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分化睾丸间质细胞的方法及其在性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07524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诱导分化睾丸间质细胞的方法及其在性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利用充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睾丸间质细胞,并利用睾丸间质细胞与一定比例的其他成分组成性功能恢复药物,将该性功能恢复药物制成注射液,以注射的方式注射到病灶区域,通过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素来恢复体内的睾酮水平,有效恢复男性性功能。总之,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有效,实用性强,高效的诱导分化出睾丸间质细胞,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可以有效地恢复男性性功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诱导分化睾丸间质细胞的方法及其在性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是涉及一种诱导分化睾丸间质细胞的方法及其在性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这种干细胞能够发育成硬骨、软骨、脂肪和其他类型的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接受移植,而它们会成长为何种类型的细胞取决于其被注入的部位。例如,被注入心脏的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形成健康的新组织等。1976年,Freidenstein首次发现在骨髓里存在一群不纯一的细胞群体,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贴壁生长,形态和成纤维细胞相似,呈克隆性增殖,并提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的概念。后经过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发现存在于人体发生、发育过程的许多种组织中。人类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来源、诱导分化、前期临床应用等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例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诱导能产生具有合成性腺激素和肾上腺类型类固醇激素能力的细胞,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多向分化能力以及细胞稳定性都会随着骨髓供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导分化睾丸间质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将间充质干细胞单体按4‑6×105/ml接种于干细胞培养液中,并置于38℃的培养箱内,以1℃/天的速度降至36℃,后一直恒温保持在36℃,之后每2‑3天换液传代一次,收获4‑6代间充质干细胞,然后用体积比为2:1.5的0.3%胶原酶和0.25%胰蛋白酶先后加入进行消化25‑40min,再通过振荡器震荡10‑12min,得到培养扩增的间充质干细胞;其中干细胞培养液为DMEM和F12按体积比1.5:1混合后并加入3%FBS作为基础培养液,还含有55ng/ml EGF、15ng/ml bFGF、3%非必需氨基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导分化睾丸间质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将间充质干细胞单体按4-6×105/ml接种于干细胞培养液中,并置于38℃的培养箱内,以1℃/天的速度降至36℃,后一直恒温保持在36℃,之后每2-3天换液传代一次,收获4-6代间充质干细胞,然后用体积比为2:1.5的0.3%胶原酶和0.25%胰蛋白酶先后加入进行消化25-40min,再通过振荡器震荡10-12min,得到培养扩增的间充质干细胞;其中干细胞培养液为DMEM和F12按体积比1.5:1混合后并加入3%FBS作为基础培养液,还含有55ng/mlEGF、15ng/mlbFGF、3%非必需氨基酸、0.3mMGABA、1.5%复合维生素,余量为超纯水;(2)诱导分化睾丸间质细胞:将步骤(1)得到的间充质干细胞按照4-6×104/ml的细胞密度贴壁在二氧化钛纳米管容器上诱导培养,贴壁培养2天后更换诱导培养液进行培养,3-4天后半量换液,5-6天时终止诱导;其中诱导培养液为DMEM作为基础培养基,还含有8%FBS、80U/ml青霉素、60μg/ml青链霉素、35μg/ml微量元素化合物、25μg/ml谷氨酰胺、150uM二丁酰环磷腺苷、17μg/ml丙氨酰谷氨酰胺、15ng/mlEGF和4ng/mlLH,余量为超纯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分化睾丸间质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维生素为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H以质量比为1:1.5:0.8:2:1组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分化睾丸间质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化合物为硫酸锌、氯化铁、氯化钾、碘酸钾以质量比为2:1.5:1:0.9组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分化睾丸间质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方法中采用的酶液为体积比3:2的0.25%胰蛋白酶与0.2%胶原酶混合的混合酶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分化睾丸间质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抽取用药患者脂肪组织15ml,利用清洗液冲洗后,将脂肪组织破碎至直径2-3mm的脂肪粒块,再利用清洗液清洗2-3次;(2)在所述脂肪粒块中加入体积比3:2的0.25%胰蛋白酶与0.2%胶原酶的混合酶液,并不断以5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芸娟胡士庶张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莱利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