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07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7:26
一种减震器,用在行车上,所述的行车主要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两个从动轮、两个主动轮、减震器、悬挂轴、动力装置、轿厢以及刹车系统;通过设置减震器,通过刹车片从侧方抵紧相邻的连接接耳增加摩擦力,当行车在上坡或下坡时,能够减小轿厢晃动的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车上坡或下坡时,能够减小轿厢前后晃动幅度的减震器,属于行车的优化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的行车,主要用于悬挂轿厢并将轿厢从A地通过悬空的轨道传输到B地,轿厢里存放需要运输的物品。例如用于运输货物或在不方便人力现场监控的管道系统中用于监控。当轨道与地面平行,现有的行车在应用上能够满足需要,但在现实的应用中,轨道系统较为复杂,有上坡也有下坡,有些轨道倾斜的幅度还比较大,甚至超过30度,当轿厢与行车采用悬挂轴轴连的方式相连,悬挂轴与行车前进的方向垂直,当行车上坡或下坡时,轿厢就会发生前后的晃动,如果晃动幅度较大,就会对轿厢里运输的物品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寻找一个能够减小轿厢晃动幅度的办法。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在行车上坡或下坡时,能够减小轿厢前后晃动幅度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行车上坡或下坡时,能够减小轿厢前后晃动幅度的减震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器,用在行车上,所述的行车主要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两个从动轮3、两个主动轮4、减震器5、悬挂轴6、动力装置7、轿厢以及刹车系统;所述的两个从动轮安置在第一夹板上,所述的主动轮和动力装置安置在第二夹板上,轿厢通过悬挂轴6挂在行车下方,动力装置7驱动主动轮4带动从动轮3使行车在工字形轨道上行驶,两个从动轮位于轨道的一侧,两个主动轮位于轨道的另一侧;在轿厢顶上设有向上突起的两只对称的连接接耳,连接接耳上设有对称的连接孔,在第一夹板1下部设有第一悬挂孔11,在第二夹板下部设有与第一悬挂孔对称的第二悬挂孔21,使轿厢的两个连接接耳位于第一悬挂孔和第二悬挂孔之间,再用悬挂轴依次穿过第一悬挂孔、一个连接孔、另一个连接孔以及第二悬挂孔,在悬挂轴从第二夹板上裸露出来的末端拧上锁紧螺帽,使轿厢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悬挂轴转动;所述的减震器5包括刹车片51、减震弹簧52、锁紧螺丝53以及减震螺栓54;在第二悬挂孔21下方朝向第一夹板的第二夹板上设有向外凹陷的减震弹簧槽22,在减震弹簧槽的底壁中心设有贯穿第二夹板的带内螺纹的减震螺栓孔,减震弹簧选用筒形弹簧,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减震弹簧槽的底壁上,使减震螺栓孔朝向第一夹板的一端位于减震弹簧中心通孔内,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刹车片的一个端面上,刹车片的另一个端面朝向第一夹板,在减震弹簧中心通孔内的刹车片上设置一个与减震螺栓的锥形体末端形成嵌套配合的减震螺栓槽,减震螺栓上套上锁紧螺丝后旋拧到减震螺栓孔上,使减震螺栓的锥形体末端进入减震动螺栓槽,直至减震螺栓顶着刹车片,使刹车片从减震弹簧槽向外突出抵紧相邻的连接接耳,减少连接接耳晃动的幅度,再将锁紧螺栓拧紧抵到第二夹板上。所述的主动轮套在固定在第二夹板上的主动轮轴上,主动轮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主动轮轴转动,主动轮靠近第二夹板的壁面向外延伸形成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外壁设有外齿;所述的从动轮套在固定在第一夹板上的从动轮轴上,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从动轮轴转动;所述的动力装置主要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以及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动力齿轮,电机工作带动电机输出轴和动力齿轮正转或反转;电机固定在第二夹板朝外的壁面上,电机输出轴位于第二夹板上方,动力齿轮位于两个主动齿轮之间,并分别与这两个主动齿轮咬合,当电机正转或反转,动力齿轮同步正转或反转,动力齿轮带动两个主动齿轮同向旋转,从而使两个主动轮同向旋转,使行车在轨道上向前或向后行驶。所述的行车还包括夹紧轮8,所述的夹紧轮8套在夹紧轮轴中部,夹紧轮轴的一端安置在第一夹板上,夹紧轮轴的另一端安置在第二夹板上,夹紧轮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夹紧轮轴转动,夹紧轮自下而上压在轨道底壁上。在第一夹板1上设置纵向的第一夹板槽12,在第二夹板2上设置纵向的第二夹板槽23,夹紧轮一侧的夹紧轮轴插在第一夹板槽里,夹紧轮另一侧的夹紧轮轴插在第二夹板槽里;在第一夹板槽上方的第一夹板上设置第一悬挂架13,对应的,在第二夹板槽上方的第二夹板上设置第二悬挂架24;第一弹簧14的一端悬挂在第一悬挂架13上,另一端固定在从第一夹板槽上裸露出来的夹板轮轴末端;第二弹簧25的一端悬挂在第二悬挂架24上,另一端固定在从第二夹板槽上裸露出来的夹板轮轴末端。所述的第一悬挂架在纵向上设置了多个第一挂耳,相应的,第二悬挂架纵向上也设置了多个对应的第二挂耳。在夹紧轮的中心通孔的两端分别套上一个轴承,使轴承的外壁与夹紧轮形成紧配合,轴承的内壁与夹紧轮轴形成紧配合;在夹紧轮与第一夹板之间的夹紧轮轴上套上第一夹紧轴套;在夹紧轮与第二夹板之间的夹紧轮轴上套上第二夹紧轴套,第一夹紧轴套和第二夹紧轴套从两侧夹紧夹紧轮,使夹紧轮不能够左右晃动。在第一夹板上也设置一个减震器,两个减震器分别对与其紧邻的连接接耳产生减震作用。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减震器,通过刹车片从侧方抵紧相邻的连接接耳增加摩擦力,当行车在上坡或下坡时,能够减小轿厢晃动的幅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实施列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爆开图;图5是本技术在第一夹板上的爆开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示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1中实施例的局部爆开图;图9是图8中部件的进一步爆开图;图10是图1中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到图10所示,一种减震器,用在行车上,所述的行车主要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两个从动轮3、两个主动轮4、减震器5、悬挂轴6、动力装置7、轿厢以及刹车系统;所述的两个从动轮安置在第一夹板上,所述的主动轮和动力装置安置在第二夹板上,轿厢通过悬挂轴6挂在行车下方,动力装置7驱动主动轮4带动从动轮3使行车在工字形轨道上行驶,两个从动轮位于轨道的一侧,两个主动轮位于轨道的另一侧;在轿厢顶上设有向上突起的两只对称的连接接耳,连接接耳上设有对称的连接孔,在第一夹板1下部设有第一悬挂孔11,在第二夹板下部设有与第一悬挂孔对称的第二悬挂孔21,使轿厢的两个连接接耳位于第一悬挂孔和第二悬挂孔之间,再用悬挂轴依次穿过第一悬挂孔、一个连接孔、另一个连接孔以及第二悬挂孔,在悬挂轴从第二夹板上裸露出来的末端拧上锁紧螺帽,使轿厢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悬挂轴转动;所述的减震器5包括刹车片51、减震弹簧52、锁紧螺丝53以及减震螺栓54;在第二悬挂孔21下方朝向第一夹板的第二夹板上设有向外凹陷的减震弹簧槽22,在减震弹簧槽的底壁中心设有贯穿第二夹板的带内螺纹的减震螺栓孔,减震弹簧选用筒形弹簧,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减震弹簧槽的底壁上,使减震螺栓孔朝向第一夹板的一端位于减震弹簧中心通孔内,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刹车片的一个端面上,刹车片的另一个端面朝向第一夹板,在减震弹簧中心通孔内的刹车片上设置一个与减震螺栓的锥形体末端形成嵌套配合的减震螺栓槽,减震螺栓上套上锁紧螺丝后旋拧到减震螺栓孔上,使减震螺栓的锥形体末端进入减震动螺栓槽,直至减震螺栓顶着刹车片,使刹车片从减震弹簧槽向外突出抵紧相邻的连接接耳,减少连接接耳晃动的幅度,再将锁紧螺栓拧紧抵到第二夹板上。所述的刹车片选用金属或橡胶制成,在刹车片抵住连接接耳的端面上设置多个向外突出的放射怀的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用在行车上,所述的行车主要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两个从动轮(3)、两个主动轮(4)、减震器(5)、悬挂轴(6)、动力装置(7)、轿厢以及刹车系统;所述的两个从动轮安置在第一夹板上,所述的主动轮和动力装置安置在第二夹板上,轿厢通过悬挂轴(6)挂在行车下方,动力装置(7)驱动主动轮(4)带动从动轮(3)使行车在工字形轨道上行驶,两个从动轮位于轨道的一侧,两个主动轮位于轨道的另一侧;在轿厢顶上设有向上突起的两只对称的连接接耳,连接接耳上设有对称的连接孔,在第一夹板(1)下部设有第一悬挂孔(11),在第二夹板下部设有与第一悬挂孔对称的第二悬挂孔(21),使轿厢的两个连接接耳位于第一悬挂孔和第二悬挂孔之间,再用悬挂轴依次穿过第一悬挂孔、一个连接孔、另一个连接孔以及第二悬挂孔,在悬挂轴从第二夹板上裸露出来的末端拧上锁紧螺帽,使轿厢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悬挂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器(5)包括刹车片(51)、减震弹簧(52)、锁紧螺丝(53)以及减震螺栓(54);在第二悬挂孔(21)下方朝向第一夹板的第二夹板上设有向外凹陷的减震弹簧槽(22),在减震弹簧槽的底壁中心设有贯穿第二夹板的带内螺纹的减震螺栓孔,减震弹簧选用筒形弹簧,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减震弹簧槽的底壁上,使减震螺栓孔朝向第一夹板的一端位于减震弹簧中心通孔内,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刹车片的一个端面上,刹车片的另一个端面朝向第一夹板,在减震弹簧中心通孔内的刹车片上设置一个与减震螺栓的锥形体末端形成嵌套配合的减震螺栓槽,减震螺栓上套上锁紧螺丝后旋拧到减震螺栓孔上,使减震螺栓的锥形体末端进入减震动螺栓槽,直至减震螺栓顶着刹车片,使刹车片从减震弹簧槽向外突出抵紧相邻的连接接耳,减少连接接耳晃动的幅度,再将锁紧螺栓拧紧抵到第二夹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用在行车上,所述的行车主要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两个从动轮(3)、两个主动轮(4)、减震器(5)、悬挂轴(6)、动力装置(7)、轿厢以及刹车系统;所述的两个从动轮安置在第一夹板上,所述的主动轮和动力装置安置在第二夹板上,轿厢通过悬挂轴(6)挂在行车下方,动力装置(7)驱动主动轮(4)带动从动轮(3)使行车在工字形轨道上行驶,两个从动轮位于轨道的一侧,两个主动轮位于轨道的另一侧;在轿厢顶上设有向上突起的两只对称的连接接耳,连接接耳上设有对称的连接孔,在第一夹板(1)下部设有第一悬挂孔(11),在第二夹板下部设有与第一悬挂孔对称的第二悬挂孔(21),使轿厢的两个连接接耳位于第一悬挂孔和第二悬挂孔之间,再用悬挂轴依次穿过第一悬挂孔、一个连接孔、另一个连接孔以及第二悬挂孔,在悬挂轴从第二夹板上裸露出来的末端拧上锁紧螺帽,使轿厢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悬挂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器(5)包括刹车片(51)、减震弹簧(52)、锁紧螺丝(53)以及减震螺栓(54);在第二悬挂孔(21)下方朝向第一夹板的第二夹板上设有向外凹陷的减震弹簧槽(22),在减震弹簧槽的底壁中心设有贯穿第二夹板的带内螺纹的减震螺栓孔,减震弹簧选用筒形弹簧,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减震弹簧槽的底壁上,使减震螺栓孔朝向第一夹板的一端位于减震弹簧中心通孔内,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刹车片的一个端面上,刹车片的另一个端面朝向第一夹板,在减震弹簧中心通孔内的刹车片上设置一个与减震螺栓的锥形体末端形成嵌套配合的减震螺栓槽,减震螺栓上套上锁紧螺丝后旋拧到减震螺栓孔上,使减震螺栓的锥形体末端进入减震动螺栓槽,直至减震螺栓顶着刹车片,使刹车片从减震弹簧槽向外突出抵紧相邻的连接接耳,减少连接接耳晃动的幅度,再将锁紧螺栓拧紧抵到第二夹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套在固定在第二夹板上的主动轮轴上,主动轮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主动轮轴转动,主动轮靠近第二夹板的壁面向外延伸形成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外壁设有外齿;所述的从动轮套在固定在第一夹板上的从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晟李耀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