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圆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6272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内圆磨削装置,包括有夹具体和由动力装置驱动做旋转运动的磨辊,所述磨辊外缘端面为设有磨砂料的磨料区,其表面能够与所述工件内表面至少部分贴合;所述夹具体包括本体;水平驱动机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本体做直线运动;竖直升降机构,所述竖直升级机构将驱动所述本体做升降运动;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为位于所述本体内的通孔结构,所述排气孔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本体的下表面,另一端连接有抽气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工件装夹在夹具体本体下表面和磨辊之间,工件表面与夹具体本体下表面以及磨辊之间均为面接触,从而有效避免了工件磨加工过程中崩裂的风险,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圆磨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内圆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内外表面均为弧形结构的工件(如曲面屏幕、曲面板材),内表面磨削、去毛刺等工序是难点,通常通过较小的磨头伸入至内表面做圆周运动,但是因为在磨削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及容易导致工件发生崩裂,经长期统计表面,这种加工方法的不良品率高达85%以上,因此亟需研发出一种大大提高成品率,避免工件崩裂的内弧圈磨削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大提高成品率,避免工件崩裂的内弧圈磨削加工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内圆磨削装置,用于对内、外表面均为弧形结构的工件的内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夹具体和由动力装置驱动做旋转运动的磨辊,所述磨辊外缘端面为设有磨砂料的磨料区,其表面能够与所述工件内表面至少部分贴合;所述夹具体包括:本体,其下表面设有形状匹配所述工件的外表面的弧形结构;水平驱动机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本体做直线运动;竖直升降机构,所述竖直升级机构将驱动所述本体做升降运动;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为位于所述本体内的通孔结构,所述排气孔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本体的下表面,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内圆磨削装置,用于对内、外表面均为弧形结构的工件的内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夹具体(2)和由动力装置驱动做旋转运动的磨辊(4),所述磨辊(4)外缘端面为设有磨砂料的磨料区,其表面能够与所述工件内表面至少部分贴合;所述夹具体(2)包括:本体(202),其下表面设有形状匹配所述工件的外表面的弧形结构;水平驱动机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本体(202)做直线运动;竖直升降机构,所述竖直升级机构将驱动所述本体(202)做升降运动;排气孔(204),所述排气孔(204)为位于所述本体(202)内的通孔结构,所述排气孔(204)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本体(202)的下表面,另一端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圆磨削装置,用于对内、外表面均为弧形结构的工件的内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夹具体(2)和由动力装置驱动做旋转运动的磨辊(4),所述磨辊(4)外缘端面为设有磨砂料的磨料区,其表面能够与所述工件内表面至少部分贴合;所述夹具体(2)包括:本体(202),其下表面设有形状匹配所述工件的外表面的弧形结构;水平驱动机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本体(202)做直线运动;竖直升降机构,所述竖直升级机构将驱动所述本体(202)做升降运动;排气孔(204),所述排气孔(204)为位于所述本体(202)内的通孔结构,所述排气孔(204)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本体(202)的下表面,另一端连接有抽气装置(2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圆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升降机构为气缸,所述由缸体(208)和自下方部分伸出于所述缸体(208)的缸臂(210)组成,所述缸臂(210)固定连接主体(202)的上表面,所述缸体(208)具有分别有进气管(212)和出气管(214)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有能够调节气体流入或者留出的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与所述缸体(208)内的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当缸体(208)内的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通过进气口的流量调节阀调低进气量或者通过出气口的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芒利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伟斯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