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181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安置在出水弯管上方,主要由隔热半圆盘一、隔热半圆盘二、隔热圆盘、排气管、热屏蔽支架、热屏蔽下盖、引流装置、散热组件、热屏蔽上盖和进气管十个部分组成,通过对泵轴和泵头采用双隔热的办法,且采用全新设计的隔热结构,使高温泵泵头以上组件进行热阻断,从而对高温泵的电机模组和控制监测模组达到良好热屏蔽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安装,易拆卸,且可保证高温泵的长期可靠运行。

A dual thermal insulation thermal shield system for high temperature pump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umps, in particular to a dual thermal insulation thermal shield system for high temperature pumps. The double heat insulation shielding system for high temperature pumps is provided. The double heat insulation shielding system is arranged above the outlet elbow pipe, mainly composed of ten parts: the heat insulation semi-disc 1, the heat insulation semi-disc 2, the heat insulation disc, the exhaust pipe, the heat shielding bracket, the heat shielding lower cover, the drainage device, the heat dissipating assembly, the heat shielding upper cover and the intake pipe. By adopting the double heat insulation method for the pump shaft and the pump head, and adopting the completely new design heat insulation structure, the above components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pump head are heat blocked, thus achieving good heat shielding effect for the motor module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module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pump.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installation, easy disassembly and high assurance. Long term reliable operation of warm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泵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用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工业用泵装置向大型化(大容量、高效率、可靠性、低噪声及自动化)发展,然而国内对大型工业用泵的研制难以取得突破,大部分依赖于进口。而高温熔盐泵、高温重金属泵的研制是近年来国内泵行业的发展方向,这类泵的特点主要是流量大、扬程低。目前热屏蔽是高温泵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其中高温泵的电机模组和控制监测模组都不适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很难保证高温泵的长时期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高温泵的热屏蔽问题,使高温泵站更加高效稳定的工作。因为热屏蔽是高温泵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高温泵的电机模组和控制监测模组都不适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通过对泵轴和泵头采用双隔热的办法,且采用全新设计的隔热结构,使高温泵泵头以上组件进行热阻断,从而对高温泵的电机模组和控制监测模组达到良好热屏蔽效果。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所述高温泵包括进水段、混流式叶轮、空间导叶、导轴承一、扬水管、主轴、出水弯管、导轴承二、密封支撑、压盖、轴承组件,联轴器部件,进水段安装在空间导叶上,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导轴承一安装在空间导叶的内盖板内部,空间导叶的出口端与扬水管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扬水管的出口端与出水弯管通过螺栓连接,出水弯管内设置有密封支撑,密封支撑内部安置有导轴承二,密封支撑和压盖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出水弯管上;所述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包括隔热半圆盘一、隔热半圆盘二、隔热圆盘、排气管、热屏蔽支架、热屏蔽下盖、引流装置、散热组件、热屏蔽上盖和进气管;在出水弯管上方安置有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双隔热热屏蔽系统的上方安置有轴承组件,所述双隔热热屏蔽系统主要对主轴进行冷却,且对轴承组件下方的热量进行屏蔽,阻断热量向轴承方向传递,轴承组件主要是平衡主轴所受的轴向力和径向力,联轴器部件安置在轴承组件的上方;所述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中,散热组件安装在主轴上,采用过渡配合的方式,且通过键进行传动连接,引流装置安装在热屏蔽下盖和热屏蔽上盖内部,在热屏蔽上盖设有一个通孔,外接进气管,在热屏蔽下盖上设有两个通孔,外接连接管与隔热圆盘相连,隔热圆盘内部设有气体流道,隔热圆盘外接连接管与隔热半圆盘一和隔热半圆盘二相连,隔热半圆盘一和隔热半圆盘二内部均设有气体流道,隔热半圆盘一和隔热半圆盘二均外接排气管;其中,散热组件由特制轴套和散热片组成,散热片为圆环状,焊接在特制轴套外圆壁上,引流装置由特制圆筒和导流片组成,导流片焊接在特制圆筒内部,散热组件上的散热片与引流装置上的导流片交替叠放;所述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冷气体从进气管进入热屏蔽组件内部,引流装置对冷气体进行导流,使冷气体与散热组件充分接触,冷气体进入隔热圆盘,通过隔热圆盘内部的气体流道进入隔热半圆盘一和隔热半圆盘二,最后从外接排气管排出,其中散热组件是阻止屏蔽在主轴上的热量向轴承组件的方向进行传递,隔热半圆盘一、隔热半圆盘二和隔热圆盘组成的隔热屏是阻止隔热墙下方的热量向上方传递。所述双隔热热屏蔽系统中的隔热半圆盘一、隔热半圆盘二、隔热圆盘、热屏蔽支架、引流装置和散热组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而排气管、热屏蔽下盖、和热屏蔽上盖和进气管均采用绝热材质。所述隔热半圆盘一、隔热半圆盘二、隔热圆盘组成的隔热屏隔热面积占隔热墙上安置孔a面积的85%以上。所述引流装置通过线切割分成两个半圆形结构,引流装置上的每个导流片轴向安置在两个散热片中间,散热片的数量为多个,根据主轴的热阻断需求调整,增加散热组件中散热片,增大散热面积,提高热屏效果。所述隔热半圆盘一、隔热半圆盘二、隔热圆盘组成的隔热屏的热阻断效果,是根据进气管的冷气体的气体流量来调整,冷气体流量增大,提高热屏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对泵轴和泵头采用双隔热的办法,且采用全新设计的隔热结构,使高温泵泵头以上组件进行热阻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温泵及其热屏蔽系统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热屏蔽系统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引流装置的结构图;a-主视剖面图;b-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段、2.混流式叶轮、3.空间导叶、4.导轴承一、5.扬水管、6.主轴、7.出水弯管、8.导轴承二、9.密封支撑、10.压盖、11.隔热半圆盘一、12.隔热半圆盘二、13.隔热圆盘、14.排气管、15.热屏蔽支架、16.热屏蔽下盖、17.引流装置、18.散热组件、19.热屏蔽上盖、20.进气管、21.轴承组件,22.联轴器部件,23.隔热墙,24.泵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图1至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高温泵及其热屏蔽系统原理示意图。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所述高温泵包括进水段1、混流式叶轮2、空间导叶3、导轴承一4、扬水管5、主轴6、出水弯管7、导轴承二8、密封支撑9、压盖10、轴承组件21,联轴器部件22,进水段1安装在空间导叶3上,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导轴承一4安装在空间导叶3的内盖板内部,空间导叶3的出口端与扬水管5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扬水管5的出口端与出水弯管7通过螺栓连接,出水弯管7内设置有密封支撑9,密封支撑9内部安置有导轴承二8,密封支撑9和压盖1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出水弯管7上;所述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包括隔热半圆盘一11、隔热半圆盘二12、隔热圆盘13、排气管14、热屏蔽支架15、热屏蔽下盖16、引流装置17、散热组件18、热屏蔽上盖19和进气管20;在出水弯管7上方安置有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双隔热热屏蔽系统的上方安置有轴承组件21,所述双隔热热屏蔽系统主要对主轴6进行冷却,且对轴承组件21下方的热量进行屏蔽,阻断热量向轴承方向传递,轴承组件21主要是平衡主轴6所受的轴向力和径向力,联轴器部件22安置在轴承组件21的上方;所述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中,散热组件18安装在主轴6上,采用过渡配合的方式,且通过键进行传动连接,引流装置17安装在热屏蔽下盖16和热屏蔽上盖19内部,在热屏蔽上盖19设有一个通孔,外接进气管20,在热屏蔽下盖16上设有两个通孔,外接连接管与隔热圆盘13相连,隔热圆盘13内部设有气体流道,隔热圆盘13外接连接管与隔热半圆盘一11和隔热半圆盘二12相连,隔热半圆盘一11和隔热半圆盘二12内部均设有气体流道,隔热半圆盘一11和隔热半圆盘二12均外接排气管14;其中,散热组件18由特制轴套和散热片组成,散热片为圆环状,焊接在特制轴套外圆壁上,引流装置17由特制圆筒和导流片组成,导流片焊接在特制圆筒内部,散热组件18上的散热片与引流装置17上的导流片交替叠放;所述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冷气体从进气管20进入热屏蔽组件内部,引流装置17对冷气体进行导流,使冷气体与散热组件18充分接触,冷气体进入隔热圆盘13,通过隔热圆盘13内部的气体流道进入隔热半圆盘一11和隔热半圆盘二12,最后从外接排气管14排出,其中散热组件18是阻止屏蔽在主轴6上的热量向轴承组件21的方向进行传递,隔热半圆盘一11、隔热半圆盘二12和隔热圆盘13组成的隔热屏是阻止隔热墙23下方的热量向上方传递。所述双隔热热屏蔽系统中的隔热半圆盘一11、隔热半圆盘二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所述高温泵包括进水段(1)、混流式叶轮(2)、空间导叶(3)、导轴承一(4)、扬水管(5)、主轴(6)、出水弯管(7)、导轴承二(8)、密封支撑(9)、压盖(10)、轴承组件(21),联轴器部件(22),进水段(1)安装在空间导叶(3)上,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导轴承一(4)安装在空间导叶(3)的内盖板内部,空间导叶(3)的出口端与扬水管(5)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扬水管(5)的出口端与出水弯管(7)通过螺栓连接,出水弯管(7)内设置有密封支撑(9),密封支撑(9)内部安置有导轴承二(8),密封支撑(9)和压盖(1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出水弯管(7)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包括隔热半圆盘一(11)、隔热半圆盘二(12)、隔热圆盘(13)、排气管(14)、热屏蔽支架(15)、热屏蔽下盖(16)、引流装置(17)、散热组件(18)、热屏蔽上盖(19)和进气管(20);在出水弯管(7)上方安置有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双隔热热屏蔽系统的上方安置有轴承组件(21),所述双隔热热屏蔽系统主要对主轴(6)进行冷却,且对轴承组件(21)下方的热量进行屏蔽,阻断热量向轴承方向传递,轴承组件(21)主要是平衡主轴(6)所受的轴向力和径向力,联轴器部件(22)安置在轴承组件(21)的上方;所述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中,散热组件(18)安装在主轴(6)上,采用过渡配合的方式,且通过键进行传动连接,引流装置(17)安装在热屏蔽下盖(16)和热屏蔽上盖(19)内部,在热屏蔽上盖(19)设有一个通孔,外接进气管(20),在热屏蔽下盖(16)上设有两个通孔,外接连接管与隔热圆盘(13)相连,隔热圆盘(13)内部设有气体流道,隔热圆盘(13)外接连接管与隔热半圆盘一(11)和隔热半圆盘二(12)相连,隔热半圆盘一(11)和隔热半圆盘二(12)内部均设有气体流道,隔热半圆盘一(11)和隔热半圆盘二(12)均外接排气管(14);其中,散热组件(18)由特制轴套和散热片组成,散热片为圆环状,焊接在特制轴套外圆壁上,引流装置(17)由特制圆筒和导流片组成,导流片焊接在特制圆筒内部,散热组件(18)上的散热片与引流装置(17)上的导流片交替叠放;所述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冷气体从进气管(20)进入热屏蔽组件内部,引流装置(17)对冷气体进行导流,使冷气体与散热组件(18)充分接触,冷气体进入隔热圆盘(13),通过隔热圆盘(13)内部的气体流道进入隔热半圆盘一(11)和隔热半圆盘二(12),最后从外接排气管(14)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所述高温泵包括进水段(1)、混流式叶轮(2)、空间导叶(3)、导轴承一(4)、扬水管(5)、主轴(6)、出水弯管(7)、导轴承二(8)、密封支撑(9)、压盖(10)、轴承组件(21),联轴器部件(22),进水段(1)安装在空间导叶(3)上,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导轴承一(4)安装在空间导叶(3)的内盖板内部,空间导叶(3)的出口端与扬水管(5)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扬水管(5)的出口端与出水弯管(7)通过螺栓连接,出水弯管(7)内设置有密封支撑(9),密封支撑(9)内部安置有导轴承二(8),密封支撑(9)和压盖(1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出水弯管(7)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包括隔热半圆盘一(11)、隔热半圆盘二(12)、隔热圆盘(13)、排气管(14)、热屏蔽支架(15)、热屏蔽下盖(16)、引流装置(17)、散热组件(18)、热屏蔽上盖(19)和进气管(20);在出水弯管(7)上方安置有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双隔热热屏蔽系统的上方安置有轴承组件(21),所述双隔热热屏蔽系统主要对主轴(6)进行冷却,且对轴承组件(21)下方的热量进行屏蔽,阻断热量向轴承方向传递,轴承组件(21)主要是平衡主轴(6)所受的轴向力和径向力,联轴器部件(22)安置在轴承组件(21)的上方;所述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中,散热组件(18)安装在主轴(6)上,采用过渡配合的方式,且通过键进行传动连接,引流装置(17)安装在热屏蔽下盖(16)和热屏蔽上盖(19)内部,在热屏蔽上盖(19)设有一个通孔,外接进气管(20),在热屏蔽下盖(16)上设有两个通孔,外接连接管与隔热圆盘(13)相连,隔热圆盘(13)内部设有气体流道,隔热圆盘(13)外接连接管与隔热半圆盘一(11)和隔热半圆盘二(12)相连,隔热半圆盘一(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礼卢永刚朱荣生付强司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