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178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包括环体、输出部件、数个弹性垫及数个滚轴组;输出部件中凸轮外缘凸伸有各具有端缘和两个硬接边的数个受动凸齿,端缘与环体的内缘之间存在第一间隙且其于静止状态大于零;弹性垫面对面叠接于受动凸齿的内面且具有分别凸出于两个硬接边的两个软接边,滚轴组包含分别相邻于两个软接边的两个滚轴,滚轴与外缘之间存在第二间隙且其于静止状态等于零;当滚轴受动开始推压软接边内凹时,第二间隙大于零;当滚轴继续推压软接边内凹或推压至硬接触于硬接边时,在荷重方向上受动凸齿的端缘扺接内缘使第一间隙等于零且第二间隙大于已等于零的第一间隙,借此减轻滚轴的受力而减少磨耗并提升耐用性。

Improved brake mechanism for seat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brake mechanism of a seat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ring body, an output component, several elastic pads and a plurality of rollers; in the output component, the cam outer edge is protru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en convex teeth each having an end edge and two hard-edged edges, and there is a first clearance between the end edge and the inner edge of the ring body, and the cam outer edge of the cam is protruded with a plural The elastic pad face to face overlaps the inside of the driven convex teeth and has two soft-jointed edges protruding from two hard-jointed edges. The roller group consists of two rollers adjacent to the two soft-jointed edges respectively. There is a second clearance between the roller and the outer edge and it is equal to zero in the static state. The second clearance is greater than zero when the edge is concave; when the roller continues to push the soft edge concave or push the roller to hard edge, the end edge of the driven convex tooth in the load direction makes the first clearance equal to zero and the second clearance greater than the first clearance equal to zero, thereby reducing the load on the roller and reducing wear and improving endurance Use se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
技术介绍
关于座椅高低调整装置,包括彼此同轴配置的一离合机构和一刹车机构,控制把则连接于离合机构。使用者经由控制把带动离合机构,离合机构连动刹车机构,刹车机构中的输出部件则带动例如汽车座椅、按摩椅或轮椅等椅具中的升降机而控制升降。然而,现有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刹车机构中,被夹掣于刹车机构的内缘与凸轮外缘之间的滚轴,常会因为承受较大的外部荷重(来自所述椅具本身的重量或再加上乘坐者的体重等)而易于磨耗,进而导致作动不顺畅甚至作动失败等,早为人所诟病已久。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创作,乃为本案创作人所亟需解决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能在承受外部荷重时,让至少一受动凸齿支撑住内缘而减轻滚轴的受力,进而降低磨耗而提升耐用性。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包括:一环体,具有一内缘;一输出部件,穿设于该环体内且包含一凸轮,该凸轮的外缘凸伸有各具有两个硬接边和连接于该两个硬接边之间的一端缘的数个受动凸齿,每一该端缘与该内缘之间存在一第一间隙,且该第一间隙于静止状态大于零;以及数个弹性垫和数个滚轴组,皆设置于该外缘与该内缘之间,各该弹性垫是面对面叠接于各该受动凸齿的内面且各该弹性垫皆具有分别凸出于该两个硬接边的两个软接边,各该滚轴组包含分别相邻于各该弹性垫的该两个软接边的两个滚轴,每一该滚轴与该外缘之间存在一第二间隙,且该第二间隙于静止状态等于零;其中,当该滚轴受动而开始推压该软接边内凹时,受动后的该滚轴与该外缘之间的该第二间隙将大于零;当受动后的该滚轴继续推压该软接边内凹时或继续推压该软接边内凹到底而硬接触该硬接边时,在荷重方向上会有至少一该受动凸齿的该端缘直接扺接该内缘而使该第一间隙等于零,且该第二间隙大于已等于零的该第一间隙。相较于先前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功效:能在承受外部荷重时减轻滚轴的受力,进而减少磨耗并提升耐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刹车机构的第一实施例与离合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依据图1于局部组合后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依据图1于完全组合后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刹车机构的第一实施例于刹车状态下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依据图4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刹车机构的第一实施例操作解除刹车时的第一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依据图6的第二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依据图7的第三动作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依据图8的第四动作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刹车机构的第二实施例于刹车状态下的俯视图。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00离合机构;1驱动盘;14盘面;15驱动齿;151斜边;2输入部件;3作用组件;4外罩;500刹车机构;5、5a弹性垫;51、531软接边;52止滑纹;53支撑垫体;6固定架;7输出部件;71凸轮;710外缘;72、72a受动凸齿;720内面;721、721a硬接边;722a凹陷部;723、723a端缘;73带动棘齿;75第一矩形体;76第二矩形体;8环体;81内缘;9滚轴组;91滚轴;A接触点;L荷重方向;S1a、S1b、S1c第一间隙;S2a、S2b第二间隙。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和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主要用于例如汽车座椅、按摩椅或轮椅等椅具的高低调整装置上。如图1所示,高低调整装置包括彼此同轴配置的一离合机构100和一刹车机构500,离合机构100包含一输入部件2、数个作用组件3、一外罩4以及与本技术刹车机构500共享的一驱动盘1,驱动盘1于图中未绘示的一面具有用来容置输入部件2和作用组件3的凹陷部(图中未示),外罩4对应驱动盘1的凹陷部罩覆,输入部件2利用一控制把(图中未示)控制转动,以经由作用组件3带动驱动盘1转动。座椅高低调整装置固定于所述椅具上,并使刹车机构500与安装于所述椅具内的升降机构齿接而带动。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刹车机构500的第一实施例包含数个弹性垫5、一固定架6、一输出部件7、一环体8、数个滚轴组9以及一驱动盘1。其中的驱动盘1与离合机构100共享且具有一盘面14,环体8为呈中空状而具有一内缘81,至于驱动盘1则对应环体8的一面盖覆。输出部件7是可旋转地穿设于环体8内,其包含彼此同轴相接的一凸轮71和一带动棘齿73。凸轮71的外缘710凸伸有数个受动凸齿72,此时,如图5并搭配图4所示,各受动凸齿72位于彼此间隔对应的外缘710与内缘81之间。较佳而言,如图4并搭配图1所示,凸轮71为一矩形体而具有四个侧面(未标示组件符号),任意相邻的两个侧面之间以一圆角(未标示组件符号)连接,各受动凸齿72分别自四个侧面的相邻的两个圆角之间凸出并形成十字形配置。各受动凸齿72具有两个硬接边721以及连接于两个硬接边721之间的一端缘723。较佳而言,受动凸齿72为矩形体状或矩形厚片体状,因此每一受动凸齿72的两个硬接边721为平直状且彼此间隔并列,再加上连接于两个硬接边721的同一端之间的端缘723,受动凸齿72的形状将有如字母U,只是在各硬接边721与端缘723之间的连接处不见得是圆角状,且每一端缘723于静止状态(指:静止的刹车状态)皆相邻于内缘81。数个弹性垫5和数个滚轴组9,皆设置于上述的外缘710与内缘81之间,分述如下。关于弹性垫5,本技术并不限定弹性垫5的结构及其配置方式,只要各弹性垫5能对应各受动凸齿72配置且具有分别凸出于两个硬接边721的两个软接边51即可,于本实施例中则以本段后述为例进行说明:各弹性垫5是面对面叠接于各受动凸齿72的内面720(见图1所示)与驱动盘1的盘面14(见图1所示)之间,且各弹性垫5的宽度略大于各受动凸齿72的宽度,以使两个软接边51分别略凸出于两个硬接边721。较佳而言,弹性垫5也为矩形体状或矩形厚片体状,因此每一弹性垫5的两个软接边51也为平直状且彼此间隔并列;此种形状的弹性垫5是与同一形状的受动凸齿72彼此面对面叠接,使两个软接边51分别大致平行于两个硬接边721而利于先软接触再硬接触的操作设定。此外,前述每一弹性垫5以及相对应的受动凸齿72于彼此面对面叠接后的厚度总和是等于或略大于(接近)凸轮71的厚度,以让弹性垫5被弹性夹置于受动凸齿72的内面720与驱动盘1的盘面14之间。弹性垫5为一可受力而弹性变形或可受力而弹性内凹的弹性垫体。每一弹性垫5的各邻接边还可分别设有至少一止滑纹52,举例而言,每一弹性垫5与盘面14之间、与相对应的受动凸齿72的内面720之间以及与内缘81之间,皆分别设有止滑纹52,以增加弹性垫5与盘面14、内面720和内缘81之间的摩擦力。关于滚轴组9,本技术并不限定滚轴组9的结构及其配置方式,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包含两个滚轴91为例进行说明,且各滚轴组9的两个滚轴91是分别相邻于或分别软接触于各弹性垫5的两个软接边51,各滚轴组9的两个滚轴91具体是对应设置于各受动凸齿72与前述各圆角之间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环体,具有一内缘;一输出部件,穿设于所述环体内且包含一凸轮,所述凸轮的外缘凸伸有各具有两个硬接边和连接于所述两个硬接边之间的一端缘的数个受动凸齿,每一所述端缘与所述内缘之间存在一第一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于静止状态大于零;以及数个弹性垫和数个滚轴组,皆设置于所述外缘与所述内缘之间,各所述弹性垫是面对面叠接于各所述受动凸齿的内面且各所述弹性垫皆具有分别凸出于所述两个硬接边的两个软接边,各所述滚轴组包含分别相邻于各所述弹性垫的所述两个软接边的两个滚轴,每一所述滚轴与所述外缘之间存在一第二间隙,且所述第二间隙于静止状态等于零;其中,当所述滚轴受动而开始推压所述软接边内凹时,受动后的所述滚轴与所述外缘之间的所述第二间隙将大于零;当受动后的所述滚轴继续推压所述软接边内凹时或继续推压所述软接边内凹到底而硬接触所述硬接边时,在荷重方向上会有至少一所述受动凸齿的所述端缘直接扺接所述内缘而使所述第一间隙等于零,且所述第二间隙大于已等于零的所述第一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环体,具有一内缘;一输出部件,穿设于所述环体内且包含一凸轮,所述凸轮的外缘凸伸有各具有两个硬接边和连接于所述两个硬接边之间的一端缘的数个受动凸齿,每一所述端缘与所述内缘之间存在一第一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于静止状态大于零;以及数个弹性垫和数个滚轴组,皆设置于所述外缘与所述内缘之间,各所述弹性垫是面对面叠接于各所述受动凸齿的内面且各所述弹性垫皆具有分别凸出于所述两个硬接边的两个软接边,各所述滚轴组包含分别相邻于各所述弹性垫的所述两个软接边的两个滚轴,每一所述滚轴与所述外缘之间存在一第二间隙,且所述第二间隙于静止状态等于零;其中,当所述滚轴受动而开始推压所述软接边内凹时,受动后的所述滚轴与所述外缘之间的所述第二间隙将大于零;当受动后的所述滚轴继续推压所述软接边内凹时或继续推压所述软接边内凹到底而硬接触所述硬接边时,在荷重方向上会有至少一所述受动凸齿的所述端缘直接扺接所述内缘而使所述第一间隙等于零,且所述第二间隙大于已等于零的所述第一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所述弹性垫和相对应的所述受动凸齿皆为矩形体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所述弹性垫的所述两个软接边为平直状且彼此间隔并列,每一所述受动凸齿的所述两个硬接边也为平直状且彼此间隔并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对应所述环体盖覆,各所述弹性垫则面对面叠接于各所述受动凸齿的内面与所述驱动盘的盘面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所述弹性垫和相对应的所述受动凸齿彼此叠接后的厚度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凸轮的厚度。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驱动盘具有分别伸入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滚轴组之间的数个驱动齿,每一所述驱动齿具有彼此间隔并列且相对倾斜配置的两个斜边,所述驱动齿以所述斜边推动所述滚轴朝彼此相邻的所述硬接边方向移动。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所述弹性垫与所述驱动盘的所述盘面之间、与相对应的所述受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季达二瓶正夫奚仲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