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国庆专利>正文

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989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包括活动梳型板的第一端下面有底面呈凸起球面的定位中间板和活动中间板,在定位中间板下面有带与定位中间板凸起球面状底面相对应的球面凹槽的第一支撑座,第一球面滑板装在第一支撑座的球面凹槽中,在活动中间板下面有带与活动中间板球面状底面相对应的球面凹槽的第二支撑座,第二球面滑板装在第二支撑座的球面凹槽中,活动梳型板通过贯穿于定位中间板、第一球面滑板、第一支撑座的连接螺栓及螺母和贯穿于活动中间板、第二球面滑板、第二支撑座的第二连接螺栓及螺母而与第一梁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具有纵向移动,而且具有竖向转动和/或横向水平转动功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桥梁伸縮装置有关,特别与多向变位桥梁伸縮装置有关。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桥梁伸縮装置中,主要有摸数式和梳型式伸縮装置。由于 梁体除了在车辆荷载及气温作用下会发生纵向移动、竖向转动外,在风 力等其它因素作用下,梁体还会发生横向水平转动等多向变位。模数式 伸縮装置在桥梁多向变位时,因其结构的缺陷,不能满足桥梁多向变位 的需求,同时压紧支承,承压支承以及压縮和剪切弹簧随着时间也将逐 渐老化,最后引起伸縮装置破坏;传统梳型式伸縮装置, 一般由跨越桥 梁伸縮缝的活动梳型板和定位梳型板组成,该类梳型式伸縮装置唯一能 满足桥梁的纵向移动,由于不能适应梁体竖向转动、横向水平转动变位, 梳齿容易发生断折,从而造成整个伸縮缝装置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适应车载、气温 变化、风力等因素作用下引起的桥梁纵向移动、竖向转动的多向变位桥 梁伸縮装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不但能作纵向移 动、竖向转动而且能作横向水平转动的多向变位桥梁伸縮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技术多向变位桥梁伸縮装置,包括第一端位于在桥梁伸縮缝 一侧的第一梁体而第二端跨越伸縮缝搭放于第二梁体上的活动梳型板, 活动梳型板的第一端下面有底面呈凸起球面的定位中间板和底面呈凸 起球面的活动中间板,在定位中间板下面有带与定位中间板凸起球面状 底面相对应的球面凹槽的第一支撑座,第一球面滑板装在第一支撑座的 球面凹槽中,在活动中间板下面有带与活动中间板球面状底面相对应的 球面凹槽的第二支撑座,第二球面滑板装在第二支撑座的球面凹槽中, 活动梳型板通过贯穿于定位中间板、第一球面滑板、第一支撑座的第一 连接螺栓及与之配合的第一螺母和贯穿于活动中间板、第二球面滑板、 第二支撑座的第二连接螺栓及与之配合的第二螺母而与第一梁体连接, 球面滑板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以减小活动梳型板在水平方向转 动和竖向转动时的摩擦阻力。上述的活动梳型板上相对于定位中间板、活动中间板的上面分别有 上沉孔,与上沉孔同轴的通孔,活动梳型板上沉孔中分别装有凹球面状 孔的垫圈,第一连接螺栓、第二连接螺栓上螺纹连接有分别与垫圈上凹 球面状孔配合的球形螺母,能更好适应活动梳型板在水平和竖向转动, 以减少转动阻力。上述的活动梳型板上相对于定位中间板、活动中间板的下面分别有 与上沉孔同轴的下沉孔,定位中间板、活动中间板的上部分别嵌入下沉 孔中。上述的活动梳型板相对于定位中间板位置上的上、下沉孔及通孔分 别为圆形,本技术不但能作横向移动,而且能做竖向转动。上述的活动梳型板相对于活动中间板位置上的上、下沉孔及通孔分 别为圆形,本技术不但能作横向移动,而且能作竖向转动。上述的活动梳型板相对于活动中间板上位置的上、下沉孔及通孔分 别为腰形,本技术不但能作横向移动和竖向转动而且能作横向水平 转动。上述的活动中间板上平面相对活动梳型板下沉孔位置上有圆形平 面滑槽,平面滑槽内装有聚四氟乙烯平面滑板,在活动梳型板相对位置 的下沉孔中固定有不锈钢滑板,以保证活动梳型板在水平方向转动时, 摩擦阻力小和对活动中间板的限位作用。上述的第一连接螺栓上有位于第一螺母端面上的弹性垫,第二连接 螺栓上有位于第二螺母端面上的弹性垫,调节活动梳型板的平整度。上述的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形状为"U"型或"L"型,增 加和梁体的连接强度。本技术不但具有纵向移动、而且具有竖向转动和/或水平转动 等多向变位功能,以适应车载、气温变化、风力等因素作用下引起的桥 梁纵向移动、竖向转动和水平转动。不但保证了伸縮装置本身不会损坏, 而且也确保了车辆长期平稳舒适通行,同时施工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活动梳型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一C剖视图。 图6为图4的D—D剖视图。 图7为定位中间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E—E剖视图。 图9为活动中间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F—F剖视图。 图11为第一、第二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G—G剖视图。 图13为球面滑板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H—H剖视图。 图15为本技术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活动梳型板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I一I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 图14给出了实施例1图。参见图1 图14,活动梳型板1上 有圆形定位通孔2,与定位通孔2同轴的圆形定位上沉孔3、圆形定位 下沉孔4。活动梳型板1上位于定位通孔2的二侧对称有腰形活动通孔 5,与腰形活动通孔5同轴的腰形活动上沉孔6、腰形活动下沉孔7。圆 形定位上沉孔3、腰形活动上沉孔6中分别装有凹球面状孔垫圈8。垫 圈内装有与之配合的球形螺母16。如图7、图8所示的定位中间板9的 上表面为平面,嵌入活动梳型板上的圆形定位下沉孔上进行限位,其底 面为凸起球面。位于定位中间板的底面有与其凸形球面状底面相对应的 如图11、图12所示结构的有定位球面凹槽10的第一支撑座11。如图 13、图14所示结构的第一球面滑板12装在第一支撑座的定位球面凹槽 中。如图9、图10所示活动中间板13的上表面上有圆形平面滑槽14, 其内装有圆形聚四氟乙烯平面滑板15。活动中间板嵌入活动梳型板腰形下沉孔7中。在活动梳型板腰形活动下沉孔底面相对于活动中间板的位 置焊接有不锈钢滑板17。活动中间板底面为凸起球面。位于活动中间板 的底面有与其凸起球面相对应的如图11、图12所示结构的活动球面凹 槽18的第二支撑座19。第二支撑座的活动球面凹槽中装有如图13、图 14所示结构的第二球形滑板20。分别与球形螺母螺纹连接连接的第一 连接螺栓21,两颗第二连接螺栓22分别穿过活动梳型板,定位中间板 或活动中间板球形滑板、第一支撑座或第二支撑座和弹性垫23分别与 第一连接螺母24,两颗第二连接螺母25配合而将活动梳型板与第一梁 体连接。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的形状如图3所示的"U"字型。安装时,先将连接螺栓与梁体固定,然后,再将调整连接螺母拧到 连接螺栓上并到所需位置,套上弹性垫,将事先嵌装有球面滑板的支撑 座穿入连接螺栓,安放在弹性垫上,再将定位中间板、活动中间板穿入 连接螺栓,将凸形球面放于球面滑板凹槽中,盖上活动梳型板,将垫圈 穿入连接螺栓,最后,拧上球型螺母,进行活动梳型板的紧固调平,保 证活动梳型板与路面的平整性。本实施例1的活动梳型板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梁体上,随第一梁体 的纵向伸缩而纵向伸縮移动。采用球形支撑,可实现竖向转动;活动梳 型板上采用了腰形上、下沉孔及与之相通的腰形通孔,故而能实现水平 移动。本实施例1伸縮装置具有纵向移动,竖向转动和水平转动等多向变 位功能。实施例2:图15 图17给出了本实施例2图。本实施例2基本与实施例1同。 不同处是活动梳型板上的活动上沉孔,活动通孔、活动下沉孔的形状为 圆形,活动中间板上平面无腰形平面滑槽,活动梳型板上无腰形凹槽。 本实施例2伸縮装置具有竖向转动和纵向移动多向变位功能,但不具有 水平转动功能。权利要求1、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包括第一端位于在桥梁伸缩缝一侧的第一梁体而第二端跨越伸缩缝搭放于第二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包括第一端位于在桥梁伸缩缝一侧的第一梁体而第二端跨越伸缩缝搭放于第二梁体上的活动梳型板,其特征在于活动梳型板的第一端下面有底面呈凸起球面的定位中间板和底面呈凸起球面的活动中间板,在定位中间板下面有带与定位中间板凸起球面状底面相对应的球面凹槽的第一支撑座,第一球面滑板装在第一支撑座的球面凹槽中,在活动中间板下面有带与活动中间板球面状底面相对应的球面凹槽的第二支撑座,第二球面滑板装在第二支撑座的球面凹槽中,活动梳型板通过贯穿于定位中间板、第一球面滑板、第一支撑座的第一连接螺栓及与之配合的第一螺母和贯穿于活动中间板、第二球面滑板、第二支撑座的第二连接螺栓及与之配合的第二螺母而与第一梁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吴国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