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热装置,该传热装置从高温的物体获取热量以使该物体冷却,或者向低温的物体传递热量以加热该物体。在本说明书中,“铝”这一用语除了纯铝以外,还包含铝合金。
技术介绍
作为例如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的电动机驱动用电池装置,使用将多个小型单电池串联或者并联连接而形成电池组形态的电池装置,该小型单电池例如由锂离子二次电池等各种二次电池构成。特别是,因为从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距离的需求出发,谋求电池组的大容量化,所以多个电池组以串联或者并联连接的方式组合。但是,对于二次电池而言,性能、使用寿命根据使用温度而变化,因此,为了长时间高效地使用电池,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使用。然而存在如下问题:在上述电池组中,在各单电池之间产生较大的温度差,其结果导致单电池劣化、使用寿命缩短。因此,以尽量减小电池组中的各单电池之间产生的温度差为目的,本申请人此前提出了一种液冷式冷却装置,其具有:扁平板状的铝挤压型材制冷却液流通体,该冷却液流通体具有隔着分隔壁形成为并列状且两端开口的多条通路;铝制入口集管和出口集管,这些集管在冷却液流通体的通路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沿着通路的排列方向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热装置,其具有:传热介质入口管;传热介质出口管;以及多个大致U形的传热介质流通体,其一端部与传热介质入口管连通,另一端部与传热介质出口管连通,该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传热介质流通体由第1流通管部、第2流通管部以及U型弯管部构成,该第1流通管部和第2流通管部是笔直的扁平管状,并且在管长度方向、管宽度方向以及管高度方向分别朝向相同方向的状态下,在管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该U型弯管部与第1流通管部、第2流通管部设为一体,并且以使第1流通管部、第2流通管部内的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式将第1流通管部、第2流通管部的端部彼此连结为一体,传热介质流通体在第1流通管部的与U型 ...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28 JP 2016-2546861.一种传热装置,其具有:传热介质入口管;传热介质出口管;以及多个大致U形的传热介质流通体,其一端部与传热介质入口管连通,另一端部与传热介质出口管连通,该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传热介质流通体由第1流通管部、第2流通管部以及U型弯管部构成,该第1流通管部和第2流通管部是笔直的扁平管状,并且在管长度方向、管宽度方向以及管高度方向分别朝向相同方向的状态下,在管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该U型弯管部与第1流通管部、第2流通管部设为一体,并且以使第1流通管部、第2流通管部内的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式将第1流通管部、第2流通管部的端部彼此连结为一体,传热介质流通体在第1流通管部的与U型弯管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与传热介质入口管连通,并且在第2流通管部的与U型弯管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与传热介质出口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传热介质流通体的第1流通管部和第2流通管部的管厚方向的两个侧面,分别位于同一水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传热介质入口管和传热介质出口管以其中一种管与另一种管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配置在彼此平行的一对直线上,传热介质流通体以第1流通管部、第2流通管部的管长度方向与传热介质入口管和传热介质出口管正交的方式配置,与传热介质入口管和传热介质出口管中的位于上方的管连通的流通管部在该位于上方的管侧的端部附近向上方弯曲,传热介质流通体的第1流通管部的与U型弯管部相反一侧的端部连接于传热介质入口管的周壁,并且第2流通管部的与U型弯管部相反一侧的端部连接于传热介质出口管的周壁。4.根据权利要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