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确定城市道路等级配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6041 阅读:6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确定城市道路等级配置的方法,用于确定城市道路的等级配置比例,首先确定多种交通方式对道路等级配置影响的微观分担率模型中的参数,且所述的交通方式至少包括小汽车、摩托车、公交车三种机动车交通方式;然后,根据各交通方式的优势出行距离与各等级道路承担的出行距离耦合关系,以获取各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出行距离,最终获得适宜各交通方式的道路等级配置比例;由此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具有兼顾各类机动车交通方式的全面性、考虑各类机动车的优势出行距离与各等级道路承担的出行距离耦合关系的客观科学性等特点,即运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进行城市道路等级配置更具合理性,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方便人们出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各类机动车不同出行距离特征的确定城市道路等级配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环境也日益恶化。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我国也加大了城市道路的投资建设,但“急于求成”的思想使得城市只注重快速路和干路的建设,忽视支路的建设,在缺乏低等级道路的路网中,道路供给的增长也缺乏有效性。反而造成干路上承担了短、中、长三种距离的机动车出行,使快速路不快,干路不畅。虽然《城市道路交通规范》对各等级道路的密度进行了规定,但却没有说明该值的由来,更没有考虑各城市不同交通方式出行距离的差异,缺乏科学性,因此研究城市道路等级的合理配置十分重要。 目前对道路等级配置的研究文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单目标函数法 单纯的以路网某方面性能最大为目标,以建设资金、道路级配比例等作为约束条件,将道路级配的研究简单的归为单目标函数。 但是该方法在思路上存在忽视问题本质,因为路网某方面性能最大并不能代表道路等级结构能与交通需求匹配,更不能表示道路等级结构最优。而且,该方法通常以建设资金和道路级配比例作为约束条件,一方面建设资金的总量由政府或银行拨款,属于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以道路级配的极值为约束,使道路级配的求解限制在作者需要的范围内,主观因素过多,而不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求解,从而失去了优化求解的意义。 (二)供需平衡法 该方法的主旨是以通过优化道路资源的供给达到与交通方式的出行需求相平衡的目的,以“供需平衡”为基础作为道路级配的研究总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在研究细节上,目前的研究存在以下缺憾 1)忽视多种机动车的交通方式出行对道路等级配置的影响 虽然文献考虑了各等级道路承担不同出行距离的功能,但只针对小汽车出行特性讨论了各等级道路的级配方法,而未考虑公交车、摩托车等交通方式对道路等级配置的影响。在以“公交优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下,忽略以公共交通为首的其它交通方式来优化道路等级配置显然是片面的。 2)忽视了各交通方式的优势出行距离与各等级道路承担的出行距离耦合关系 实际上,一方面,各交通方式由于自身特性,有长、中、短三种优势出行距离的差异,如小汽车适宜长距离出行,而常规公交车适宜中、长距离出行。另一方面,不同等级的道路具有承担不同的出行距离功能,如快速路承担长距离出行,支路承担短距离出行。而现有的研究并没有考虑交通方式的优势出行距离与各等级道路承担的出行距离耦合关系,缺乏科学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具有兼顾各类机动车方式的全面性、考虑各类机动车的优势出行距离与各等级道路承担的出行距离耦合关系的客观科学性等特点,即运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进行城市道路等级配置更具合理性,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方便人们出行。 根据以上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确定各等级道路的等级配置比例,用于确定各等级道路的等级配置比例,其首先确定多种交通方式对道路等级配置影响的微观分担率模型中的参数,所述的交通方式至少包括小汽车、摩托车、公交车三种机动车交通方式;然后根据各交通方式的优势出行距离与各等级道路承担的出行距离耦合关系,获取各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出行距离;最后根据各交通方式对应的微观分担率模型以及每一种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出行距离,确定各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的出行需求周转量以及各等级道路供给各交通方式的车道里程,以获取适宜各交通方式的道路等级配置比例。 进一步地,该确定城市道路等级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各居民出行距离长度分界值将居民出行距离划分为短距离出行、中距离出行、长距离出行三种等级,根据目标城市的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居民在各出行距离长度的累计出行比例分布值进行分析,以确定短距离出行、中距离出行、长距离出行三种居民出行距离长度的分界值d1、d2;(2)确定居民出行距离分布的密度函数将短距离出行、中距离出行、长距离出行分段对居民出行距离的累计分布量进行回归拟合,确定短距离出行、中距离出行、长距离出行三种出行情况下居民出行距离分布的密度函数;(3)选取交通方式并标定各交通方式在出行微观分担率模型中的参数交通方式至少包括小汽车、摩托车、公交车三种机动车交通方式,在各交通方式的出行微观分担率模型表达式基础上,根据各交通方式的宏观出行比例的约束,标定各交通方式对应的出行微观分担率模型中的参数;(4)确定出行距离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分布规律根据各等级道路承担不同出行距离的功能特点,确定出行距离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分布规律;(5)确定各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出行距离根据各交通方式的优势出行距离与各等级道路承担的出行距离耦合关系,计算各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出行距离;(6)确定各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出行周转量利用各交通方式在各级道路的出行量与其在各等级道路上出行距离的乘积,确定各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对应的出行周转量;(7)确定各等级道路供给各交通方式的周转量基于各级道路供给各交通方式的周转量应该满足各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所需求的出行周转量,实现供需平衡原则,确定各等级道路供给各交通方式的周转量;(8)确定各等级道路供给各交通方式的车道里程;(9)确定各级道路的等级配置比例。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的有益效果 1.与以往的“以小汽车为本”的研究相比,本专利技术兼顾了各类机动车的出行距离特性对道路等级配置的影响。运用本专利技术,可使各等级道路的供给能满足小汽车、摩托车、公交车等各类机动车出行的需要,创造出“公平”、“和谐”的交通环境。 2.本专利技术在根据实际城市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基础上,在遵循各类机动车方式的优势出行距离与各等级道路承担的出行距离耦合关系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建立了各类机动车方式与各等级道路的需求、供给平衡模型,从而确定出各级道路的等级配置。本专利技术确定的道路等级配置具有科学性,从而真正起到缓解交通拥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图2是居民在各出行距离下的累计出行比例分布图; 图3是出行距离在各等级道路的分布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所述确定城市道路等级配置的方法,用于确定各等级道路的等级配置比例,其首先确定多种交通方式对道路等级配置影响的微观分担率模型中的参数,所述的交通方式至少包括小汽车、摩托车、公交车三种机动车交通方式;然后根据各交通方式的优势出行距离与各等级道路承担的出行距离耦合关系,获取各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出行距离;最后根据各交通方式对应的微观分担率模型以及每一种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出行距离,确定各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的出行需求周转量以及各等级道路供给各交通方式的车道里程,以获取适宜各交通方式的道路等级配置比例。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上述确定城市道路等级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各居民出行距离长度分界值 将居民出行距离划分为短距离出行、中距离出行、长距离出行三种等级,根据目标城市的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居民在各出行距离长度的累计出行比例分布值进行分析,找出当累计分布量发生最大变化时候的距离特征值,以确定短距离出行、中距离出行、长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确定城市道路等级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确定城市道路等级配置的方法用于确定各等级道路的等级配置比例,其首先确定多种交通方式对道路等级配置影响的微观分担率模型中的参数,所述的交通方式至少包括小汽车、摩托车、公交车三种机动车交通方式;然后根据各交通方式的优势出行距离与各等级道路承担的出行距离耦合关系,获取各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出行距离;最后根据各交通方式对应的微观分担率模型以及每一种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出行距离,确定各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的出行需求周转量以及各等级道路供给各交通方式的车道里程,以获取适宜各交通方式的道路等级配置比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周文竹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