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抗菌聚酯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891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1 12: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抗菌聚酯丝,属于纺织品技术领域,解决了若是需要其自内而外均具有抗菌性能,那么就要求其变纺丝的时候,将天然纤维一同给结合在一起,对于纯物理纺丝而言,目前并无法做到内外均可具备抗菌性能的问题。包括异形截面芯丝、以及若干外包丝,所述异形截面芯丝的外圈存在若干道间隔条槽,所述间隔条槽内填充有若干抗菌颗粒,且所述异形截面芯丝自捻设置,若干所述外包丝均设置于异形截面芯丝的外圈,所述外包丝的外侧涂覆有抗菌涂层。本技术通过间隔条槽容纳抗菌颗粒,并用外包丝遮挡其开口,异形截面芯丝自捻后夹紧颗粒,确保内外抗菌效果,且无需添加天然纤维,保持聚酯丝纯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抗菌聚酯丝


技术介绍

1、具有抗菌性能的纤维是指那些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从而减少病原体在纺织品上的滋生和传播的纤维材料。这些纤维可以通过天然存在抗菌特性或通过后期处理获得抗菌功能。天然抗菌纤维,如甲壳素与壳聚糖纤维、麻纤维和竹纤维等,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例如,甲壳素纤维因其分子链上带正电荷的氨基能够与细菌的负电荷细胞壁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而竹纤维中的天然抗菌成分“竹醌”对细菌具有抑制作用。

2、除了天然纤维外,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改性的纤维也能获得抗菌性能。化学改性通常涉及将抗菌剂如金属离子、季铵盐化合物或壳聚糖等添加到纤维中。例如,复合纺丝法则是将含有抗菌成分的纤维与其他纤维复合。物理改性方法则包括等离子体处理或纳米技术,通过在纤维表面形成抗菌涂层或结构来赋予纤维抗菌性能。

3、上述加工方式中,若是需要令纤维自内而外都能够具备抗菌性能,一般通过上述的方式来进行操作,尤其是物理方式,仅仅只能做到纤维的表面具有抗菌性能,若是需要其自内而外均具有抗菌性能,那么就要求其变纺丝的时候,将天然纤维一同给结合在一起,对于纯物理纺丝而言,目前并无法做到内外均可具备抗菌性能。

4、故而提出一种复合抗菌聚酯丝用以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复合抗菌聚酯丝。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复合抗菌聚酯丝,包括异形截面芯丝、以及若干外包丝,所述异形截面芯丝的外圈存在若干道间隔条槽,所述间隔条槽内填充有若干抗菌颗粒,且所述异形截面芯丝自捻设置,若干所述外包丝均设置于异形截面芯丝的外圈,所述外包丝的外侧涂覆有抗菌涂层。

4、优选地,所述异形截面芯丝包括中心丝、以及环形阵列分布在其外圈的若干分瓣条,相邻所述分瓣条之间形成间隔条槽。

5、优选地,若干所述外包丝于异形截面芯丝的外侧同向加捻设置。

6、优选地,若干所述外包丝于其长度方向上热压形成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热压部。

7、优选地,所述异形截面芯丝和外包丝均采用聚酯材质。

8、优选地,所述抗菌颗粒采用纳米银颗粒,所述抗菌涂层为纳米级二氧化钛涂层。

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的聚酯丝利用了间隔条槽的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容纳和固定多个抗菌颗粒,而且通过外圈外包丝,实现了对间隔条槽开口的遮挡,这种设计确保了抗菌颗粒在纱线内部的稳定性,防止了颗粒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的脱落,从而保证了纱线整体的抗菌性能,异形截面芯丝的自捻设计进一步增强了对抗菌颗粒的固定能力,使得芯丝上的分瓣条在自捻作用下间距缩小,更加紧密地夹持抗菌颗粒,这种紧密的夹持作用不仅提高了抗菌颗粒的保持力,也使得纱线的内部结构更加均匀,从而在整个纱线的使用寿命中都能保持一致的抗菌效果。

11、此外,外侧的外包丝通过抗菌涂层的添加,赋予了纱线额外的抗菌功能,这种涂层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抑制外部微生物的侵入和繁殖,这样的设计使得纱线不仅在内部具有抗菌性能,而且在外部也形成了一道抗菌屏障,确保了纱线从内到外的全方位抗菌保护。

12、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聚酯丝的生产过程完全基于物理加工技术,无需添加任何天然纤维,从而保证了本聚酯丝的纯净性,这种纯粹的聚酯丝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其他种类的化纤对其质地产生的影响,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更加方便。

13、总的来说,本技术的聚酯丝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和加工技术,实现了尚可的抗菌性能,以及纯物理抗菌化的加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抗菌聚酯丝,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形截面芯丝(1)、以及若干外包丝(4),所述异形截面芯丝(1)的外圈存在若干道间隔条槽(3),所述间隔条槽(3)内填充有若干抗菌颗粒,且所述异形截面芯丝(1)自捻设置,若干所述外包丝(4)均设置于异形截面芯丝(1)的外圈,所述外包丝(4)的外侧涂覆有抗菌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菌聚酯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截面芯丝(1)包括中心丝、以及环形阵列分布在其外圈的若干分瓣条(2),相邻所述分瓣条(2)之间形成间隔条槽(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菌聚酯丝,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外包丝(4)于异形截面芯丝(1)的外侧同向加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复合抗菌聚酯丝,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外包丝(4)于其长度方向上热压形成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热压部(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菌聚酯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截面芯丝(1)和外包丝(4)均采用聚酯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菌聚酯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颗粒采用纳米银颗粒,所述抗菌涂层为纳米级二氧化钛涂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抗菌聚酯丝,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形截面芯丝(1)、以及若干外包丝(4),所述异形截面芯丝(1)的外圈存在若干道间隔条槽(3),所述间隔条槽(3)内填充有若干抗菌颗粒,且所述异形截面芯丝(1)自捻设置,若干所述外包丝(4)均设置于异形截面芯丝(1)的外圈,所述外包丝(4)的外侧涂覆有抗菌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菌聚酯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截面芯丝(1)包括中心丝、以及环形阵列分布在其外圈的若干分瓣条(2),相邻所述分瓣条(2)之间形成间隔条槽(3)。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光陈红伟袁建友王世定朱小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古纤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