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容降压的负载连接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阻容降压的负载连接电路。
技术介绍
阻容降压式的负载连接电路比变压器降压更加经济,但是不能输出较大的电流,而且电阻上有损耗,没有和地隔离,使用不安全,只适合用于小型一体的充电器和控制电路等电流不大的场合。现有阻容降压的负载都是采用并联方式,电源使用效率低,电路参见附图1或图2所示,其中阻容降压电路为常规电路,包含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电容CX1、整流桥D1、电容E1、稳压管ZD1、稳压管ZD2、电容E2、电容C1,各元件的连接关系参见附图1或图2所示,可分别产生VDD和VCC的输出电压;当上述阻容降压电路连接有三个负载——继电器K1、MCU和显示屏dispay,MCU的供电电源为VCC,继电器K1的供电电源为VDD,显示屏dispay的供电电源为VCC,这三个负载采用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因此通过电容CX1的电流=继电器电流+mcu电流+显示屏dispay的电流,此时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都会产生大量的热,特别是“继电器电流<(mcu电流+显示部分电流时)”时,电源使用效率更低。为了克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容降压的负载连接电路,包括能输出VCC和VDD的阻容降压电路及与阻容降压电路连接的负载电路;前述负载电路包括使用VDD电源的继电器(K1)、使用VCC电源的MCU;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容降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X1)、整流桥(D1)、第二电容(E1)、第三电容(C1)、第四电容(E2)、第五电容(C2)、第一稳压管(ZD1)和第二稳压管(ZD2),整流桥(D1)的第1引脚连接阻容降压电路的“‑VDD”电源输出端,整流桥(D1)的第2引脚与第一电容(CX1)第一端连接,整流桥(D1)的第3引脚引出阻容降压电路的“+VCC”电源输出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容降压的负载连接电路,包括能输出VCC和VDD的阻容降压电路及与阻容降压电路连接的负载电路;前述负载电路包括使用VDD电源的继电器(K1)、使用VCC电源的MCU;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容降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X1)、整流桥(D1)、第二电容(E1)、第三电容(C1)、第四电容(E2)、第五电容(C2)、第一稳压管(ZD1)和第二稳压管(ZD2),整流桥(D1)的第1引脚连接阻容降压电路的“-VDD”电源输出端,整流桥(D1)的第2引脚与第一电容(CX1)第一端连接,整流桥(D1)的第3引脚引出阻容降压电路的“+VCC”电源输出端,整流桥(D1)的第4引脚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X1)的第二端和市电零线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两端分别和第一电容(CX)1的两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市电火线连接,第一稳压管(ZD1)的负极连接阻容降压电路的“+VCC”电源输出端,第一稳压管(ZD1)的正极连接第二稳压管(ZD2)的负极,第一稳压管(ZD1)正极引出阻容降压电路的“+VDD”和“-VCC”电源输出端;第二稳压管(ZD2)的正极引出阻容降压电路的“-VDD”电源输出端,第二电容(E1)和第三电容(C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稳压管(ZD1)的两端,第四电容(E2)的第一端和第五电容(C2)的第一端均与第一稳压管(ZD1)的正极第二稳压管(ZD2)的负极连接,第四电容(E2的第二端和第五电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田如海,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卓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