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麻蜜环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及栽培种专用培养基技术

技术编号:1869814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蜜环菌高卢蜜环菌(A.gallica)和奥氏蜜环菌(A.ostoyae)提供了专用的天麻蜜环菌液体菌种栽培种专用组合培养基,包括第一组液体培养基、第二组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蜜环菌液体菌种,接种于专用的固体培养基,保证了较高的成品率,缩短了培养周期,提高了菌种质量。

Method for producing liquid strain of Armillaria Tianma and cultivation medium for cultivation see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pecial combination culture medium for Armillaria mellea Gallica and A. ostoyae, which consists of the first liquid culture medium, the second liquid culture medium and the solid culture medium. The liquid strain of Armillaria mellea is inoculated into a special solid medium, thereby ensuring a higher yield, shortening the culture period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s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麻蜜环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及栽培种专用培养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伴生生菌种生产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天麻蜜环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及栽培种专用培养基。技术背景蜜环菌(Armillariaspp.)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白蘑科蜜环菌属是一种夏秋季发生能兼性寄生于多种木本草本植物的著名药食兼用菌蜜环菌是1790年由Vahl首次发现并鉴定的目前为止世界上共发现36个生物种,其中欧洲分布有5个种、北美分布7个种、澳大利亚分布5个种、日本分布9个种、非洲分布2个种、我国分布有9个种、在我国蜜环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浙江福建河北山西云南内蒙古西藏及台湾等省区。适用于天麻菌蜜环菌种有6种左右。天麻为名贵药材,需求逐年增加,生产上靠与蜜环菌培养菌材伴栽的方式来完成,蜜环菌培养的质量决定天麻的产量、质量。蜜环菌菌种培养分母种、原种及栽培种,为更好地利用本地资源,节约成本,蜜环菌栽培种用树枝作原料,截断与其它培养料混合、装瓶培养出菌枝栽培种,方式有液体与固体两种,称蜜环菌液体菌枝栽培种与固体菌枝栽培种。蜜环菌与天麻之间存在着伴生关系研究表明,天麻在生长过程中与蜜环菌的关系主要经历拒菌、控菌、开放三个阶段,呈现“菌吃麻”和“麻吃菌”两种现象。蜜环菌是兼性寄生真菌,也是天麻栽培的重要伴生菌,不仅可独立完成生长发育,同事也侵染天麻,为天麻生长、发育、繁殖提供丰富的营养,实现了天麻的人工栽培。在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与韩国研究的发酵罐培养的液体菌种,被用于金针菇的工厂化栽培。国内,2010年沈敏对杏鲍菇的液体菌种研发,并成功应用到工厂化,并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2013年,李增智等人成功的利用液体菌种实现蛹虫草的工厂化栽培。食用菌传统菌种制备,使用的菌种瓶瓶口小,装料难,透气性查,封口棉塞容易受潮污染杂菌,菌种的培养周期长,菌种质量不整齐,成本较高。专利CN106010975公布了液体生产蜜环菌菌种方法,明显缩短了培养周期,提高了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不同蜜环菌对天麻生物产量及天麻素含量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我国高海拔地区不同类型蜜环菌对天麻生物产量及天麻素含量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针对蜜环菌高卢蜜环菌(A.gallica)和奥氏蜜环菌(A.ostoyae)提供了专用的天麻蜜环菌液体菌种栽培种专用组合培养基,包括第一组液体培养基、第二组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组成:第一组液体培养基配方重量比组成:葡萄糖0.5-3份、土豆液5-30份、磷酸二氢钾0-0.5份、硫酸镁0.05份、维生素B1添加量为0-1mg/100ml;第二组液体培养基配方重量比组成:葡萄糖0-3份、玉米淀粉0-5份、豆饼粉0.5-5份、花生饼粉0.5-5份,磷酸二氢钾0-0.5份、硫酸镁0.5份,维生素B1添加量为0-1mg/100ml;固体培养基配方重量比组成:长度5-10cm的阔叶林树枝节10-50份,阔叶林树木屑20-50份,玉米粉0-20份,麸皮5-20份、豆饼粉0-10份、蔗糖0.5-2份、石膏粉0.5-2份。含水量60-70份。一种天麻蜜环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针对与天麻具有伴生关系的高卢蜜环菌或奥氏蜜环菌作为蜜环菌种,具体生产方法如下:1)将蜜环菌菌种用三角瓶液体培养采用200ml/500ml三角瓶,摇床上培养为5-7天,200rpm,温度22-28℃,接种至发酵罐前将液体菌种匀质,经培养获得液体菌;2)将上述液体菌种接种到置有液体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培养时间为5-7天,培养温度22-28℃,培养压力为0.02-0.04MP,转速200rpm,通气量0.5vvm-0.8vvm,经培养得到蜜环菌菌种;3)将上述蜜环菌菌种匀质后接种到专用培养固体培养基,经培养获得蜜环菌固体栽培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利用蜜环菌液体菌种,接种于专用的固体培养基,保证了较高的成品率,缩短了培养周期,提高了菌种质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天麻蜜环菌液体菌种栽培种专用组合培养基的制备1、根据重量比配方称取原料:葡萄糖2份、土豆液20份、磷酸二氢钾0.3份、硫酸镁0.15份、添加维生素B1至1mg/100ml,得到第一组液体培养基。2、根据重量比配方称取原料:葡萄糖2份、玉米淀粉3份、豆饼粉1份、花生饼粉0.5份,磷酸二氢钾0.3份、硫酸镁0.15份、添加维生素B1至1mg/100ml,得到第二组液体培养基。3、根据重量比配方称取原料:阔叶林树枝节40份、阔叶林树木屑45份,玉米粉6份,麸皮6份、豆饼粉1份、蔗糖1份、石膏粉1份。添加水至含水量65%。4、将蜜环菌菌种用三角瓶液体培养采用200ml/500ml三角瓶,添加第一组液体培养基,摇床上培养为5-7天,200rpm,温度22-28℃,接种至发酵罐前将液体菌种匀质,经培养获得液体菌;5、将上述液体菌种接种到置有液体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添加第二组液体培养基,培养时间为5-7天,培养温度22-28℃,培养压力为0.02-0.04MP,转速150-200rpm,通气量0.5vvm-0.8vvm,经培养得到蜜环菌菌种;6、将上述蜜环菌菌种匀质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菌种均质后接入固体培养基中,接种量20ml,25天培养,平放避光培养33天,长满瓶即可,获得蜜环菌固体栽培种。上述第6步骤所述的专用固体培养基置于广口玻璃瓶,其树枝节每瓶均匀分布在半径2/3处,长度5-10cm,周围用专用培养基填满,中间用直径5mm的树枝插入打孔,周围用专用培养基填满,采用透气封口膜密封即可。与传统的小口玻璃瓶相比,装料相当,与棉塞相比,本专利技术透气封口膜增加了栽培种培养的透气性,大大降低减少因为棉塞受潮带来的污染。在培养之前包括:121灭菌2小时,自然冷却,使用前臭氧消毒。采用高温灭菌2小时,可有效杀灭固体配料中的微生物,有效降低污染率。臭氧消毒可穿透瓶子间的缝隙,有效杀菌,相比紫外只能杀死表面的各种微生物,杀菌效率提高,另外,臭氧为安全环保型,可分解为氧气。臭氧消毒4h。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专用组合培养基培种制作与传统制种技术比较相比较,具体如表1所示。表1专用组合培养基的制种效果考察实施例2栽培对比试验结果采用针对高卢蜜环菌(A.gallica)、奥氏蜜环菌(A.ostoyae)、芥黄蜜环菌(A.sinapina)、黄盖蜜环菌(A.luteopileata)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用组合培养基的液体培养制种与传统制种技术栽培对比试验结果(50m2面积),具体如表2所示。表2不同培养基对不同的天麻生长的影响备注:10g下为米痳,10g以上50g以下为白麻,50g以上的为商品麻。表2的试验数据证明,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体培养制种方法及专用培养基对于天麻的产量及品质均具有显著的提高,同时本专利技术液体培养制种方法及专用培养基针对高卢蜜环菌和奥氏蜜环菌与天麻伴生种植具有显著的尤其效果,这表明不同的菌株对菌种培育的培养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这需要有针对性的研发专用的培养基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天麻蜜环菌液体菌种栽培种专用组合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液体培养基、第二组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组成:第一组液体培养基配方重量比组成:葡萄糖0.5‑3份、土豆液5‑30份、磷酸二氢钾0‑0.5份、硫酸镁0.05份、维生素B1添加量为0.1‑1mg/100ml;第二组液体培养基配方重量比组成:葡萄糖0‑3份、玉米淀粉0‑5份、豆饼粉0.5‑5份、花生饼粉0.5‑5份,磷酸二氢钾0‑0.5份、硫酸镁0.1‑0.5份,维生素B1添加量为0.1‑1mg/100ml;固体培养基配方重量比组成:长度5‑10cm的阔叶林树枝节10‑50份,阔叶林树木屑20‑50份,玉米粉0‑20份,麸皮5‑20份、豆饼粉0‑10份、蔗糖0.5‑2份、石膏粉0.5‑2份。含水量60‑7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天麻蜜环菌液体菌种栽培种专用组合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液体培养基、第二组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组成:第一组液体培养基配方重量比组成:葡萄糖0.5-3份、土豆液5-30份、磷酸二氢钾0-0.5份、硫酸镁0.05份、维生素B1添加量为0.1-1mg/100ml;第二组液体培养基配方重量比组成:葡萄糖0-3份、玉米淀粉0-5份、豆饼粉0.5-5份、花生饼粉0.5-5份,磷酸二氢钾0-0.5份、硫酸镁0.1-0.5份,维生素B1添加量为0.1-1mg/100ml;固体培养基配方重量比组成:长度5-10cm的阔叶林树枝节10-50份,阔叶林树木屑20-50份,玉米粉0-20份,麸皮5-20份、豆饼粉0-10份、蔗糖0.5-2份、石膏粉0.5-2份。含水量60-7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元川陈仕江邢康康李守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