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上安装有若干组设有穿线孔的穿线孔支架,若干组罗拉引丝装置和若干组丝束抱合装置,所述的罗拉引丝装置包括罗拉支架,所述的罗拉支架上设有电脑控制器,所述丝束抱合装置包括丝束抱合支架,所述的丝束抱合支架上安装有转动罗拉,转动轮二和丝束抱合件,所述的转动罗拉和转动轮二通过电动机二驱动,所述转动轮二和丝束抱合件通过导带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生产丰富的产品且获得丝束强度较高的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加弹机的喂入机构,通常为单罗拉喂入式,因此,只能生产一些常规的产品。为了开发差别化产品,已有双罗拉喂入方式的加弹机改造成功,但其可开发的产品仍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一步法获得多组分(指两组分以上)复合丝,并使每组分的预拉伸条件可变(粗细不同),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弹机的喂入机构,使制得的产品具有丰富的纤维组合和色彩、风格变化且制得产品的丝束强度较高,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生产丰富的产品且获得丝束强度较高的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具体方案如下: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上安装有若干组设有穿线孔的穿线孔支架,若干组罗拉引丝装置和若干组丝束抱合装置,所述的罗拉引丝装置包括罗拉支架,所述的罗拉支架上设有电脑控制器,所述丝束抱合装置包括丝束抱合支架,所述的丝束抱合支架上安装有转动罗拉,转动轮二和丝束抱合件,所述的转动罗拉和转动轮二通过电动机二驱动,所述转动轮二和丝束抱合件通过导带相连接,所述的转动轮二通过电缆与电动机相连。通过丝束抱合装置的设计,本技术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可以使多股丝抱合生成丝束,从而使得丝的强度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本技术罗拉支架上设有电脑控制器,使得了丝的粗细产生变化。所述的罗拉引丝装置包括罗拉支架,所述罗拉支架上设有均由电动机三驱动的上罗拉和下罗拉。同时本技术罗拉支架上设有电脑控制器,电脑控制器可以控制上罗拉和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从而使得丝的粗细产生变化,不同粗细的丝在后续的印染中颜色深浅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从而使得产品更加丰富。所述的上罗拉和下罗拉上均设有包覆圈。所述的包覆圈采用摩擦力较大的材料,增加摩擦力,使得丝可以被拉直,不会皱,影响生产。所述的丝束抱合件设有一个开孔,所述的开孔上部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所述的开孔下部呈上小下大的圆台状,所述的开孔下部内壁上设有若干凸条。开孔的下部为上小下大的圆台,从而使多束丝可以从下面传入,运动到开口上部,成为一根丝,上述提到的电机二也会带动转动轮二,从而带动导带使得丝束抱合件也被转动,所述的丝由于开孔下部设有的凸条,会由于摩擦力与丝束抱合件共同运动,从而使多根丝缠绕为一根。本技术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通过丝束抱合装置的设计,本技术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可以使多股丝抱合生成丝束,从而使得丝的强度进一步的提高。本技术丝束抱合件开孔的下部为上小下大的圆台,从而使多束丝可以从下面传入,运动到开口上部,成为一根丝,上述提到的电机二也会带动转动轮二,从而带动导带使得丝束抱合件也被转动,所述的丝由于开孔下部设有的凸条,会由于摩擦力与丝束抱合件共同运动,从而使多根丝缠绕为一根。同时本技术罗拉支架上设有电脑控制器,电脑控制器可以控制上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从而使得丝的粗细产生变化,不同粗细的丝在后续的印染中颜色深浅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从而使得产品更加丰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中罗拉引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中丝束抱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中丝束抱合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方向结构示意图;其中标号:2丝束抱合装置;21转动罗拉;22丝束抱合支架;23丝束抱合件;231开孔;232凸条;24导带;25转动轮二;26电机二;27电缆;3罗拉引丝装置;31上罗拉;32下罗拉;33包覆圈;34电机三;35罗拉支架;36电脑控制器;4穿线孔支架;41穿线孔;5.丝;6.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5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包括支架6,支架6上安装有若干组穿线孔支架4(图中为3组),若干组罗拉引丝装置3(图中为4组)和丝束抱合装置2。穿线孔支架4上设有若干穿线孔41(图中为3组),穿线孔41用于穿丝,束缚丝的运动。罗拉引丝装置3包括罗拉支架35,罗拉支架35上设有电脑控制器36,罗拉支架上设有上罗拉31和下罗拉32,上罗拉31和下罗拉32上均设有包覆圈33,包覆圈33采用摩擦力较大的材料,增加摩擦力,使得丝可以被拉直,不会皱,影响生产,罗拉支架35上还设有电机三34。本技术罗拉支架35上设有电脑控制器36,电脑控制器36可以控制上罗拉31和下罗拉32的转动速度从而使得丝的粗细产生变化,不同粗细的丝在后续的印染中颜色深浅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从而使得产品更加丰富。丝束抱合装置2包括丝束抱合支架22,安装在丝束抱合支架22上的转动轮二25和丝束抱合件23,转动轮二25和丝束抱合件23通过导带24相连接,所述丝束抱和支架22一侧的电机二26,丝束抱合支架23上还安装有转动罗拉21。通过丝束抱合装置2的设计,本技术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可以使多股丝抱合生成丝束,从而使得丝的强度进一步的提高。丝束抱合件23设有一个开孔231,开孔231上部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开孔231下部呈上小下大的圆台状。开孔231下部设有若干凸条232。开孔231下部设有若干凸条232。开孔231的下部为上小下大的圆台,从而使多束丝可以从下面传入,运动到开口上部,成为一根丝,电机二26也会带动转动轮二25,从而带动导带24使得丝束抱合件23也被转动,丝由于开孔231下部设有的凸条232,会由于摩擦力与丝束抱合件23共同运动,从而使多根丝缠绕为一根。本技术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的丝的运行轨迹如下:丝5通过上罗拉31和下罗拉32之间,由于包覆圈33的设计,上罗拉31和下罗拉32运动的同时会带动丝5的运动;接着丝5穿过穿线孔41;最后丝5进入丝束抱合装置2将多根丝抱合为一束,由转动罗拉21将丝5传导出去。本技术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通过丝束抱合装置2的设计,本技术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可以使多股丝抱合生成丝束,从而使得丝的强度进一步的提高。本技术丝束抱合件23的开孔231的下部为上小下大的圆台,从而使多束丝可以从下面传入,运动到开口上部,成为一根丝,上述提到的电机二26与转动轮二25通过电缆27相连,电动机二26会带动转动轮二25,从而带动导带24使得丝束抱合件23也被转动,丝由于开孔231下部内壁上设有的凸条232,会由于摩擦力与丝束抱合件共同运动,从而使多根丝缠绕为一根。同时本技术罗拉支架35上设有电脑控制器36,电脑控制器36可以控制上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从而使得丝的粗细产生变化,不同粗细的丝在后续的印染中颜色深浅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从而使得产品更加丰富。上述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上安装有若干组设有穿线孔的穿线孔支架,若干组罗拉引丝装置和若干组丝束抱合装置,所述的罗拉引丝装置包括罗拉支架,所述的罗拉支架上设有电脑控制器,所述丝束抱合装置包括丝束抱合支架,所述的丝束抱合支架上安装有转动罗拉,转动轮二和丝束抱合件,所述的转动罗拉和转动轮二均通过电动机二驱动,所述转动轮二和丝束抱合件通过导带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上安装有若干组设有穿线孔的穿线孔支架,若干组罗拉引丝装置和若干组丝束抱合装置,所述的罗拉引丝装置包括罗拉支架,所述的罗拉支架上设有电脑控制器,所述丝束抱合装置包括丝束抱合支架,所述的丝束抱合支架上安装有转动罗拉,转动轮二和丝束抱合件,所述的转动罗拉和转动轮二均通过电动机二驱动,所述转动轮二和丝束抱合件通过导带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弹机的多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罗拉引丝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光,王世定,李为民,曹蕴敏,袁建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古纤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