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清伟专利>正文

城市立体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5678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繁华区的高架式的道路。旨在解决已有城已道路堵塞严重,停车难、行人过街难等问题。本立体道路,包含有底层道2、一层道3、二层道4的高架路1,一层道和二层道各有相互分离的两条单行道9、10及其之间的互通道11,在单行道的内侧有连通各层道的层间引道13,在一层道与底层道的外侧之间有人行阶梯14,在一层道的单行道下方有横跨的人行天桥15。本道路兼具行车、停车、人行过街、商业区畅通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繁华区的道路,特别是高架式的道路。大中城市的交通道路,以交通流量划分有繁华市区道路,和市郊道路两类。市郊道路主要解决车辆、行人“通行”的问题,满足城市的出入口、各条快速通道、干道之间的交叉点的通畅。车辆的停放需求基本不受限制。而繁华市区道路必须同时满足车辆、行人的“通行”和“停留”两个基本要求,否则就会“交通大乱”。在繁华市区网状交通的特定环境中,所有空间都趋于饱和状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大中城市原有的道路已经不能适应交通流量的迅速增加,道路堵塞已越来越严重,加之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人均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使现今巳有的行车难、停车难、行人过街难、商品流通不畅等诸多受交通制约的城市难题凸现,成为制约经济综合发展的瓶颈。现今城市繁华区道路,通常是在原有道路基础上,采用在交叉路口增建立交桥,行人天桥,架设高架路等设施来缓解繁忙交通问题。但是,已有的城市道路仍然存在高架路、立交桥功能单一,不能随意上下,占地面积宽大等问题,同时还带来立交形成而商业口岸被封闭等缺点。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车辆行人的运行、停留,方便商业经营的城市立体道路。本专利技术在已有城市道路的基础上,采用三层、单行道分离互通、层间引道、人行天桥的道路结构来实现其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城市立体道路(参见附图),包含有底层道(2)、一层道(3)、二层道(4)的高架路(1),其特征在于高架路的一层道和二层道各有相互分离的两条单行道(9、10),在两条单行道之间有互通道(11),在单行道的内侧有连通底层道与一层道、一层道与二层道的层间引道(13),在一层道与底层道的外侧之间有人行阶梯(14),在一层道的单行道下方有横跨的人行天桥(15)。上述的高架路有交叉形路段和直行路段。上述的高架路有与楼房相通的楼房引道(16)。上述的单行道边有绿化带(12)。上述的底层道(2)有行车道、人行道,上述的一层道(3)有停车道,上述的二层道(4)为行车道。本专利技术的城市立体道路与已有的城市道路相比,具有如下的明显优点和显著效果。一、本专利技术的底层道结构不仅可用作城市公交车辆道路、人行道路、和行人过街通道,而且底层道的空间的可视范围广,能保留沿街商场、商店的通道,有利于现代化经贸活动,商品商场的繁荣,有利于商家提高交易效率,也照顾了人们的行为习惯。本专利技术的一层道结构,可用作停车道、和行人过街通道,车辆停放方便,能尽可能地靠近商贸、商场、金融中心等处停车。本专利技术的二层道的两条单行道、互通道结构,和层间引道、楼房引道结构,能实现车辆的单向行进,通过两条单行道的空间分离形式形成错位交叉。能实现各个方向行驶的车辆、和行人不等候、不干扰、有序畅通的通行。从而,使本专利技术具有时间交汇、空间分离、车辆、行人分流畅通,互不阻扰,高效率运行的优点。能解决因不断增长的车流量和由此而引发的交通堵塞、停车难、行人过街难、乘车难、集团出入难、商家进出货物难等问题。二、本专利技术的三层道路结构,能大量节约宝贵的城市用地;成倍的扩大交通容通量;从而能大大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提高流通效率和节约大量的时间,综合利用了立体道路的构造价值,与投资修地面停车、地下停车场相比,能节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三、本专利技术的绿化带结构,能使道路的绿化呈现立体化,从而能加强环保作用,进一步美化城市。本专利技术的城市立体道路,与城郊环线、道路,省、国道线相衔接,形成高效通畅的交通网,从而将会大大促进城市环境面貌的根本改变,进而促进城市不断发展和走向世界。下面,再用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城市立体道路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交叉形路段的结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城市立体道路的结构示意图。显示直行路段的结构、和支线结构。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城市立体道路,如附图所示,由高架路、层间引道、楼房引道、人行阶梯、人行天桥、绿化带等构成。上述的高架路1,呈通常的三层道路结构,有底层道2、一层道3、二层道4。根据城市街道平面结构形状,可以设置呈正交形、非正交形、三叉形等形状的交叉路段结构,和直行路段结构。上述的底层道2,保持城市道路的原有设计结构和功能。底层道的中心道路保持原有的城市机动车辆的行车道5,其两侧保持原有的非机动车的行车道5、和人行道6,在城市机动车辆的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是城市原有的绿化带7。上述的一层道3、二层道4的支柱8相间隔地立于底层道两旁的绿化带7上。一层道、二层道均有相互间隔适当空间且能相互反向运行的两条单行道9、单行道10,单行道中的车道数按需要设置。在两条单行道之间每相隔适当距离有连通两条单行道的互通道11。在两条单行道的外侧,沿单行道边设置有种植绿色植物的绿化带12,最好形成绿化墙,用于防噪、防尘。在两条单行道的内侧的适当位置,每间隔适当距离,设置连通底层道与一层道、一层遒与二层道的层间引道13。连通一层道与二层道的层间引道13,伸入两条单行道之间的间隔空间。从而使层间引道成为隐藏于两单行道之间的内藏式结构。利用层间引道,将底层道与一层道,一层道与二层道连通。在一层道3和底层道2之间的两外侧,对称地设置有人行阶梯14。上述的人行天桥15,设置在一层道的两条单行道的下方,并横跨底层道2两侧非机动车的行车道5。在高架路的适当位置有将楼房与高架路连通的楼房引道16。楼房引道16可与楼房相应高度所设置的立体停车埸相通。本立体道路的二层道4作为行车道。本立体道路的一层道3作为停车道,道边设置有滚筒式的停车护栏17,使停车有序化,能有效地增加停车量。一层道的中部作为停放车辆时的通道,一层道的两侧的停车护栏内,作为停放车辆18的停车埸。本立体道路的人行阶梯14、一层道3及其互通道11,构成本立体道路的行人横跨道路的过街天桥,行人经由过街天桥,能从本立体道路的一侧行至另一侧。行人经由过街天桥、和楼房引道能直接进入商贸、市场、金融中心等的楼房19。本立体道路的底层道2的行车道5可用作公交车道,行人20可以经由人行天桥15,或经由人行阶梯14、一层道3及其互通道11,乘坐公交车21。本立体道路的人行阶梯、人行天桥的数量,根据道路周边的繁华程度确定。本立体道路,可以在适当部位附设通讯、水、电、气等管线,以取代已有的空中式管线“蛛网”,进一步净化城市空间。本立体道路可以在主线街道上设置干线,并设置与干线相连的支线22,支线可以将两条单行道合并,其层间引道13可设置在支线的一侧,支线按需设置有与楼房相通的楼房引道16。支线通往中小街道,居民住宅区。干线可以与干线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支线相连,构成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权利要求1.城市立体道路,包含有底层道(2)、一层道(3)、二层道(4)的高架路(1),其特征在于高架路的一层道和二层道各有相互分离的两条单行道(9、10),在两条单行道之间有互通道(11),在单行道的内侧有连通底层道与一层道、一层道与二层道的层间引道(13),在一层道与底层道的外侧之间有人行阶梯(14),在一层道的单行道下方有横跨的人行天桥(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立体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高架路有与楼房相通的楼房引道(1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城市立体道路,其特征在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城市立体道路,包含有底层道(2)、一层道(3)、二层道(4)的高架路(1),其特征在于高架路的一层道和二层道各有相互分离的两条单行道(9、10),在两条单行道之间有互通道(11),在单行道的内侧有连通底层道与一层道、一层道与二层道的层间引道(13),在一层道与底层道的外侧之间有人行阶梯(14),在一层道的单行道下方有横跨的人行天桥(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伟
申请(专利权)人:陈清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