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砼塔筒拼接装置及拼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设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砼塔筒拼接装置及拼接方法。
技术介绍
混合形式的风力发电机塔筒是一种新型的风机塔筒,即塔筒的下部采用预应力砼结构,上部采用钢结构,这种预应力砼结构是由若干段大小不同的圆台形预应力砼塔筒构成,在工厂预制时,通常是将每段预应力砼塔筒分成两半制作,运至现场后再进行拼接,形成完整的圆台形预应力砼塔筒,然后再将若干完整的圆台形预应力砼塔筒由大到小逐个叠加连接成机塔,这种安装方式对每段塔筒的拼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水平度、标高、垂直度是质量控制的重点,然而内陆地区的风电场一般都建在山区或丘陵地带,施工场地凹凸不平,尤其是对水平度的控制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预应力砼塔筒拼接装置及拼接方法,该装置和方法可使得预应力砼塔筒在拼接时保持水平拼接,提高了每一段预应力砼塔筒的拼接质量,从而提高了整个工程的建造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筏板组件、一对支承组件,所述筏板组件包括左夹板,左夹板的前端连接左前夹板,左夹板后端连接左后夹板,左前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砼塔筒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筏板组件、一对支承组件,所述筏板组件包括左夹板(1),左夹板的前端连接左前夹板(2),左夹板后端连接左后夹板(3),左前夹板的右端、左后夹板的右端分别连接中夹板(4),中夹板的前端连接右前夹板(5),中夹板的后端连接右后夹板(6),右前夹板的右端、右后夹板的右端分别连接右夹板(7);所述左夹板(1)与中夹板(4)之间自前至后连续排列若干第一筏排(8),第一筏排(8)的左端连接左夹板(1),第一筏排(8)的右端连接中夹板(4),所述中夹板(4)与右夹板(7)之间自前至后连续排列若干第二筏排(9),第二筏排(9)的左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砼塔筒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筏板组件、一对支承组件,所述筏板组件包括左夹板(1),左夹板的前端连接左前夹板(2),左夹板后端连接左后夹板(3),左前夹板的右端、左后夹板的右端分别连接中夹板(4),中夹板的前端连接右前夹板(5),中夹板的后端连接右后夹板(6),右前夹板的右端、右后夹板的右端分别连接右夹板(7);所述左夹板(1)与中夹板(4)之间自前至后连续排列若干第一筏排(8),第一筏排(8)的左端连接左夹板(1),第一筏排(8)的右端连接中夹板(4),所述中夹板(4)与右夹板(7)之间自前至后连续排列若干第二筏排(9),第二筏排(9)的左端连接中夹板(4),第二筏排(9)的右端连接右夹板(7);所述左前夹板(2)、左后夹板(3)、右前夹板(5)、右后夹板(6)的外侧面分别连接第一吊耳(10);所述支承组件包括支承框(11),支承框(11)内连接加强板(12),支承框(11)的顶面靠近四个直角处分别开有通孔,支承框(11)的底面靠近四个直角处分别连接预埋杆(13);所述支承组件还包括调节板(14),调节板(14)的底面靠近四个直角处分别连接螺杆(15),螺杆(15)螺纹连接上调节螺母(16)后自支承框(11)顶面的通孔伸入支承框(11)内,然后螺纹连接下调节螺母(17);所述预埋杆(13)连接平衡座(18),平衡座(18)的前、后侧面分别连接第二吊耳(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座(18)由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预埋杆(13)与平衡座(18)内的钢筋连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