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插型万向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62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即插型万向联轴器,包括第一轴接头、第二轴接头、第一万向头、第二万向头,所述第一轴接头与第一万向头之间通过第一十字销连接,所述第二轴接头与第二万向头之间通过第二十字销连接,所述第一万向头上靠近第二万向头的一端设有锥形凸起,所述第二万向头上靠近第一万向头的一端设有与锥形凸起相配合的锥形凹槽,所述第一万向头和第二万向头的相接端面上均设有齿槽,所述第一万向头和第二万向头可通过齿槽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实现轴传动的可即插即拔,又能实现可变向的轴传动需求,满足在主动轴和从动轴同心度控制不精确的情况下可以即插即拔的轴传动连接。

A plug in universal coupl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lug-in universal coupling,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haft joint, a second shaft joint, a first universal head and a second universal head. The first universal h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universal head by a first cross pin, and the second universal h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universal head by a twentieth pin. A conical protrusion is arranged at one end close to the second universal head, and a conical groove matching the conical protrusion is arranged at one end close to the first universal head on the second universal head. .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plug-and-pull of the shaft transmission, but also realize the variable direction shaft transmission demand, and satisfy the plug-and-pull shaft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under the imprecise control of the concentricity of the active shaft and the driven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即插型万向联轴器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插型万向联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没有一种即插即拔、又可变向的联轴器。为实现轴传动的可即插即拔,又能可变向的轴传动需求,需新设计一款同时兼备的联轴器,以满足在主动轴和从动轴同心度控制不精确的情况下可以即插即拔的轴传动连接装置。有鉴于此,本公司技术人员经过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即插型万向联轴器,不仅可实现轴传动的可即插即拔,又能实现可变向的轴传动需求,满足在主动轴和从动轴同心度控制不精确的情况下可以即插即拔的轴传动连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即插型万向联轴器,包括第一轴接头、第二轴接头、第一万向头、第二万向头,所述第一轴接头与第一万向头之间通过第一十字销连接,所述第二轴接头与第二万向头之间通过第二十字销连接,所述第一万向头上靠近第二万向头的一端设有锥形凸起,所述第二万向头上靠近第一万向头的一端设有与锥形凸起相配合的锥形凹槽,所述第一万向头和第二万向头的相接端面上均设有齿槽,所述第一万向头和第二万向头可通过齿槽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轴接头与第一万向头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弹簧穿过第一十字销的销孔;所述第二轴接头与第二万向头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弹簧,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穿过第二十字销的销孔。所述第一轴接头上靠近第一万向头的一端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万向头上靠近第一轴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一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二轴接头上靠近第二万向头的一端设有第三凸部,所述第二万向头上靠近第二轴接头的一端设有第四凸部,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三凸部和第四凸部。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即插型万向联轴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采用第一连接弹簧和第二连接弹簧可保持第一万向头、第二万向头在不连接的状态下与各自的轴保持同轴,可以保证对接时的方向;另外,在对接后主动轴与从动轴不同轴的情况下,具有变向的弹性。2、第一万向头设计为锥形凸起、第二万向轴设计为锥形凹槽,其目的是在连接时起到限位导向作用,将第一万向头和第二万向头对准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即插型万向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即插型万向联轴器的组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图中:第一轴接头-1;第一凸部-11;第二轴接头-2;第三凸部-21;第一万向头-3;锥形凸起-31;第二凸部-32;第二万向头-4;锥形凹槽-41;第四凸部-42;第一十字销-5;第二十字销-6;齿槽-7;第一连接弹簧-8;第二连接弹簧-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结合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即插型万向联轴器,其包括第一轴接头1、第二轴接头2、第一万向头3、第二万向头4,所述第一轴接头1与第一万向头3之间通过第一十字销5连接,所述第二轴接头2与第二万向头4之间通过第二十字销6连接,所述第一万向头3上靠近第二万向头4的一端设有锥形凸起31,所述第二万向头4上靠近第一万向头3的一端设有与锥形凸起31相配合的锥形凹槽41,所述第一万向头3和第二万向头4的相接端面上均设有齿槽7,所述第一万向头3和第二万向头4可通过齿槽7啮合连接。在进行轴连接时,将第一万向头3和第二万向头4直接通过齿槽7啮合连接即可。本技术即插型万向联轴器的第一万向头3上靠近第二万向头4的一端设有锥形凸起31,所述第二万向头4上靠近第一万向头3的一端设有与锥形凸起31相配合的锥形凹槽41,在进行连接时锥形凸起31、锥形凹槽41起到限位导向作用,将第一万向头3和第二万向头4对准,方便连接。本技术的所述第一轴接头1与第一万向头3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弹簧8,所述第一连接弹簧8穿过第一十字销5的销孔;所述第二轴接头2与第二万向头4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弹簧9,所述第二连接弹簧9穿过第二十字销6的销孔;所述第一轴接头1上靠近第一万向头3的一端设有第一凸部11,所述第一万向头3上靠近第一轴接头1的一端设有第二凸部32,所述第一连接弹簧8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凸部11和第二凸部32;所述第二轴接头2上靠近第二万向头4的一端设有第三凸部21,所述第二万向头4上靠近第二轴接头2的一端设有第四凸部41,所述第二连接弹簧9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三凸部21和第四凸部42。本技术即插型万向联轴器在第一轴接头1与第一万向头3之间设置第一连接弹簧8、所述第二轴接头2与第二万向头4之间设置第二连接弹簧9,即可保持第一万向头3、第二万向头4在不连接的状态下与各自的轴保持同轴,可以保证对接时的方向;在对接后主动轴与从动轴不同轴的情况下,具有变向的弹性。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
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插型万向联轴器,包括第一轴接头(1)、第二轴接头(2)、第一万向头(3)、第二万向头(4),所述第一轴接头(1)与第一万向头(3)之间通过第一十字销(5)连接,所述第二轴接头(2)与第二万向头(4)之间通过第二十字销(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头(3)上靠近第二万向头(4)的一端设有锥形凸起(31),所述第二万向头(4)上靠近第一万向头(3)的一端设有与锥形凸起(31)相配合的锥形凹槽(41),所述第一万向头(3)和第二万向头(4)的相接端面上均设有齿槽(7),所述第一万向头(3)和第二万向头(4)可通过齿槽(7)啮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插型万向联轴器,包括第一轴接头(1)、第二轴接头(2)、第一万向头(3)、第二万向头(4),所述第一轴接头(1)与第一万向头(3)之间通过第一十字销(5)连接,所述第二轴接头(2)与第二万向头(4)之间通过第二十字销(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头(3)上靠近第二万向头(4)的一端设有锥形凸起(31),所述第二万向头(4)上靠近第一万向头(3)的一端设有与锥形凸起(31)相配合的锥形凹槽(41),所述第一万向头(3)和第二万向头(4)的相接端面上均设有齿槽(7),所述第一万向头(3)和第二万向头(4)可通过齿槽(7)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插型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接头(1)与第一万向头(3)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弹簧(8),所述第一连接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李昆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鼎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