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116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0:32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以及一种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方法,所述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包括:辅助框架,其以预定距离布置在主框架下方;吸附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辅助框架,其中,配置为吸附车顶板的吸附杯设置在每个吸附单元下部;引导棒,所述引导棒的一端固定至所述辅助框架,并且所述引导棒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主框架;以及制动构件,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其中,所述引导棒穿过所述制动构件,并且所述制动构件限制所述引导棒相对于所述主框架的移动。

A system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a movable roof plate.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system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a moving roof plate and a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moving roof plate. The system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moving roof plate comprises an auxiliary frame arranged at a predetermined distance below the main frame and an adsorption unit arranged at the auxiliary frame. A frame, wherein an adsorption cup configured to adsorb a roof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each adsorption unit; a guide rod, one end of which is fixed to the auxiliary fram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guide rod passes through the main frame; and a brake member,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frame, wherein the guide rod passes through the auxiliary frame. A brake member is described, and the brake member restricts the movement of the guide bar relative to the main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7年3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034029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调整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以减少组装误差和焊接误差。
技术介绍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而并不构成现有技术。通常,车身经过用于组装各个板件(所述各个板件在车身附属工序中制造)的工序以形成白车身(B.I.W.,bodyinwhite)。车身包括:支撑驱动部分(例如发动机和下部的驱动轴)和座椅的底板,两个侧板,布置在上侧的车顶板,多个车顶纵梁,前围板,后板(backpanel)以及搁物盘(packagetray)。车身在车身组装线上组装,在设置底板、后板、两个侧板、车顶板、车顶纵梁、前围板、搁物盘等之后,所述车身组装线通过利用焊接机器人而实施焊接。也就是说,在后板焊接在底板上之后,在车身组装线中将两个侧板、车顶板、车顶纵梁、前围板和搁物盘进行焊接。同时,在车身组装线上通过将车顶板设置在车身的车顶面上的工序而实施车顶板组装;其中,侧板组装至底板,并且由焊接机器人在下述状态下将车顶板焊接在车身的车顶面上,所述状态中车顶板被限制单元限制,所述限制单元通过旋转布置在两侧的四面指标旋转体(foursurfaceindexrotatingbody)而对应于车辆的类型。此处,车顶板在车顶板由安装于机器人臂前端的车顶悬吊器保持固定的状态下设置在车身的车顶面上,并且可以在由车顶悬吊器和四面指标旋转体固定的状态下焊接在车身的车顶面上。同时,在传统技术中,包括了在车顶板由车顶悬吊器固定的状态下利用焊接机器人将车顶板焊接至车身的车顶面的工序,因此可能产生不必要的组装误差和焊接误差,由此降低了车顶板的生产率、加工性能以及组装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致力于提供一种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调整系统,在将车顶板放置在车身上的工序中,所述系统能够通过减少组装误差和焊接误差来提高精确度以及生产率和加工性能。本申请的某些形式中的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调整系统包括:辅助框架,其以预定距离布置在主框架下方;吸附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辅助框架,其中,配置为吸附车顶板的吸附杯设置在每个吸附单元下部;引导棒,所述引导棒的一端固定至所述辅助框架,并且所述引导棒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主框架;以及制动构件,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其中,所述引导棒穿过所述制动构件,并且所述制动构件限制所述引导棒相对于所述主框架的移动。所述主框架连接至悬吊机器人的臂,并且所述悬吊机器人可以使所述主框架沿着预定的路线移动。本申请的某些形式中的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调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视觉传感器,其设置在车身上方,检测所述车身的形状,所述车顶板布置在所述车身的上部上。本申请的某些形式中的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调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杆件,所述视觉传感器沿着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以均匀的间隔设置在所述杆件上;以及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其与所述视觉传感器相对应而设置在所述杆件上;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可以检测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所述视觉传感器可以检测所述车身的形状,从而利用由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而校准所述车身的形状。所述引导棒可以包括:第一引导棒,第二引导棒以及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棒或所述第二引导棒的所述另一端,从而防止所述辅助框架与所述主框架分离。本申请的某些形式中的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调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位置传感器,其设置在对应于所述吸附单元的位置,以检测所述主框架与所述辅助框架之间的距离。本申请的某些形式中的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调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其配置为基于由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的感测信号而检测所述车顶板的布置特征。所述布置特征可以包括所述车顶板的竖直位置以及所述车顶板的倾斜度。本申请的某些形式中的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调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棒,其固定至所述主框架并且朝向所述辅助框架布置;以及传感器环,其能够沿着所述传感器棒移动;其中,所述位置传感器可以检测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棒的所述传感器环的位置,以及所述辅助框架相对于所述主框架的位置。本申请的某些形式中的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调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固定环,其固定至所述第一引导棒或所述第二引导棒,其中,所述传感器环可以通过连接构件而固定至所述固定环。所述辅助框架可以沿着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以预定的间隔而布置在所述主框架下方。一种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利用连接至主框架的机器人臂吸附车顶板,以将所述车顶板装载至预定的位置;利用所述机器人臂将所述车顶板放置在车身上部中的预定位置;通过向下移动所述主框架,将所述车顶板按压至车身;并且将所述车顶板结合至车身。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方法可以包括,装载所述车顶板时,启动制动构件从而相对于所述主框架固定所述辅助框架;以及将所述车顶板按压时,停用所述制动构件,从而通过相对于所述主框架移动所述辅助框架的位置而调整所述车顶板的位置。可以用视觉传感器检测所述车身的形状;并且可以根据所感测的所述车身的形状,将所述车顶板放置在车身上部中的预定位置上。可以用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主框架与所述辅助框架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根据所述距离,检测所述车顶板的布置特征。视觉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杆件上并以预定距离布置,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可以与所述视觉传感器相对应而设置在所述杆件上,并且可以用由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感测的距离而校准由视觉传感器检测的车身的形状。吸附杯可以用真空压力吸附所述车顶板的上表面。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在本申请的某些形式中,在悬吊器将车顶板布置在车身的车顶侧的同时,可以自动调整车顶板的位置。因此,悬吊器可以将车顶板布置在车身的准确位置,并且可以由此减少组装误差和焊接误差。进一步地,可以在悬吊器布置的位置使用制动构件,从而主动控制车顶板的位置。通过本文提供的说明,进一步的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应理解说明书和具体示例仅旨在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申请的范围。附图说明为了使本申请得到充分地理解,现在将参考附图以示例的方式对本申请的各个形式进行描述,其中:图1是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调整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调整系统的前视图;图3a和图3b是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调整系统的工作状态的前视图,其中,图3a是水平平坦状态的前视图,而图3b是倾斜的状态的前视图;图4是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调整系统中视觉传感器的俯视平面图;以及图5是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本文描述的附图仅旨在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附图标记描述>100:车身105:悬吊机器人110:视觉传感器115:杆件120:悬吊器125:车顶板130:焊接机器人150:控制部200:吸附杯205:吸附部210:辅助框架215:第一引导棒217:第二引导棒220:固定环225:传感器环230:传感器棒240:制动构件245:止挡件250:位置传感器260:主框架400:距离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描述仅为示例性性质而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辅助框架,其以预定距离布置在主框架下方;吸附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辅助框架,其中,配置为吸附车顶板的吸附杯设置在每个吸附单元下部;引导棒,所述引导棒的一端固定至所述辅助框架,并且所述引导棒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主框架;以及制动构件,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其中,所述引导棒穿过所述制动构件,并且所述制动构件限制所述引导棒相对于所述主框架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17 KR 10-2017-00340291.一种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辅助框架,其以预定距离布置在主框架下方;吸附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辅助框架,其中,配置为吸附车顶板的吸附杯设置在每个吸附单元下部;引导棒,所述引导棒的一端固定至所述辅助框架,并且所述引导棒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主框架;以及制动构件,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其中,所述引导棒穿过所述制动构件,并且所述制动构件限制所述引导棒相对于所述主框架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其中,所述主框架连接至悬吊机器人的臂,并且所述悬吊机器人使所述主框架沿着预定的路线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进一步包括:视觉传感器,其设置在车身上方,其中,所述视觉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所述车身的形状,所述车顶板布置在所述车身的上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进一步包括:杆件,所述视觉传感器沿着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以均匀的间隔设置在所述杆件上;以及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其与所述视觉传感器相对应而设置在所述杆件上;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其中,所述视觉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所述车身的形状,从而基于由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而校准所述车身的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其中,所述引导棒包括:第一引导棒;第二引导棒;以及止挡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棒或所述第二引导棒的所述另一端,其中,所述止挡件配置为防止所述辅助框架与所述主框架分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进一步包括:位置传感器,其设置在对应于所述吸附单元的位置,其中,所述位置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所述主框架与所述辅助框架之间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其配置为基于由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的感测信号而检测所述车顶板的布置特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调整活动的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相奎金尚助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