PINK1(PTENinducedputativekinase1)基因在2004年由Valente等人克隆,是PARK6致病基因,而PARK6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中较常见的一种。该基因含有8个外显子,编码产生的PINK1蛋白激酶由58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重要的功能结构域为一个线粒体定位结构域(由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和一个磷酸激酶结构域(由35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此激酶结构域经过比对后发现,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高度同源,属于钙/钙调蛋白家族。PINK1蛋白激酶具有氧化磷酸化相应底物和自身磷酸化的特性。至今报道的PINK1基因功能包括:抑制细胞凋亡、维护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参与精子发育和成熟、延长生命、参与细胞应激反应。PINK1基因突变导致PD发病的具体机制的研究仍在进行中,目前认为在氧化应激状态下,PINK1蛋白激酶能减轻线粒体功能障碍、阻抑细胞凋亡,发挥其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如果突变型PINK1蛋白激酶自身活性降低,激酶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其应激保护功能丧失,从而使得神经元发生异常凋亡。因此,PINK1蛋白激酶的激动剂,能够使生物体内的PINK1蛋白激酶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下,从而能够减轻线粒体功能障碍、阻抑细胞凋亡,进一步发挥其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而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证实,大车前苷具有PINK1蛋白激酶的激动活性,能够作为增强PINK1蛋白激酶活性的激动剂使用,进而有望于开发成治疗帕金森症的新药。同时,研究发现,PINK1蛋白激酶表达量升高,会促进线粒体自噬,并且其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保护细胞免受多种细胞毒制剂的损害,促进多种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凋亡。因此,PINK1可以作为肿瘤干预靶点或者肿瘤预测指标,尤其是与自噬或者能量代谢相关的肿瘤。由此,大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车前苷在制备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车前苷在制备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中的应用。2.一种大车前苷在制备单胺氧化酶的抑制剂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胺氧化酶为单胺氧化酶B。4.一种大车前苷在制备治疗由单胺氧化酶B介导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5.一种大车前苷在制备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循吴桂芳袁韫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