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菌丝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292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培养菌丝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洗净的玉米和/或小麦用不含氯的水浸泡12‑24小时,得到培养原料;步骤2:将所述培养原料滤水后装入瓶体中并用棉花封口密封;步骤3:将装有所述培养原料的瓶体放入至蒸炉中蒸至少4个小时,其中,所述蒸炉中的水为不含氯的水,蒸压在1.5MP左右;步骤4:将蒸完后并装有所述培养原料的瓶体冷却降温;步骤5:将菌种接种到所述瓶体内,并用棉花封口密封;步骤6:将接种有菌种的瓶体放入到光线阴暗的无菌室中发酵,温度为20‑25℃,直到得到发酵好的菌丝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大量培养菌丝体。

Method of culture myceliu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culturing mycelia,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ethod comprises: step 1: soaking the washed corn and/or wheat in chlorine-free water for 12 to 24 hours to obtain the culture material; step 2: filtering the culture material into the bottle and sealing it with cotton; step 3: sealing the culture material in the bottle; The bottle body of the feeding material is put into the steam oven and steamed for at least 4 hours, in which the water in the steam oven is chlorine-free water and the steam pressure is about 1.5 MP; Step 4: Cool the bottle body with the feeding material after steaming; Step 5: inoculate the strain into the bottle body and seal it with cotton; Step 6: Seal the inoculation; Step 6: Cool the bottle body after steaming. Bacterial bottles are placed in a dark sterile chamber and fermented at a temperature of 20 25 until a fermented mycelium is obtained. The invention can cultivate mycelia in large quanti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养菌丝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培养菌丝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中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者上下文,此处的描述的内容,不因为是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目前菌丝体无法做到大量的培养,产量较低,因此有待提出一种培养菌丝体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培养菌丝体的方法,可大量培养菌丝体。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培养菌丝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洗净的玉米和/或小麦用不含氯的水浸泡12-24小时,得到培养原料;步骤2:将所述培养原料滤水后装入瓶体中并用棉花封口密封;步骤3:将装有所述培养原料的瓶体放入至蒸炉中蒸至少4个小时,其中,所述蒸炉中的水为不含氯的水,蒸压在1.5MP左右;步骤4:将蒸完后并装有所述培养原料的瓶体冷却降温;步骤5:将菌种接种到所述瓶体内,并用棉花封口密封;步骤6:将接种有菌种的瓶体放入到光线阴暗的无菌室中发酵,温度为20-25℃,直到得到发酵好的菌丝体。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10-90%的玉米以及10-90%的小麦。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采用不含氯的山泉水浸泡和洗净所述玉米和/或所述小麦。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培养原料不填充满所述瓶体,所述瓶体预留有空间。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培养原料填充所述瓶体大约一半的空间。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放置在无菌室进行降温,采用自然降温的方法,降温时间为2个小时。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在无菌室内将菌种接种到所述瓶体内,保证接种过程无菌接触。进一步的,在步骤6中,发酵时间为100天左右。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来培养菌丝体,能够一次性培养大量的菌丝体,便于推广种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在得到的菌丝体前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得到的菌丝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方式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培养菌丝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洗净的玉米和/或小麦用不含氯的水浸泡12-24小时,得到培养原料,例如可以浸泡12小时、13小时、14小时、…、24个小时。步骤2:将所述培养原料滤水后装入瓶体中并用棉花封口密封。本步骤中,最好采用无菌棉花封口。最好应当采用透明的瓶体收容培养原料。步骤3:将装有所述培养原料的瓶体放入至蒸炉中蒸至少4个小时,例如可以为4小时,5小时或者5.5小时,其中,所述蒸炉中的水为不含氯的水,蒸压在1.5MP左右,例如可以为1.4-1.6MP,或者1.5MP,或者1.6MP,或者1.55MP等。通过棉花封口密封,在蒸煮时,能够控制蒸汽进入到瓶体内的量。步骤4:将蒸完后并装有所述培养原料的瓶体冷却降温。在降温过程中,不将棉花从瓶口上取出。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是完全采用玉米或者完全采用小麦作为培养原料,本实施方式中可采用玉米作为培养原料,如图1所示。步骤5:将菌种接种到所述瓶体内,并用棉花封口密封。工作人员可佩戴无菌手套,通过接种器具(例如试管)在接种台上接种。步骤6:将接种有菌种的瓶体放入到光线阴暗的无菌室中发酵,温度为20-25℃,直到得到发酵好的菌丝体,发酵时,应当避免光线直晒接种有菌种的瓶体。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法所采用的水,均可为不含氯的水。通过以上步骤得到的菌丝体可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来培养菌丝体,便于系统化培养,能够一次性培养大量的菌丝体,培养的效率提升。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培养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10-90%的玉米以及10-90%的小麦,例如50%的玉米以及50%的小麦,20%的玉米以及80%的小麦,30%的玉米以及70%的小麦,40%的玉米以及60%的小麦。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1中,采用不含氯的山泉水浸泡和洗净所述玉米和/或所述小麦。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2中,所述培养原料不填充满所述瓶体,所述瓶体预留有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2中,所述培养原料填充所述瓶体大约一半的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4中,放置在无菌室进行降温,采用自然降温的方法,降温时间为2个小时。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4中,在无菌室内将菌种接种到所述瓶体内,保证接种过程无菌接触。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6中,发酵时间为100天左右,例如可为90天(3个月左右)或者110天(3个半月)。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以上实施方式仅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者替换,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菌丝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洗净的玉米和/或小麦用不含氯的水浸泡12‑24小时,得到培养原料;步骤2:将所述培养原料滤水后装入瓶体中并用棉花封口密封;步骤3:将装有所述培养原料的瓶体放入至蒸炉中蒸至少4个小时,其中,所述蒸炉中的水为不含氯的水,蒸压在1.5MP左右;步骤4:将蒸完后并装有所述培养原料的瓶体冷却降温;步骤5:将菌种接种到所述瓶体内,并用棉花封口密封;步骤6:将接种有菌种的瓶体放入到光线阴暗的无菌室中发酵,温度为20‑25℃,直到得到发酵好的菌丝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菌丝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洗净的玉米和/或小麦用不含氯的水浸泡12-24小时,得到培养原料;步骤2:将所述培养原料滤水后装入瓶体中并用棉花封口密封;步骤3:将装有所述培养原料的瓶体放入至蒸炉中蒸至少4个小时,其中,所述蒸炉中的水为不含氯的水,蒸压在1.5MP左右;步骤4:将蒸完后并装有所述培养原料的瓶体冷却降温;步骤5:将菌种接种到所述瓶体内,并用棉花封口密封;步骤6:将接种有菌种的瓶体放入到光线阴暗的无菌室中发酵,温度为20-25℃,直到得到发酵好的菌丝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菌丝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10-90%的玉米以及10-90%的小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家程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市佳诚食用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