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5542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卫星所采用的轨道姿态确定算法、轨道姿态控制算法和控制指令分配逻辑;(2)确定卫星的飞行模式、飞行方式和监测事件,确定每个监测事件包含的监测参数和切换条件;(3)将每个飞行方式中的监测事件与切换判断封装为一个函数;(4)将控制系统模式切换过程封装为一个函数。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卫星控制系统飞行模式中的监测事件和切换逻辑进行规范化定义,进而降低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开发难度;对卫星飞行模式切换过程进行规范化的书写,提高了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开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源代码的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
技术介绍
卫星在开始正常工作前,需要经过一系列飞行模式;卫星的控制系统根据敏感器、执行机构反馈的信息和地面指令进行飞行模式的切换操作。受限于设计制造的周期和成本,对于卫星的每个飞行模式及飞行模式的切换逻辑,都发射真实卫星进行飞行验证是不现实的;因此,通常采用数字仿真技术对卫星的飞行模式以及飞行模式的切换进行高精度模拟验证。现有技术中,针对每个卫星都需组织大量人员进行长时间的编程调试,以完成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开发工作。为了提高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书写效率,避免大量重复劳动,通常选择直接对已有的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进行改造。然而,卫星的种类和型号不同、开发人员不同,便使得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书写风格各不相同。对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改造需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已有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组成、结构和书写风格的基础上,开发人员的更替又需要重复进行了解和学习,进而使得开发成本较高。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减少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书写的重复性劳动,并提高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以降低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开发工作量,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通用性。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卫星安装的敏感器和执行机构的类型、型号,确定卫星所采用的轨道姿态确定算法、轨道姿态控制算法和控制指令分配逻辑;(2)根据卫星安装的敏感器和执行机构的类型、型号以及卫星实际任务需要,确定卫星的飞行模式、飞行方式和监测事件,确定每个监测事件包含的监测参数和切换条件;(3)将每个飞行方式中的监测事件与切换判断封装为一个函数,包括监测事件的书写,逻辑表达式的书写以及飞行模式、飞行方式切换语句的书写;(4)将控制系统模式切换过程封装为一个函数,函数主体采用多分支选择语句,每个分支选择中按照剔野、姿态确定、姿态控制、滤波、控制指令分配的顺序书写。如上所述的数字卫星是按真实卫星的功能、组成、结构、模式、程序、操作所集成的运行在软件模拟的空间环境中的动态模拟仿真系统。通过上述方法将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书写过程规范化,可缩短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1)根据敏感器的类型和型号选择采用的轨道姿态确定算法,书写函数声明;2)根据执行机构的类型和型号选择采用的轨道姿态控制算法和指令分配逻辑,书写函数声明。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飞行模式包括:速率阻尼模式、太阳捕获模式、对日定向模式、地球捕获模式、对地定向模式、正常工作模式、应急模式、位置保持模式、姿态机动模式、轨道机动模式等。进一步地,各飞行模式分别包括若干个飞行方式,其中,所述太阳捕获模式包括绕Y轴太阳搜索和绕X轴太阳搜索;所述对日定向模式包括对日定向和对日巡航;所述地球捕获模式包括建立斜轴和地球搜索;所述地球指向模式包括2轴对地定向和3轴对地定向;所述正常工作模式包括正常轮控和正常推力器控制;所述应急模式包括应急地球捕获和应急太阳捕获;所述位置保持模式包括东西位置保持和南北位置保持;所述速率阻尼模式包括管路排气和角速度阻尼;所述姿态机动模式包括机动和机动结束保持;所述轨道机动模式包括机动准备、机动和机动结束保持;各种飞行方式通过改变飞行参数取值派生得到新的飞行方式,各种飞行方式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飞行模式。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采用宏定义的方式定义飞行模式字,采用宏定义的方式定义飞行方式字。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监测事件包括时间是否超时、姿态角控制精度、姿态角速度控制精度、太阳可见性、地球可见性、太阳矢量角控制精度、地球矢量角控制精度等。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1)将监测事件结果分为满足和不满足两种;除时间是否超时监测事件外,对于每个监测事件的监测结果设置一个计数标识,并初始化为0,监测事件满足则计数标识自加1,否则赋值为0;设定一个阈值,当计数标识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时,监测结果被触发为真;2)根据切换逻辑书写切换条件的逻辑表达式,在条件判断语句中将待切换的飞行方式字赋值给卫星的当前飞行方式字,接着书写模式切换函数调用语句;3)函数返回值为当前飞行方式字;4)重复步骤1)-3)直到完成所有监测事件与切换函数的书写。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1)将控制系统模式切换函数划分为飞行模式切换控制函数和飞行参数赋值函数,均采用多分支选择语句作为函数主体结构;2)书写多分支选择语句,将当前飞行方式字作为分支选择判断条件;3)将卫星所有方式字作为分支选择;4)对于每个飞行方式,在飞行模式切换控制函数的分支选择中书写算法调用语句,在飞行参数赋值函数中书写飞行方式参数、监测事件的监测参数、算法参数的赋值语句;5)书写飞行模式显示与打印函数调用语句;6)函数返回值为当前飞行方式字。尽管不同卫星的任务不同、轨道高度不同,但从星箭分离到正常工作的飞行模式和飞行方式类似,所采用的敏感器和执行机构类型型号选择有限,相应的轨道姿态确定算法、轨道姿态控制算法和监测事件也具备通用性。因此,本专利所提出的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充分考虑了飞行模式、飞行方式的通用性和切换条件逻辑判断的有限性,对卫星控制系统飞行模式中的监测事件和切换逻辑进行规范化定义,进而降低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开发难度;在已知卫星安装敏感器、执行机构、轨道姿态确定算法、轨道姿态控制算法和真实任务需求的前提下,对卫星飞行模式切换过程进行规范化的书写,书写过程通过固定的方式交给计算机执行完成,提高了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开发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采用C语言或C++语言对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进行书写,具体方法如下:(1)根据卫星安装的敏感器和执行机构的类型、型号,确定卫星所采用的轨道姿态确定算法、轨道姿态控制算法和控制指令分配逻辑:1)根据敏感器的类型和型号选择采用的轨道姿态确定算法,书写函数声明;为明确直观地表述信息,函数名包括卫星名称和编号、控制器名称和编号、敏感器英文单词简写或缩写、轨道姿态确定算法英文单词简写或缩写、姿态确定状态量或自由度缩写,各信息间采用下划线连接。其中,敏感器可包括陀螺、太阳敏感器、地球敏感器、星敏感器、磁强计、加速度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部件。陀螺姿态确定算法包括陀螺测角速度、陀螺积分测角度;太阳敏感器姿态确定算法包括测太阳矢量角、测滚转俯仰角、测偏航角;地球敏感器姿态确定算法包括测地球矢量角、测俯仰滚转角,星敏感器姿态确定算法包括测欧拉角;加速度姿态确定算法包括测线加速度;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用于进行轨道确定。2)根据执行机构的类型和型号选择采用的轨道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卫星安装的敏感器和执行机构的类型、型号,确定卫星所采用的轨道姿态确定算法、轨道姿态控制算法和控制指令分配逻辑;(2)根据卫星安装的敏感器和执行机构的类型、型号以及卫星实际任务需要,确定卫星的飞行模式、飞行方式和监测事件,确定每个监测事件包含的监测参数和切换条件;(3)将每个飞行方式中的监测事件与切换判断封装为一个函数,包括监测事件的书写,逻辑表达式的书写以及飞行模式、飞行方式切换语句的书写;(4)将控制系统模式切换过程封装为一个函数,函数主体采用多分支选择语句,每个分支选择中按照剔野、姿态确定、姿态控制、滤波、控制指令分配的顺序书写。

【技术特征摘要】
1.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卫星安装的敏感器和执行机构的类型、型号,确定卫星所采用的轨道姿态确定算法、轨道姿态控制算法和控制指令分配逻辑;(2)根据卫星安装的敏感器和执行机构的类型、型号以及卫星实际任务需要,确定卫星的飞行模式、飞行方式和监测事件,确定每个监测事件包含的监测参数和切换条件;(3)将每个飞行方式中的监测事件与切换判断封装为一个函数,包括监测事件的书写,逻辑表达式的书写以及飞行模式、飞行方式切换语句的书写;(4)将控制系统模式切换过程封装为一个函数,函数主体采用多分支选择语句,每个分支选择中按照剔野、姿态确定、姿态控制、滤波、控制指令分配的顺序书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1)根据敏感器的类型和型号选择采用的轨道姿态确定算法,书写函数声明;2)根据执行机构的类型和型号选择采用的轨道姿态控制算法和指令分配逻辑,书写函数声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飞行模式包括:速率阻尼模式、太阳捕获模式、对日定向模式、地球捕获模式、对地定向模式、正常工作模式、应急模式、位置保持模式、姿态机动模式和轨道机动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各飞行模式分别包括若干个飞行方式,其中,所述太阳捕获模式包括绕Y轴太阳搜索和绕X轴太阳搜索;所述对日定向模式包括对日定向和对日巡航;所述地球捕获模式包括建立斜轴和地球搜索;所述地球指向模式包括2轴对地定向和3轴对地定向;所述正常工作模式包括正常轮控和正常推力器控制;所述应急模式包括应急地球捕获和应急太阳捕获;所述位置保持模式包括东西位置保持和南北位置保持;所述速率阻尼模式包括管路排气和角速度阻尼;所述姿态机动模式包括机动和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云峰李洪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