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充电式电动汽车底盘及其电动汽车和自充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8664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包括前底盘组件和后底盘组件,底盘位于前轮毂的部分为前底盘组件、位于后轮毂的部分为后底盘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应用有电动汽车底盘的汽车以及自充电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汽车刹车时的动能回收、下坡时的势能回收,从而实现对电池充电,以提高汽车的续航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需要的刹车力度偏大时,能够自动启用轮毂上的刹车,加上回收组件,能够起到更好的刹车效果。同时回收组件能够通过皮带调整前后轮的转速使其同步,还能防止汽车倾斜、侧翻、九十度翻转等。

Self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 chassis, electric vehicle and self charg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vehicle chassis,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chassis assembly and a rear chassis assembly. The part of the chassis located in the front hub is a front chassis assembly, and the part located in the rear hub is a rear chassis assembly.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vehicle with an electric automobile chassis and a self charg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kinetic energy recovery when the car brakes and the potential energy recovery when it goes downhill, thereby realizing the battery charging and improving the vehicle's endurance capability.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start the brake on the wheel hub when the required braking force is on the high side, and the recovery component can play a better brak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recovery component can adjust the speed of the front and rear wheels to synchronize with the belt, and can prevent the car tilt, rollover, 90 degree overturn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充电式电动汽车底盘及其电动汽车和自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充电式电动汽车底盘及其电动汽车和自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目前已经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新能源汽车,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目前已经规定2030年以后开始禁售燃油车,那么电动汽车势必会成为未来主要的交通工具。目前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相对比,其主要端板就出现在续航问题上,目前,纯电动车,如特斯拉续航最多也就400公里左右,而然后车一箱油能够续航至600-1000公里及以上,如果携带燃油或者扩充油箱的话,公里数可能会翻倍及以上。而电动汽车续航问题主要是出在电池上,电池在近几十年来并没有突破性进展,其单位体积的存电量不高,也就导致在有限体积的电池下无法突破性提高续航能力。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来看,想要在短时间通过电池技术的突破来提高续航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只能着手于电能的回收、其它能量的转换,从而实现电池边用边充,以提高其续航能力。因此,申请人提出一种自充电式电动汽车底盘及其电动汽车和自充电方法,其能够实现对汽车刹车时的电能进行回收、下坡时的电能进行转化,从而实现提高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底盘组件和后底盘组件,底盘位于前轮毂的部分为前底盘组件、位于后轮毂的部分为后底盘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底盘组件和后底盘组件,底盘位于前轮毂的部分为前底盘组件、位于后轮毂的部分为后底盘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前底盘组件,包括第一切换组件、离合组件,所述的前底盘组件上还设有转向器,所述的转向器转向的驱动端分别与两个前轮毂侧的第一立板铰接,且转向器上设有转向驱动杆;所述的第一驱动输出轴上设有蜗杆部分,且所述的蜗杆部分与涡轮啮合形成蜗轮蜗杆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一切换组件包括涡轮,所述的涡轮安装在第一切换轴上,所述的第一切换轴穿过第一切换组件的第一切换板且与之可转动装配,第一切换轴穿过第一切换板一端与第一切换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切换齿可与第一离合齿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一离合齿固定在第二离合轴上;所述的第一切换组件还包括第一切换油缸,所述的第一切换油缸固定在第一切换底板上,且第一切换油缸的第一切换伸缩轴穿过第一切换底板后与第一切换连接板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切换连接板中间部分设有切换铰接块,所述的切换铰接块通过第二切换销与切换铰接板铰接;所述的第一切换连接板远离与切换伸缩轴装配一端上固定有导向筒,所述的导向筒内部为导向内筒且所述的导向内筒与导向杆一端可滑动装配,导向杆另一端装入设置在第一切换底板上的让位槽中,第一切换销一端穿过让位槽、导向杆将导向杆可转动地装入让位槽中;所述的导向筒、导向杆外部还套装有第一切换弹簧,所述的第一切换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切换底板、第一切换连接板贴紧;所述的第一切换连接板位于第一切换弹簧一端还设有第一副切换板,第二切换轴两端分别穿出第一副切换板,且穿出第一副切换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切换斜齿轮、第二切换斜齿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后底盘组件,包括,第二切换组件、另一离合组件,此离合组件上的第三离合斜齿轮与传动斜齿轮啮合传动,传动斜齿轮固定在第七轴体一端,第七轴体另一端穿过第九立板、第三立板后与第二副带轮啮合传动;位于后底板组件的离合组件上的第一轴体端部与第一副带轮装配固定,而位于前地板组件的离合组件上的第一轴体端部与第三带轮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底板通过第三立板、第四立板与第三底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底板通过连接板与第三底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立板至第九立板上下两端面分别与第三底板和第二底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三底板还分别与第一切换底板、第二切换底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底板与第三底板之间的间隙间还设有电池组件、液压油箱、增压泵、多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的电池组件内置有电池,并通过电池向各个用电设备供电,所述的液压油箱用于存储液压油,且液压油箱内部的液压油通过油管与增压泵进油口连通,增压泵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多通电磁换向阀进油口连通,多通电磁换向阀出油口分别通过油管与刹车油缸、第一切换油缸、第二切换油缸进油口连通,刹车油缸、第一切换油缸、第二切换油缸出油口通过管道与回油泵进油口连通,回油泵出油口与液压油箱内部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切换组件,包括,第二切换油缸、第二切换底板、第二切换连接板,第二切换连接板上固定有第二切换板,第三切换轴两端分别穿出第二切换板且与之可转动装配,所述的第三切换轴两端分别与第三切换斜齿轮、第二切换齿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三切换斜齿轮与驱动斜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驱动斜齿轮固定在第二驱动输出轴上,所述的第二驱动输出轴一端装入第二驱动电机内;所述的第二驱动输出轴另一端分别与后轮的轮毂组件上的传动毂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切换油缸的第二切换伸缩轴穿过第二切换底板后与第二切换连接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切换连接板上还设有切换导向杆,所述的切换导向杆一端穿过设置在第二切换底板上的通孔且与之可转动装配,而切换导向杆位于第二切换底板和第二切换连接板之间的部分上还套装有第二切换弹簧;初始状态时,第三切换斜齿轮与驱动斜齿轮不啮合,第二切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的第二切换齿可与离合组件上的第一离合齿或第二离合齿啮合,第一离合齿、第二离合齿只能择一与第二切换齿啮合传动。5.如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组件,包括,电磁铁,所述的电磁铁的电磁铁伸缩轴端部穿过第一离合板后与第二离合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离合板与第二离合板之间设有离合复位弹簧;所述的第二离合板分别与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三离合板,两块第三离合板底部与离合滑条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三离合板上设置有活动离合滑槽;两块第三离合板远离第二离合板一端还与离合连接板装配固定;第一离合齿固定在第二离合轴一端,第二离合轴另一端穿过两块第三离合板后与第三离合斜齿轮装配固定;第三离合轴一端与第二离合齿装配固定,另一端穿过其中一块第三离合板后与另一块第三离合板可转动装配;所述的第三离合轴位于两块第三离合板之间的部分安装有第三离合带轮;第四离合轴两端分别穿出两块第三离合板上的活动离合滑槽,且穿出的两端分别与滑套可转动装配,所述的滑套与离合弹簧一端装配固定,离合弹簧另一端与设置在第三离合板上的离合连接块装配固定;第四离合轴可在活动离合滑槽竖向上滑动,且初始状态时,第四离合轴会在离合弹簧的作用下下拉;所述的第四离合轴位于两块第三离合板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离合带轮;所述的离合滑条与第二底板上的离合滑槽可滑动装配;所述的第二底板上还固定有第四离合板、第五离合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波袁素李天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懿熙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