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型板式橡胶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73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坡型板式橡胶支座,为橡胶层(3)和中间钢板(1)重复相叠构成的多层圆柱体或多面体,所有的中间钢板(1)均被橡胶层(3)包覆,其下面为水平面,其上面为与桥梁的坡度下梁相配合的斜面。最上面的橡胶层(3)内夹持有一个楔形钢板(2),楔形钢板(2)的一个面与中间钢板平行,另一个面与支座的斜面平行。(*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坡型板式橡胶支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橡胶支座。
技术介绍
:现有的桥梁橡胶支座分为平面型及球冠型。平面型的橡胶支座不能直接用于带坡度的桥梁,并易于产生脱空现象。而球冠型的橡胶支座可适用于带3%~5%坡度的桥梁。但是球冠型的橡胶支座表面球冠层的变形量较大,该部分橡胶的老化问题显著。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应3%~8%坡度,制造、安装方便,可避免橡胶支座早期老化问题及支座的脱空现象的坡型板式橡胶支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坡型板式橡胶支座,为橡胶层3和中间钢板1重复相叠构成的多层园柱体或多面体,所有的中间钢板1均被橡胶层3包覆,其下面为水平面,其上面为与桥梁的坡度下梁相配合的斜面,最上面的橡胶层3内夹持有一个楔形钢板2,楔形钢板2的一个面与中间钢板平行,另一个面与支座的斜面平行。楔形钢板2和最上面的橡胶层3的坡角θ与桥梁的纵坡坡角一致,tgθ≤8%。楔形钢板2的上表面中央有一个不透孔5,不透孔5穿过最上面的橡胶层,不透孔在模压硫化时起定位作用,中间钢板1、楔形钢板2、橡胶层3采用模压硫化一次成型。最下面的橡胶层底面粘结有聚四氟乙烯滑板4。本技术包括普通园形、矩形橡胶支座及四氟滑板橡胶支座。对于一般园形、矩形橡胶支座由中间钢板、橡胶层及楔形钢板所组成;对于四氟滑板橡胶支座由中间钢板、橡胶层、楔形钢板及聚四氟乙烯滑板所组成。本技术是由一层橡胶片,一层钢板相重叠并加压硫化而成,整个支座均被橡胶层所包覆,上面第一层钢板为楔形,同桥梁的实际坡度相适应。本技术制造容易、安装方便,能适应3%-8%的坡度下梁与支座的接触,可保证桥梁必要的位移及转动,避免了橡胶支座局部变形量大而加快老化的现象-->及支座的脱空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普通橡胶支座由中间钢板1、楔形钢板2及橡胶层3所组成。图2所示的四氟滑板支座由中间钢板1、楔形钢板2、橡胶层3及聚四氟乙烯滑板4所组成。所说的中间钢板,强度应不低于Q235钢板。所说的橡胶片,可以是氯丁胶、天然橡胶及三元乙丙胶之一。所说的四氟滑板,应使用纯聚四氟乙烯板材。所说的楔形钢板,其强度性能应同中间钢板,其坡角应同桥梁的实际坡度,但不得大于8%。中间钢板1对橡胶支座起了加劲的作用,为了保证同橡胶良好粘结,中间钢板加工时必须除锈、去油污,涂粘结剂,钢板打孔位置及周边应仔细加工,去除毛刺以免产生应力集中。楔形钢板2的坡角θ必须同桥梁的纵坡一致,tgθ≤8%,同时必须确保同橡胶良好粘结,加工时必须除锈、去油污,涂粘结剂,钢板周边应仔细加工,去除毛刺以免产生应力集中。楔形钢板的最小厚度处不应小于8mm。橡胶层3应是氯丁胶、天然胶及三元乙丙胶之一,橡胶中不应加入再生胶,中间钢板间的橡胶层及中间钢板同楔形钢板间的橡胶层应厚度均匀。为了改善支座的受力情况其上表面及下表面的橡胶层厚度不应小于3mm,推荐采用5mm,可防止橡胶层的过渡压缩及支座脱空现象的发生。整个支座采用模压硫化一次成型。楔形钢板2的中央有一个不透孔,在模压硫化时起定位的作用。本技术的橡胶支座还可在底面粘结四氟滑板,成为四氟滑板支座,可以适应要求位移量较大的桥梁。本技术提供的橡胶支座安装简单,可直接将其安置在桥梁墩台的支承垫石的中心位置处,橡胶支座的坡角应与梁体的纵坡方向一致。安装时应注意墩台必须找平,一般每块垫石的水平误差不超过1mm,最好在墩台不平处用1∶3干碣性水泥砂浆找平。对于坡度小于8%的桥梁采用了这一结构后,可以保证桥梁必须的位移及转动,-->也不会引起局部橡胶的过渡压缩导致的早期老化现象的发生,同时简化了安装过程。楔形钢板的中央开设工艺孔解决了模压硫化时的定位问题,便于了本技术产品的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坡型板式橡胶支座,为橡胶层(3)和中间钢板(1)重复相叠构成的多层园柱体或多面体,所有的中间钢板(1)均被橡胶层(3)包覆,其特征在于其下面为水平面,其上面为与桥梁的坡度下梁相配合的斜面,最上面的橡胶层(3)内夹持有一个楔形钢板(2),楔形钢板(2)的一个面与中间钢板平行,另一个面与支座的斜面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坡型板式橡胶支座,为橡胶层(3)和中间钢板(1)重复相叠构成的多层园柱体或多面体,所有的中间钢板(1)均被橡胶层(3)包覆,其特征在于其下面为水平面,其上面为与桥梁的坡度下梁相配合的斜面,最上面的橡胶层(3)内夹持有一个楔形钢板(2),楔形钢板(2)的一个面与中间钢板平行,另一个面与支座的斜面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楔形钢板(2)和最上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贤郭克富魏昭军龙天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